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爹今天也在垒坟头(250)
第二个不改姓,但要把二小姐嫁出去,他则另外娶妻就更扯淡了。
你猜,为啥佟家二老一直没把二孙女嫁出去?是他们不愿意吗?当然是因为嫁不出去啊!除非他们愿意选个差到了极点的人家,但凡家里还过得去的,人家干嘛想不开跟佟家结亲家?至于他本人娶妻倒是不难,可问题在于,他娶妻生子,那生下来的孩子也不是佟家的血脉啊!
以前不知道的时候还没啥,眼下所有人都知道了,佟家二老肯定不干啊,族里那一关都过不去的。
至于第三个,乍一看似乎是可行的,毕竟只要姜表哥考上了举人,冲着他的前程,肯定有人家愿意接盘佟家的。
可矛盾点在于,谁能保证姜表哥中举呢?就算他能中举,天知道啥时候才能中举呢?况且他的意思是,只要佟家二小姐招赘成功了他就会立刻认祖归宗……
只能说,他提的三个选择,全都是个人利益最大化,至于佟家和他父母那边则都是吃亏的。
而且起码佟家还有选择的权利,姜姑姑他们连选择权都是没有的。
怪不得这人亲缘淡薄,就这种个性,不淡薄才叫怪了!
再看姜三娘已经回过神来,开始安慰她奶奶,说自己肯定不会像表哥那样的,又说弟弟庚子也不会。
结果,她的话音未落,姜奶奶就原地爆炸了:“姜庚子这个小兔崽子!他要是敢这么搞事,看我不打断他的腿!”
安卉:……
好惨一娃儿。
不过,横竖都这么惨了,安卉觉得自己还能添把活儿。
于是她开口道:“庚子是不是已经开始念书了?要不我明个儿陪你们上街逛逛?买几本书或者笔墨纸砚啥的,让孩子好生做学问。”
得亏安父这会儿不在,不然他就该问闺女为啥那么笋了。
没想到姜奶奶却摇了摇头:“算了吧,庚子看着也不是读书的料,再说了,万一读着读着跟三娘表哥那德行了,咋办?”
安卉觉得她有必要替广大读书人正名。
“性子这玩意儿一般来说都是天生的,也有部分原因跟成长环境有关。但三娘表哥这情况多半就是天生的,不是说佟家那头最初压根就没打算曝光真相,一直待他跟亲孙儿一样,所以他的成长环境应该不差才对。”
最早,安卉也想过姜表哥是不是因为对养父母的愧疚,所以才拼命用功念书的。可眼下看来,搞不好愧疚是占了那么一点点的,但他最终会努力上进,应该是极度理性下做出的最理智选择。
所以这人就是生性淡薄,跟环境啊跟读不读书啊,没有一文钱的关系。
生怕姜奶奶转不过弯来耽误了姜庚子念书,安卉又道:“我就不说余耀宗了,反正您跟他也不熟。可我们家原先那个房东家的独子,您应该听说过吧?一个镇子的,离得又不远,后来不是说他爹还去我堂叔管的那个学堂当先生了吗?您该是知道的。”
“苏先生?”姜奶奶迟疑着道,“苏先生是个好人啊,我家庚子多亏了他盯着。他脾气也好,就算被庚子气狠了,都没用板子抽手心。不过没事,庚子娘就在学堂帮忙,她回来跟咱们一说,庚子爹就会揍他。”
安卉先咽下到了嘴边的吐槽,只道:“您看,苏先生就是个读书人,他儿子也是读书人,父子俩人都挺好的,所以说这事儿跟读不读书没关系,三娘表哥就是命中注定的亲缘淡薄。”
姜奶奶被说服了。
她答应了明个儿跟安卉一起上街买书和文房四宝,不过既然要逛街嘛,哪儿能只买这点儿东西呢?姜家的条件也不差,这昂贵的东西是买不起,但像衣裳料子、府城特产啥的,还是没问题的。
这大老远的来府城一趟也不容易。
来都来了……
**
于是,等安父风尘仆仆的从外地赶回来,想着有段日子没见着宝贝闺女的他,甚至来不及回家换一身衣裳,而是选择直接去了铺子里。
然而铺子大门紧闭,安父站在写着“安氏殡葬铺”的牌匾下面,陷入了对人生的怀疑之中。
正常人……哦不,哪怕不那么正常的人好了,反正换个人就该想家里出啥事儿了,毕竟这不年不节的,再说先前也没听安卉说要出门旅游啥的,怎么就突然关门了?
安父可不是一般人。
直觉告诉他,闺女没事,家里也没事,铺子看起来更是一切正常啥事儿都没有。
那么正确答案就是……
他闺女肯定又搞出大事了!
就是不知道这回倒霉的人是谁了。
会产生这种想法也并不奇怪,只因上辈子安卉还在上学的时候,安父就没少接到老师的电话。别的家长接到老师来电,都会在第一时间关心自家的孩子如何了。可安父就不同了,他一般问的都是……
——歪?老师您好,是不是我家小卉又闯祸了?!
第123章
最终, 安父还是选择先回了家,等舒舒服服的沐浴更衣又饱餐一顿后, 这才迎来了他家老闺女。
安卉十分得惊讶:“爹, 你回来了!”
“可不咋地?”安父从很早以前就有怨言了,他家闺女啊,都不带想念他的, 甭管他出门去哪儿或者出门几天,完全不带惦记的。这大概是源自于安卉上辈子已经大学毕业步入社会了,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十来岁小姑娘。
怼完之后,安父才发现家里来了客人。
早先还在昌平镇时,安家跟姜家就是街坊邻居, 且不说安卉跟姜三娘是闺中密友, 单说姜家那头,就促成了好几次生意给安父。头一回是姜庚子走失一案, 因为姜家也不差钱,安父并不曾像另一桩穷苦人家那般免了费用。至于后来的连续两回为姜表哥的事情操持, 姜姑姑家里更是给了重谢的。
因此,对于安父来说,姜家不光是老街坊,更是VIP客户。
……大概也就比余家那边稍微排名靠后一些。
虽说双方已经许久没见了,但安父显然牢记老客户, 在最初的惊讶之后, 忙寒暄了起来,当然也没忘记询问安堂叔家里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之前为了给余耀宗换庇佑, 安父确实回了一趟洛江县。但他并没有往昌平镇去,而是直接去了余家村那头。
没办法, 这年头的交通太不方便了,加上他在府城这边早已打响了名号,那位大官老爷做人虽不咋样,也不愿意实实在在的掏钱出来感谢,但确确实实帮忙宣传了一番。也因此,安父这大半年来的生意好得不得了,日常那是安排得满满当当的,临时想找他办事都得预约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