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严家长女(159)+番外

作者:茗荷儿 阅读记录

严青旻沉默片刻,不太甘愿地点点头。

薛青昊知道后,不忿地说:“姐就不应该管他,胳膊肘往外拐的家伙。”

严清怡指指灵堂,“娘还在呢,莫教娘寒了心。”

薛青昊立刻没了声音,默默进屋跪在灵前。

吃夜饭时候,李实将那动剪子豁了公爹嘴巴的妇人带了来。

妇人快言快语地说:“多亏了妹子,知府老爷都发配我往乐陵工地上干活了,还没走出去,这位公子把我截回来了。我来不为别的,给你写个借据,官府罚银十两,李公子又另给我三两,合计十三两。”

严清怡本想说不用,可见她甚是坚持,而且专程跑了这一趟,便让薛青昊进屋去写。

她给妇人沏一杯茶,问道:“你以后往哪里去,回娘家还是找你家相公?”

妇人道:“都不去,我那个男人有跟没有差不了什么,我跟李公子说好了,明儿他给我找几个人逼我公爹写下休书,我再不进他家门。娘家也不想回,回去脱不过挨骂,说不定又随便给我配人。我打算留在济南府,我有手有脚的,怎么养不活自己?”

严清怡很佩服她的爽快,有心帮她一把,便道:“你要是针线活儿好,就到锦绣阁试试,那里常年需要人手。”

妇人应声好,“我去看看,我针线活儿不行,但是能招徕客人,要是他们不收,我就往饭馆里帮忙,我切菜炒菜都能干。”

正说着,薛青昊拿了欠条来,妇人连看没看,寻个地方胡乱画了个画符,“我姓秦,家里行四,以前都叫我四妞,你们随便叫我秦娘子就成。我不认字,但是我画的名字自己认得。”等墨干,交给严清怡,“一两年怕还不了你,可三五年一定连本带利还上。我四妞说话算话。”

严清怡道:“我不急着用,你也别着急,先顾好自己。”

秦娘子爽快地答应声,风风火火地走了。

第二天,便是下葬的日子。

李实请了专司白事的铺子来帮忙张罗丧事。

穿玄衣带孝帽的杠头打一声响尺,叫道:“起灵,”薛青昊将事先备好的瓦盆“啪”地摔在地上,然后打起白幡站在前头,严清怡随在后面捧着灵牌。

四名杠夫小心地抬起棺椁,出了家门。

一行人静默地走到薛家祖坟,将薛氏葬在外祖父的坟墓旁边。

严清怡木木地跪在坟坑前,看着棺椁一点点被黄土淹没,想要哭,只觉得眼中干涩,竟是没有眼泪流出来。

坟坑渐渐被填平,而后堆成个土堆。

薛青昊烧过纸钱,洒了两盅酒水,与严清怡一道磕了三个响头,低声道:“姐,咱们回去吧。”

薛氏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葬了,而蔡家门前却是热闹非凡。

自打严清怡入狱那天,李实在街上吆喝蔡家做生意赔了本之后,蔡家就没有好过过。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才一天工夫,这话就跟长了翅膀似的传遍了济南府。蔡家在济南府有铺子,因声誉不错,有些客商没收货款先将东西交与他们卖。

听到这消息,供货的客商们先都坐不住了,往铺子里要货款。

蔡家银钱本就不凑手,磨磨唧唧地想再拖一段时间,客商们岂容他拖,反而上门讨债的愈来愈多,蔡家只好拆了东墙补西墙,有些客商等不得,索性把拿铺子里的货品抵银钱,看见东西就往回搬。

没几天,连济南府带东昌府,蔡家铺子关了好几家。

这还不算,更让二姨父崩溃的是,蔡如源被书院撵回来了。

蔡如泽因手指头受伤一直没去读书,只蔡如源在书院。本来兄弟两人书读得不错,加上家里有钱,两人又乐得拉拢同窗,在书院中人缘颇佳。

严清怡的《陈情书》一贴,蔡如源便成了过街老鼠,人人指着他脊梁骨骂不算,学子们还扬言不想跟这种恶毒阴险满身铜臭之辈同窗。只要蔡如源还在书院,他们就集体罢学,书院山长只好劝蔡如源退学。

蔡如源背着书袋回家那天,正赶上家门口有人哭丧。

近百个妇人将蔡家门前的胡同围得水泄不通,每二十人成一组,每组哭一刻钟,这组哭完换另一组哭。只是哭还不算,那些妇人口齿极伶俐,边哭边唱,一声声全是蔡家如何地欺男霸女欺行霸市。

每天到了时辰,闲得无聊的市井百姓就围过来看热闹,边看边评头论足。

一时,蔡家在东昌府声名鹊起,无人能出其右……

第105章

卯初时分, 晨阳冉冉升起, 在城门楼上映出温暖的金色, 正阳门缓缓打开,青柏牵着马递上彰示着自己身份的腰牌。

守门的军士半句话不敢多问,立刻放行。

青柏见时辰尚早, 估摸着七爷尚未起身, 便先回家稍事休息, 喝了碗香稠的米粥, 换过衣裳直奔皇宫。

谁知七爷已去了坤宁宫请安。

小郑子见到青柏, 立刻迎上前问道:“那位没事儿吧, 到底为啥入得狱?”

青柏简略答两句, 摇头道:“没事儿,就是受了点苦头。”

小郑子手一抖,“用刑了?”

“没有,”青柏再摇头,“她在牢狱里还有个照应的人, 毫发无伤, 不过那种地方, 吃不好睡不好,也算是受苦吧。”

小郑子松口气,“昨儿夜里七爷还问你有没有信儿,今儿又起了个大早。以往他差人办事, 可从来没挂过心。先前七爷声色不动, 我还以为他放下了, 没想到……唉,幸好人没事,否则,真怕七爷再给激出病来。”

正说着话,见李宝业陪着七爷走进院子,青柏紧走几步,上前行礼,“见过七爷。”

“几时回来的?”七爷微颔首,脚步未停,径自往书房去。

青柏亦步亦趋地跟在后头,等七爷坐定,取出他抄录的那份《陈情书》呈上去。

七爷神情淡淡地看完一遍,只言未发。

青柏得了上次教训,并不觉得七爷是不在意,反而是太过关心以至于不知从何问起。青柏略思量,先把张培源夜审过程细细叙述一遍,待讲至张培源用刑,严清怡将手指伸进拶夹中时,果不其然地瞧见七爷暗暗攥紧了拳头,直到听说严清怡交过罚银安然离开,菜油慢慢松开,轻声问道:“那朱家的儿子是真傻还是装傻,这么说,卷宗是要送到京里来?”

青柏道:“是真傻,因为朱贵纵容着,这些年着实行出不少可恨之事,以前也曾有人往东昌府递过状子,但东昌府府衙上下都受过朱家好处,每有人告状,只罚朱家些许银两也就不了了之。因为东昌府知府跟朱贵关系颇近,加上牵扯到陆致,张培源不便再往深里挖,只能递交到刑部。”

七爷凝神思量片刻,唤了小郑子进来,“这几天你寻个机会去找范大档,问问他,上个月杨岳参奏陆致鱼肉百姓祸害乡里,怎么折子一直没递上来,是不是中间出了差漏。再告诉他,济南府最近有件案子也跟陆致有点关系,正好两案并作一案,往深里查往细里查……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果真是两袖清风问心无愧,正好也堵住别人的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