“百总大人稍等片刻,我考虑一下。”
祁可拿着那几页纸与照临到屋外商量,屋里原本各坐一头聊天的男人们这时候围住成封聊起他们这事,对他的这个决定也是大加赞赏,都说要是祁可在他们治下也是如此,羡慕成封的好运气,拍着他的肩让他好好干。
照临带着祁可来到避人的角落里,投影出一个小小的画面,把曾经记录的二麻镇全景地图亮出来,按照契书上标示的地点查看了两遍,对成封给出的铺面和土地有了印象,再看他给出的价格确实充满了诚意。
“百总大人开窍了啊,知道给我个好条件,拿我抛砖引玉了。”祁可低声笑道。
“带头人的作用是很大的。”
“账面上有钱吗?”这必须且只能动用账面上的钱,以保证账上的合理性。
“买铺面的钱有,买地不行。”
“那就在契书上加一句,同一边的荒地我有优先购买权,我强迫症,我喜欢地块连成一片。”
“回去谈。”
两人商议完回屋里把成封请到另一个无人偏厅,就铺面和地块的事拉扯了几个来回终于谈定,价钱不改,但后续得按祁可的意思来,同一边直到跟县城接壤的地块,祁可日后有优先购买权,以确保她的生意能连成一片而不是分散。
成封拿着签了他俩名字的契书去找柏擎签字,祁可和照临回去拿钱,双方动作都快,不到中午就完事了,只差去县衙入个档,免得地方上不知道自己治下土地的流转过程,弄不清楚地主是谁。
祁可有新土地入手,也是笑得一脸桃花开,吩咐女仆给成封提去好几坛果酒,结果这几坛酒没等过夜就被一群闻风而至的老少爷们在晚饭时间喝得干干净净。
当晚,祁可也没闲着,铺面到手她得赶紧规划,房子能修就修,实在修不了再拆,但这就要评估哪些能留哪些不留,然后准备材料进场,跟修路的进度保持一致,等路修好后起码要有几间能用的铺面。
第1400章 成封来“招商引资”(三)
新铺面的生意依然是走民生的路子,把县里和村里的生意照搬一套放在镇上,竹编店跟镇上和附近大柳村二柳村的村民收筐子笼子,再开个杂货铺,镇民和村民前脚在竹编店挣了钱,后脚就在杂货铺花干净。
镇上的铺面不太有条件开风力磨坊和榨油坊,倒是可以考虑水力和畜力,但具体的还要等看过实地才能决断,若是连这条件都不具备就开不成;杂货铺必然要开,这是挣钱的大头,鉴于二麻镇这个承上启下的有利位置,祁可就有心把这杂货铺往百货商店的路子上走;诊所也得来一家,靠着百户所呢,外伤药不怕没销路。
“我们将来要往镇上卖肉的话,肉铺要开一间。”照临帮着查缺补漏。
“嗯,对,肉铺,我们把活的猪羊牛牵过去,肉铺要有个适合宰杀用水便利的宽敞后院。”
“还有车,将来路修好了,我们还用木轮板车吗?”
祁可愣了一下,坚决摇头:“不行不行,板车还是板车,但是这么好的路面当然要用橡胶轮胎,我们的车子全部加装减震器。”
“橡胶让船队送来?”
“嗯,走个过场,拿一部分实物露个脸缴个税,其他的直接从千荷境里走。”
“好。”
千荷境里只有银胶菊这一种产胶植物,还是祁可自己都不知道几时鞋底踩到种子带进来的,生命力极其旺盛难以铲除,却偏偏在这个暂时没发现其他产胶植物的世界派上了用场,如今日复一日攒出来的橡胶足以应付眼下生产生活的需求量,造个车轮子、做个雨靴水裤手套等民生物资都尽够了。
凉水镇水源充沛水系繁多,正适合发展水产种养殖业,就等着橡胶制品投入生产应用,没时间慢慢等本世界的土著发现本土产胶作物。
盘完了新生意,又把展销会的收入盘了一遍,主要是会期要结束了,盘点一下应收多少货款该发多少货,祁可顺手还整理了一番去福县的行李,这可不是带几件衣服出门,福县是她的新地盘,要带不少物资支持那边建设发展,目前算下来至少要两艘船。
祁可这边忙忙碌碌盘算打理一切,两天后,今年的展销会正式宣告结束,祁可带回村里展示用的样品都被热情的客人们买光了,一个个都表示对凉水镇的展销会同样有兴趣,只要发来请柬必到。
成封虽然来得最晚,但不代表他一家人只能扫尾货,不光他的夫人同样买到了想要的商品,成封也按百户所的人头跟祁可定购到了足量的使君子,还把会期内吃剩的最后一头鲜活肉牛牵回了百户所。
客人和戏班子在两天半的时间里全部返程,只留下了调养身体的老将领老夫人,村里很快恢复了清静,但清静不等于农闲,村民们在老村长的带领下集合起来,按照种冬小麦的人力要求轮流上大田干活。
祁可先前带回来的耕牛派上了大用场,松土翻地,一头牛抵三个成年劳力,而来接祁可去福县的船又带了一批耕牛来,畜力充足,干起活来就更快了。
这一批牛自然是借给村里的,用完了要还回凉水镇,那边有充足的煤,给予不惜代价的过冬条件,以求避免损失任意一头牛,一切措施都是为了明年春耕。
祁可没在村里久留,看着松完了土就走了,争取早去早回。
第1401章 再抵福县(一)
从四柳村乘船出发去福县要走十多天,这些天里祁可自然是在千荷境埋头学习发愤图强,大学政治课本每一本都通读了两遍,尤其是结合实际体验,每重温一遍都有新体会。
等到进入福县水域后,祁可开始翻阅女仆先遣队的日志,她在得知舒英千户给了她一个庄子后就派了女仆前去接手和收拾,把新地主的架子搭起来,收容一些流民干活。
女仆先遣队不愧是见识过各种糟糕情况经验丰富的副手,她们到达新地盘后很快就掌握住了庄子周围的秩序。
原本因为庄子被封引来流民小偷小摸,门窗都卸了拿去烧火,不久前还有人住的大庄子变得跟破宅子一样,治安相当堪忧,女仆们到来后不打不骂不抓人,就是发布个收购竹筐竹笼的消息,再把标准样品往对着大路的大门口一摆,小偷小摸的人就变成了天天拿筐子笼子来换钱的手艺人。
稳住了秩序后,一边继续把流民中的手艺人和老实人筛出来,一边开始真正打击人群中的害群之马。
因为收购是真金白银,价钱跟东临县是一样的,并不因他们是流民而克扣一文两文,凭手艺挣到钱的人,揣着钱走不了多远就会被人洗劫一空,这些人才是女仆们真正打击的对象,不把他们清除了庄子周边将永无宁日。
在持续不断地打击下,庄子周边的新秩序已经建立起来,乐意以劳力换钱吃饭的人都能安稳的挣钱,为了吸引人气,女仆们甚至在庄子正门外的空地上盖了很多草棚给人做手工活,一人一个小草棚,干完了活直接喊轮值的女仆清点付钱就行,为此还顺便推广了一波信用合作社与存折,吸引了不少流民开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