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商量一番后,决定上宋筠在的班,三人互相监督学习,尽快结业,家下人则让他们自己排班,别人去上学的时候,家里至少有一两个人照应门户。QqXsΝεW.
宋筠家里她和两个孩子去上学了,贴身丫头和其他下人都直接做事,而这封告示的用意就是要他们也去上学。
知道没有任何理由拖下去了,三个女人抓紧时间把家里安排好,去扫盲班报到,迈开了融入凉水镇的第一步。
祁可得知她们一大群人开始认真读书了,也就不再关注她们,她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路就看她们自己怎么走了,她们有钱傍身,要是发展得好,说不定几年后镇上能出现几个本土女工场主。
至于那个裘家,他们从来不曾入过祁可的眼,她关注他们家不过是因为宋筠,没有宋筠,谁知道宝泉县是干嘛的、七里镇又是干嘛的。
在他们发现凉水镇有上等棉纱的时候就该有危机意识,可是买棉纱买了一年多,一个新产品的雏形都没出现,还在吃老本,就算没有宋筠这事,裘家的织造业也是要被碾死的。
所以,对一个注定会被碾死的小工场主,何必多投关注的目光呢。
第1676章 凉水镇交易会(一)
确认七里镇的事都结束后,祁可仍然留了一些人手在宝泉县收罗女工,然后她的精力一半在学习上,一半在即将开始的工农产品交易会上。
前来参加交易会的客商远超发出去的请柬数,朋友喊朋友,就这么多起来了,但凉水镇住得下就是了,祁可敢开交易会自有充足的接待能力。
除了这些正经来做生意的客商,东安府的柏家军各级将领也来捧场,柏大将军一家人整整齐齐,连在四柳村疗养的柏老将军和老夫人也特意过来了,然后老将军一头沉醉在美味的海鲜中难以自拔。
祁可觉得老将军要是吃美了,估计就不想回村里了。
不过老将军乐意在哪里疗养祁可都无所谓啦,在哪里都是她挣钱。
四柳村村民也来了整整一船人,一眼望去都是一对对的夫妻,从年少到年老的都有,还有带孩子的,贾记出了一艘楼船才将他们一船捎来。
热闹的凉水镇一下迷住了他们的眼,这不知道比二麻镇大多少倍,去哪里都要坐车,不然靠步行能累死,那些来做工的女孩们也在下班后的休息的时候出来与大家见面,这时候就知道为什么是一对对夫妻了,都是这些少女的父母。
祁可设宴给老九爷和吕晨副村长接风洗尘,三人热热闹闹吃了一顿,最后两个村长都是带着醉意被家人搀回去的。
走前他们还满嘴醉话直夸祁可好酒量,祁可一旁哄着,无论他们说什么她都是“是是是”、“对对对”。
对酒量的说法,祁可一口否认还被认为是谦虚,但其实桌上的酒壶是双层的机关壶,两个村长喝的是实实在在的烈酒,她喝的是凉开水。
这一晚上喝一肚子的水,难免内急,见他们的家人把人都搀出去了,她转身就闪回千荷境了。
次日,凉水镇第一届工农交易会正式开幕。
凉水镇工农交易会不是野路子,理所当然是按照正儿八经的交易会规则来的,但这年头还建不了专门的会展中心,于是就拉大帐篷,军队中都没有这么巨大的帐篷,祁可的纺织工场却能生产,一大块一大块单独缝纫再拼接起来,制造确实费劲,但展开后内部宽阔的面积就知道这玩意儿是真的好用。
开幕式就是在最大的大帐篷前面进行的,拉开红绸,柏大将军做开幕剪彩嘉宾,旁边还有一群拿长筒纸炮的漂亮女仆,红绸一落地,纸炮拉响,满天彩纸在风中飞舞,围观人群鼓掌欢呼,然后蜂拥入内。
整个交易会的场地由三个大帐篷组成,中间是食物场地,摆出来的都是加工好可以吃的东西,包括海鲜干货和调料包充足的方便面,进来的人都可随意试吃,展台与展台之间的间距很宽,足以容纳很多人惬意地乱走。
这个帐篷左右各有一扇门通往隔壁的大帐篷,左边的是工业品,右边的是农产品。
工业品就是工场生产的商品,到目前为止都还是纺织品为主,辅以造车工场出品的金属车架的车子、取暖炉、纸品,右边农产品就是大田里未做加工的农作物和生药材。
第1677章 凉水镇交易会(二)
以凉水镇的底蕴其实办不了这样规模的工农产品交易会,可是祁可自己还有一片私人土地,她身为镇子的实际管理者,这么大一场交易会,她搭车沾沾光怎么了。
祁可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左看右看,交易会放进来这么多人,但头几天都是按出厂价做大宗批发生意,最后一天才是零售,百姓可以进来先提前看看,等最后一天再出手。
如此才造就了第一届交易会就这么多人的盛况。
客商们急着进货但也没急着出手,大后方就是工场,货物充足,不必因抢货而打架,所以他们也很悠闲地走走看看,累了就回中心帐篷吃吃喝喝,找地方坐一坐再来杯茶。
海外商人也来赶热闹,本地客商还没出手呢,光看海商们扫货似的,一个展台一个展台地走。
多亏这是工农产品交易会,不怕买得多,欢迎扫货。
本地客商一点都不心急,更加淡定地坐着,常来凉水镇的都知道,海船要赶船期,加上今年的海商交易季已到尾声,这些海外商人是来进最后一批货,拿了现货就走,跟他们抢什么呢。
于是这交易会第一天,就这么莫名其妙地变成了海外商人专场,本地客商不约而同地让道,让这些外国人先买,买完了赶紧走。
祁可也看见了,她盯着这些商人,跟照临悄眯眯地咬耳朵,想做些特殊的菌子生意。
当然不是以凉水镇或者四柳村的名义,而是以她的千荷共和国特产的名义。
千荷共和国的名字来源是千荷境,那些有特殊妙处的菌子是千荷境特产,四舍五入,就是千荷国的特产。
没毛病。
这些商船要回国,自是要经过千荷国入海口外那一大片让人迷失方向的礁石群,祁可就在想,干嘛不趁机做些过路生意呢,来她的国补给一下呗。
顺着这个思路,祁可豁然开朗,反应过来这生意可以反向操作啊,以千荷国特产的名义卖来大文朝,不信那些有钱人不疯抢。
照临了然地向千荷国的副手们发布命令。
然后,当天晚上,包装好的两种礼盒装上了飞行器,送去了那个由军事前哨站改建的小镇,这里变成了接待外来船只的港口小镇,只有建筑物还跟原来一样,里面的氛围早没了军事的味道。
也就是海峡另一头的军事基地城市一直没派人过来视察,不然只要一来人就会发现端倪,祁可和照临都不明白怎么那一头的上级就这么放心地任这边的前哨站自由发展,一点都不担心失去这个关键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