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空间农女种田忙(866)

薛夫人否定三连,脸色僵硬地来到山顶,顺着丫头们的相扶,找了个合适的位置。

但今早心事实在太重,最爱的日出和云海都不能让薛夫人缓过劲儿来,直到天光大亮后,为免身边下人起疑,她才强行调动面部肌肉,让表情柔和起来,像平常的样子,淡定地下山回去。

回到道观厢房,如平常那样与孩子一起用过早饭,之后众人各玩各的,好好享受最后的清闲。

薛夫人得了这个空儿,找了后院一处清凉地方,一边品茶一边发呆,实则在继续琢磨那个想法。

她若是不想透想明白了,说服不了自己,那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第1926章 薛夫人反应过来(四)

那位贵妇不好说是不是王妃,可她真的是贵妇毋庸置疑,这两个清早都没看到她,不知道是不是发现在自己身上达不成目的。

若自己只是对方试探的目标之一就好了,说明自己不是唯一,就不怕被这种真正的大户人家缠上。

都是上等人家,薛夫人很清楚,若是下定决心非要做什么事的话,上等人家的手段是小老百姓想都想不到的。

而相比那种顶级人家,自己薛家也不过是人家眼中的小老百姓,想达成目的,一句话的命令罢了。

对呀!为什么不直接来道命令?!

想到这,薛夫人精神一振。

想想自己家,若是有人跟她说有个门当户对的家庭有适龄子女没有婚配,但双方都互相不认识没接触过,是不是要找中间人两边传话?

薛夫人深思下去,想起当年柏家军经过忻阳府的情景,她记得大军从城外经过,没有人进城,城中大户也没有为大军举办过什么宴席,甚至为了粮草的事听说还闹得不愉快。

薛家这样的家庭,大军要筹粮草,自然免不了要出一份,只是最后没成,她记得当时全城有钱人家都松了口气。

哈,原来如此!

薛夫人心头迷雾散尽,一片开阔。

郡王府因为当年的事没有伸出援手,现在想起来家里儿子大了,找不到联姻对象,听说柏大小姐及笄,想重新攀关系,又怕被一口回绝,这才想找能说得上话的中间人。

而自己娘家姐姐因为与柏大夫人的亲密关系,才导致自己被盯上了。

终于想通了全部关节的薛夫人心中镇定下来。

全城百姓都知道的,王爷王妃有三个嫡子,嫡长子娶了父亲舅舅家的表妹,也就是郡王母妃娘家的女儿。

郡王府的门楣有这份高度,下面两个嫡子所娶的妻子必然不能比这差,否则再下面的庶子女就不好谈婚事了。

两个嫡子,一个娶柏大小姐,一个娶王妃娘家的女儿。

三个儿子都有岳家做助力,有文有武,日后时局不管如何乱,都乱不到郡王府头上。

真是好算计啊。

薛夫人无声地感慨了一下,然后忍不住地抿嘴一笑。

别看郡王府盘算得精明,大将军府肯不肯答应这婚事还两说呢。

她娘家姐姐就嫁在东安府,与柏大夫人关系好,是她的福气,但自己被个不知名贵妇打扰了几天就不知道是不是福气了。

想想还是怪吓人的。

若真是王府的人,一出生就是金枝玉叶的高贵人儿,哪懂得放低身段与人结交啊。

这两天人不见了,估计是走了,走了也好,可别再来了,尴尬又生硬。

薛夫人倒没想过若对方再伸手过来自己是不是顺竿子爬,薛家跟对方比,小门小户的,惹不起,一次都别沾上最好。

再说了,薛家自己的亲戚就够烦人的,要是让他们知道城中贵人有事相托,那帮贪婪成性的家伙肯定抛开自己冲锋在前,干出难以收场的事来。

东安府普普通通边地小城,不值一提,可是隔河相望,东安府有凉水镇,凉水镇有祁老板,祁老板人送外号女魔头。

蠢亲戚真要干出什么祸事,祁老板能灭了他们。

想起凉水月报上登载的这位祁老板在福县的丰功伟绩,薛夫人忍不住地抖了个寒颤。

为了自家太平,没有血光之灾,薛夫人端起茶杯,一口咽下半杯茶,果然地将这件事顺着这口茶吞入腹中,谁都不提。

若是不幸,城中贵人还是找上自己,那也要正正当当地提出相助,而不是这种私相授受。

不然,万一出点岔子,自己可承受不起任何后果。

第1927章 薛夫人反应过来(五)

打定主意的薛夫人脸色缓和了许多,随侍一旁的婢女们心头略微放松几分。

她们不敢问夫人是为何事烦恼,以往家务事烦心的时候,夫人都这脸色,因此在她们看来,夫人看似发呆实则还是在想家里的事吧。

又过了两天,东主的打醮兼避暑如期结束,来的都是当家夫人,散心几天就行了,没谁真的能当甩手掌柜扔下家务事一心在山中求清静。

她们这种人家,谁家不是妻妾成堆,当家夫人手握内宅大权,再不满男人花心也不会扔下自己手中权力,否则嫡出孩子的利益难保,因此家务事再烦心,也得如期回去。

几位好友当中,只有那位东道主知道薛夫人曾经遇到过一位奇怪的贵妇,但后面就没再听说类似的事,以为就是寻常的山中偶遇搭几句话罢了,因此没当有趣的八卦讲给别人听,甚至自己都忘到山后深涧里了。

薛夫人因为嘴紧,无意中做了一件保护自己的事,否则那位奇怪贵妇的消息在另几位夫人当中传开,一番讨论和猜测之下,搞不好就直接猜出那贵妇的身份了。

那么事情的发展就难预料了。

薛夫人顾念着自己娘家和东安府,不想跟那贵人有牵扯,但朋友们跟忻阳府的关系更近,不论娘家还是夫家,都是土著或者周边大户,她们得知消息后肯定会倾向于帮贵人,顺便给自家卖个好。

想都想得到,那个局面下,薛夫人夹在中间会很难做人。

一个外嫁进来的媳妇多年来能有现在的朋友圈,是花了时间和心血的,而且几个人也确实玩得好,薛夫人不想赌人性,那么现在一反思,及时闭嘴是明智的。

薛夫人身边当时的仆妇婢女们也不会多想,她们都是看主子脸色的,主子不多想,她们就不会多想,主子心思不安,那她们什么古怪小心思都会冒出来。

因此,那些仆妇婢女们想到那两天见到的贵妇,也就当是偶遇的,她们年年陪夫人上山避暑清静几日,偶遇的男女老少多了去了,今年这个贵妇根本不算稀罕。

回到家的薛夫人顾不上休息,换了衣服后带上孩子去给婆婆请安,与同在婆婆身边的妯娌们闲话几句家常。

妯娌们不掌公中,只管自己小家生活轻松,嘴上又很羡慕大嫂年年都有朋友请去山上避暑。

其实她们想找地方消夏也有地方去,薛家有避暑和过冬的别院,完全不用把自己说得那么可怜,不过是习惯性地奚落东安府嫁过来的大嫂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