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间农女种田忙(718)

南阳县矿山多,要是有真本事的枭雄占了矿山,为了搞个煤矿跟枭雄做生意也不是不能接受。

祁可让照临把这个想法记下来。

照临将这个想法扩大了一点,不一定要跟枭雄做生意,有这种本事的枭雄不知道几时才会冒出来,受战乱威胁想举家搬迁的矿主更比较容易找,在处理财产的时候可以趁机低价入一些,不贪心的话,不论品种,是矿就收,无论什么矿在工业党眼里都是有用的。

总之就是手里有矿心中不慌。

于是,贾家村接到新任务,寻找有意出手矿山的矿主,不一定要南阳县本地的,外地的也行,远在天边的矿山对祁可和照临来说照样能开采。

这种矿产生意就由贾家村全权出面,本来他们和漕帮日常经营的生意就包括运送矿产到凉水镇,想扩大一下生意范围沾一沾矿山的边说出去也是情理之中。

祁可在工场这边呆了十几天,跟不同的外地客商打交道,听他们吹牛八卦,听得自己脑子嗡嗡的,正想着是不是该回四柳村了,突然收到凉水镇的消息。

有个前年打过交道的女老板带两个孩子来求医,留下口信想跟祁可谈谈。

祁可从脑海里挖了半天才终于想起前年女老板的事。

前年棉花产量不足,纺织商人到处找棉找纱,那时候远洋船队来到凉水镇带来了整船的棉花,祁可就此开始了纺织生意,吸引了外地商人来采买原材料。

要说女老板,那时候是来了一支队伍,分两船来的,一船都是男人,仅有的两个女老板另乘一船。

那两个女老板都是承袭自己丈夫的事业,但祁可那时候没好奇人家的家务事,压根没问那两位的丈夫出了什么事让妻子出来挑大梁。

这次来求医的正是当时那两位女老板之一,夫家姓裘,同来的一群人都叫她裘大娘子。

裘大娘子带一双儿女一起来看病,不是什么要命的疑难杂症,但也很磨人,一年四季,每到换季的时候两个小孩必咳嗽,所在当地的大夫都看遍了,吃了药能好一点,然后到下次换季又复发。

据这位母亲说,为了孩子生病的事,婆家人没少责怪她不会带孩子,可是婆婆给孩子换了几个乳娘丫头也没用,该病还是要病,于是又怪裘大娘子自身毒,让孩子带了胎里病。

这次是凉水镇能治疑难杂症的消息传到了裘大娘子家那边,正好这一年多来又与祁老板生意稳定,时间积累起了信任,于是就来试试看。

按照凉水镇医院查到的病因,两个孩子都是扁桃体反复发炎,另外还有一点营养不良,身体发育跟年龄不符。

但是随行的乳娘等仆妇与主母似乎有不同意见,非要认定就是主母自己身体不好影响了两个孩子,对诊断结果毫无兴趣,甚至表示听不懂,肯定是庸医编个新名头就想骗钱。

第1596章 宋筠送来的新机会(二)

主母与下人不齐心,就很突显家庭矛盾了。

祁可听到这话就觉得不太舒服,衣食无忧的人家,养两个孩子都能养成营养不良,就算对儿媳妇不满也不该迁怒到孩子身上,她不由自主地想到原主祁珂的经历,加之裘大娘子这个亲生母亲在婆家日子好像不太好,带着照临连夜回凉水镇看看。

次日一早,祁可没有派人去请私下谈话,而是想看看对方的人际环境,于是在病人家属租住区的一处小院见到了裘大娘子和她的一对儿女,另外还有随行的仆妇。

但是看仆妇的神色,确实跟昨天收到的消息一致,真正听裘大娘子的好像只有她的陪嫁丫头,连乳娘都不太听主母的话。

这不是聊出来的,仅是打个照面的工夫看出来的,做下人的眼里有没有自己主子是看得出来的,眼神暴露一切。

孩子的乳娘是婆婆作主换了好几个,那么说在这里的一群仆妇当中,裘大娘子使唤不了太多人,她们私下里搞不好还从老太太手上拿钱。

拿谁的钱听谁的话,应该的。

“裘大娘子,好久不见,打扰了,听人说你带孩子来求医,我还以为是同名同姓的人,直到说起你的相貌我才发现可能是我认识的熟人。”

“祁老板说哪里话,快屋里坐。”裘大娘子看着比当年又显老又憔悴,可见她这一年多日子难过,见祁可一大早来还惊讶了一下,然后就利落地把人往屋里请。

裘大娘子的陪嫁丫头忙里忙外地帮着招呼客人,喊底下年轻的粗使丫头去烧水泡茶。

年轻小丫头好在还听话,应了一声就跑了,乳娘和仆妇们以为祁可看不见,甩个白眼拉着孩子走开。

多亏她们还记得这是在人家的地盘上,地主亲自造访,没有乱说话,不然照临可等着扇她们的巴掌。

进到堂屋,主客落座,陪嫁丫头出去催茶,屋里一时间只剩下裘大娘子和祁可照临三个人。

“祁老板怎么亲自来,派人唤一声就是了,这多失了祁老板的身份。”

“我们生意来往一年多,你带着孩子来求医,我过来看看有什么失身份的。我听手下人说裘大娘子留了口信要与我谈谈,是有什么为难的地方吗?”祁可不带一点寒暄,直入主题。

裘大娘子没料到祁可如此直接,微愣了一下后,面上浮起一抹苦笑。

“不知祁老板有没有兴趣涉足丝织业?”

“丝织?裘大娘子好像不是做这行生意的。”

“我夫家不是,但我娘家是,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全都涉足,我的嫁妆也是桑田和蚕房,靠这些,我婚后夫家才开始涉足丝织业。”

“然后?”

“现在世道不太平,我娘家生意不行了,桑田让流民强盗这个赤脚军那个红膊军砍了当柴烧,蚕房也被抢了给人住,蚕被他们吃了,没了这两样,丝织业难以维持下去,现在只想尽早结束生意,保住一点家底。”

第1597章 宋筠送来的新机会(三)

“你们都做不下去了,还要我涉足这个行业?”

“我们还留着一些桑苗和蚕子,还有跟我家干活多年的缫丝和织绸工人,我们结束生意容易,可他们怎么办,跟了我娘家多年,有的都传了三代人,想给他们找个活路。”

“这么说来,倒是个宅心仁厚的东家。”

“不敢当。”

“裘大娘子既然想我接手,那我再多问几个问题,不介意吧?”

“这都是应当的,祁老板只管问。”

“你娘家是想出清生意后就此关闭大门不问世事了?”

“差、差不多吧。”裘大娘子一下子犹豫起来,显然自己也不确定娘家是打算怎么做。

“你们那些世代老工人跟你们这么多年,显然也都是围绕着你们家在周边定居下来传承好几代人了。”

“是的,年头最久的有三代人了,跟我祖父干起来的。”

“那么这个接手生意的意思是我派人过去然后就留在那里,把那里当作我的又一个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