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8章 夫人们帮的一点小忙(一)
柏大夫人亲自换了热茶,拿来女儿从凉水镇邮寄回来的小零食,放在丈夫桌子的一角,轻言细语地哄他吃了一点,扭转一下心情。
“别气了,他们不曾施恩,对眼下来说正好有利我们,不然我们还要担心某个皇子跳出来挟恩图报。”
柏大将军嚼着沙茶味的牛肉干没吭声,但脸色是好看一些了。
柏大夫人抿嘴轻笑,提起茶壶给杯中斟满。
大将军一块一块地吃着,一包新拆的牛肉干,转眼下去了一半,不过心情倒是重新整理好了,提起笔舔了舔墨,继续写。
待次日一早,就与发往京城兵部的军文一起由驿兵带上路,到了京城后那封信会被单独拿出来投到东宫。
柏大夫人也写了一封信让人捎去凉水镇给女儿,是一张采买清单,除了家庭日用品,另外还有不少新鲜小吃和零食,肉类居多。
凉水镇的邮信局,在递送信件包裹方面确实方便,需要什么东西都不用家里派人去买,给女儿写封信,直接通过邮信局送来,方便快捷。
东安府没有祁可的店铺,柏大夫人也觉得挺不方便的,可是府城一间铺面多少钱,她还是有所耳闻的,适合祁可来开铺子的路段,铺面价格都不便宜。
再说店家生意都做得好好的没人旺铺转手,想寻铺子,这一时半会也急不来,柏大夫人圈子里的夫人小姐们只得在心里暗暗留意着。
柏敏倒是知道东安府里一群夫人小姐殷切盼望祁可过去开铺子,过年时同样的话她从不同的人嘴里听到无数次,这次在收到母亲采买物资的来信时,见信上又说到这事,她忍无可忍,给祁可写了纸条,求求她早日到府城开铺子,大家翘首以待脖子都抻长了。
祁可收到消息后拍桌狂笑。
其实这事她早就知道,毕竟东安府有密探小队呀,但开铺子这事她也无能为力,那里的铺面价格真的好贵。
而她又不是单开一间店铺就行了,要开就开个类似综合商场的大铺子,把她在凉水镇经营的各种业务全集中在一栋大楼里,顾客们只要进了大门,足不出户,就能办完所需的各项事情。
基于这个目的,她需要的其实不是一个铺面,而是一块地。
东安府百年老城,寸土寸金,哪有这么大块荒地给她盖大楼,没看四处活动的密探小队都找不到能用的地皮么。
开铺子这事真的是急也没用。
但是,她还是把自己的想法回复给了柏敏,接着就被她写在家书里,跟着买好的东西一起寄回了家。
这也是祁可有意为之的,她怕夫人小姐们热心起来给她介绍一堆不合适的铺子,再说了,密探小队人手有限,与其他们削尖了脑袋四处找,不如问问这些有资产的夫人们,她们之间的内部消息更灵通。
柏大夫人看完女儿的来信,对信上所描述的画面,脑海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农学堂的女生宿舍楼,想到要建个那么大的房子,柏大夫人立刻在她的圈子里将消息散布出去。
第1859章 夫人们帮的一点小忙(二)
凡是去过凉水镇的夫人小姐们,多多少少都见过农学堂的宿舍楼,没进去也在外边参观过,都留有深刻印象,全都跟柏大夫人的反应一样,脑海里都是同样的画面。
这确实是要一块大地皮。
能有这种地皮的,只有大车行,但大车行的位置皆都不好,全都集中在各个城门和城墙附近几条街上,方便大车进出和上下货,也确实是这些路段的地价便宜些,才容得下大车行所需的面积。
但是换个角度想想,祁可在这种路段建个大楼做生意,对她自己上下货也方便,顾客们乘车而来,周边宽敞好行车的话,还省了堵车难行的烦恼。
闹市里人车拥挤的路况,被堵在路当中进退不得的滋味,走过的人都知道,偏偏城墙的位置又限死了城市的扩张,全城百姓,不论穷富,都只能这么拥挤地过日子。
夫人们可来劲了,立刻分工合作,几个人负责一块地方,派家下人打听谁家大车行的生意不好,有意转让或者出售地皮的。
她们不搞巧取豪夺那一套,生意人讲究好彩头好寓意,好好一块地皮若是背后摊个官司,多晦气,祁可肯定不会要的。
柏大夫人在这上面的便利性自然不比本地土著的夫人们,她就负责监督,虽说夫人们会派心腹家下人出来跑腿,但越是亲信越会利用主子的信任欺上瞒下,柏大夫人监督,这些夫人们也放心,正好也看看自己信任多年的心腹是不是真值得信任。
得知夫人们热情似火地出力帮忙,祁可也乐得等现成的,并且在照临那里留了个备忘录,等大楼盖起来,一定给这些夫人们一个至尊贵宾的身份,邀请她们做新品尝鲜家,以后但凡有新品上市,先给这些夫人们用上。
时间就在等待地皮的消息中慢慢过去,明知这事急不来,祁可也还是在准备盖大楼所需的砖石木料。
凉水镇一直在盖房子,从来没停过,所以加量的建材根本没人注意。
因为预估了未来战乱的可能性,届时肯定会有不少有财力的人往凉水镇逃,人来了就要有房子住,民居这一块,不光建平房小院,多数还是建楼房,有筒子楼样式的,也有青砖小别墅样式的。
不是祁可小气,凉水镇全部的土地面积就这么大,排除掉工农军事和铁路公路机场公园绿地等基建用地,剩下可盖房子的城区土地真的不多,盖楼房是节省土地的最佳选择,她没盖成鸽子笼就是有良心了。
为了保护自己的原材料供应,投放在外面的副手还在以木造坊的名义不停地收买别人抛售的资产。
现在人手充足,又投放了一批副手出去专门买资产,就放在每个副手的个人名下,把他们打造成专门做资产买卖生意的,以掩盖凉水镇和祁可的影子。
其实从这一笔笔的交易也能侧面看出来内地的情况不太好,不然,有能挣钱的资产在手,谁乐意卖掉,那些大大小小的商人能收缩的都在收缩。
第1860章 京城的消息(一)
有卖的自然有买的,别的买家是怎么想的祁可不知,反正她是真的无所谓战乱不战乱的,有好资产就吃进。
当然,价格也是要压一压的,在商言商,她掏钱出来,又不是做冤大头的。
凉水镇平稳地走在自己的发展路线上,报馆即将发行第二期月报,还没到日子,就有好些外地商人来报馆付定金,预定了数量不等的报纸,都要带去外地的,为此他们还把上月没卖完的都给搜罗了。
其实上月哪有没卖完的报纸,只是商人们愿意掏钱,那就给他们另行加印呗,正好刊登的连载小说能有个开头,不然第二期就直接是一篇“下”,没有“上”,买报纸的人也不干呐。
报馆生意好,也有个原因,邸报和私人间流传的摘抄小报,都是不对外的,没有人脉路子的人真的看不到只言片语,现在有了凉水月报,朝廷下达的政治舆情可被普通百姓所知,嗅觉敏锐的商人们可不闻风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