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爹今天也在垒坟头(167)
所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安父脑洞大开,深以为阎老爷头上的帽子染了色。
“哈哈哈哈哈!笑死我了!老太太真是个人才啊!倒是你,机关算尽太聪明,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就在阎老爷脸上的神情变幻莫测时,他那个不成器的弟弟却是高声笑开了。
阎老爷立刻扭头瞪了过去,恶狠狠的道:“闭嘴!”
“你凭什么让我闭嘴?你是不是忘了,我跟你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阎二老爷眼神狠厉的回瞪过来,“在老太太跟前养得久了就真以为自己是老太太亲生的了?做梦吧,你跟我一样都是奴婢生的,是低贱的婢生子!”
安父:……
我去!好大的一个瓜!
就算在现代没了解过古代的各种风土民情,穿越那么久了,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安父都知道了个七七八八。
所谓的婢生子,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由奴婢生的孩子。无论在哪个朝代,原配之子是最高贵的,略次一等的是继室的孩子。有些特殊的情况,还会有平妻之子。再往下就是妾生子,之后才是婢生子。
基本上,婢生子也就是比外室之子和私生子好那么一点儿,放在这个年代里,都是会被鄙视的。
安父也是万万没想到,阎老爷居然是婢生子。
也就是说,他压根就不是已故阎老太太亲生的。
所以,老太太才会不愿意庇佑小少爷,因为那压根就不是她的亲孙子。
仔细想想也没毛病,自己丈夫跟别的女人生下来的孩子,能把他养大,把家业都给他继承,这还不够?老太太两腿一蹬,爱咋咋地!
这厢,安父把事情的大概给捋顺了,就感觉明个儿不必再折腾一次了;那厢,阎二老爷却还在叭叭叭的说个没完。
“同父同母的亲兄弟,你比我高贵在哪里?凭什么你从小就养在老太太跟前,老太爷手把手的教你读书识字、教你算账做买卖,还把家业都给了你……别扯分家那档子事儿!什么给我三分之一的家业,我从来没碰过家里的买卖,谁知道你在这里头动了什么手脚?”
“好好的买卖,到我手里就不成了?我干啥了我?好嘛,我是低贱的婢生子,我还是拿到家业立马败光的败家子!你呢?你比我好在哪里?”
“别以为我不知道,表妹就是被你逼死的!你不想娶她就别娶啊!我愿意啊!为了讨老太太的欢心,你娶了表妹又不好好待她,逼死了她还纵容继室故意养歪了她唯一的女儿……哈哈哈哈报应啊!这就是你的报应啊!”
……
听了一脑门子的瓜,安父现场表演目瞪口呆。
然后更惊悚的事情还在后面。
几个官差骑马飞奔而来,直截了当的表示,县太爷召见。
“阎老爷,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你的大女儿已经找到了,她还活着。另外还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你的大女儿就是八月十五中秋夜当晚,在府城的风月楼里将客人剥皮剔骨削肉挖心的凶犯之一,也是唯一一个活下来的凶犯。”
阎老爷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半张着嘴,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而刚刚被丫鬟掐人中弄醒的阎太太,听到这番话后,两眼一翻,再度晕厥了过去。
就连刚才还在叭叭叭的说个没完的阎二老爷也傻了,两眼发直的看着官差,全然没了方才的得意劲儿。
安父恍然大悟。
兴许压根就不是人家老太太不愿意庇佑,而是这事儿太大了,老太太也没辙儿啊!
第070章
这次的事情非比寻常, 阎家上下一个不落的全都被请到了县衙门,包括刚满十岁的阎小少爷。
县太爷当然没疯, 想也知道就算阎大小姐真的是凶犯, 那这事儿也跟阎家没太大的关系,毕竟人都私奔五年了。
那为什么还要将阎家人请到县衙门呢?
因为阎大小姐想念家里人了。
多扯淡的理由啊!
阎老爷带着近乎绝望的心情赶到了县衙门,结果一听这个理由, 当时他就不太好了。
想也知道,能对外直接宣布大女儿多年前就已经病故的人,本身就对这个女儿已经毫不在意了。不然一个疼爱女儿的父亲,会对外嚷嚷说,自己的女儿早就死了?
甚至于, 阎老爷最大的心愿, 就是希望家里从未有过这个人。
结果,大女儿突然回来了, 还是犯了凶杀案回来的……
虽说是到了县衙门,但他们并未见到县太爷, 而是直接被带到了县城码头,坐船直奔府城。
官差告诉他们,这次的案子非常复杂,远不是一起简单的凶杀案那么简单的,内里的关系错综复杂, 还有可能牵扯到别的事情。偏生, 几个凶犯之中唯独只有一人存活,那她的供词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那、那我们又能帮上什么忙呢?”阎老爷这话还是比较委婉的,他更想问的是, 关他啥事儿呢?他女儿犯了罪,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杀人案也不至于严重到牵连父母弟妹吧?
“你们能让凶犯说实话。”
面对阎老爷的迷茫,官差又透露了一些内幕。大概就是,阎大小姐并不是很配合,偏生她之前服了毒,哪怕被救回来了,也仍是一心求死。为了能让她开口,府城衙门也是大费周章,他们倒是有不少刑讯高手,可阎大小姐中毒不轻,身子骨压根就没恢复,加上她本人就没什么求生欲望,在这种情况下又怎么可能通过刑讯逼供来套出真相呢?
强硬的手段无法施展,那就只能打感情牌了。
于是,阎家就倒了霉。
从洛江县到府城,走水路无疑是最快的。但这个最快也是相对于别的途径而言的,事实上哪怕顺风顺水没日没夜的行船,最快也要四五日光景才能到达府城码头。
可惜,阎家不是那么顺,七八日后才到达了府城。
而在这一路上,陪同的官差也算是看了一出人生百态,吃到了最新鲜热乎刚出炉的第一手瓜。
别看阎家人口不多,但人家的内部矛盾可真不少。
阎二老爷嫉妒同为婢生子的同胞大哥,阎老爷则认为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妻子不曾善待原配所出的女儿,阎太太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因为她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嫁的是个婢生子。
还有刚被退婚的阎家二小姐,和前途渺茫的小少爷……
几人在船上互相推卸责任,不停的甩锅互怼,最终达成一致,认为还是阎大小姐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