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盛世宠妻(321)+番外

这些赵邕心中都明白,笑着道:“怎生说起这些来?”

怎么会说起这些?因为林琬心中清楚得很,就算太子再仁德,可是他作为储君,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的仁德也是有极限的。若是子都只是个普通的王爷,没有功高到似乎要震了他的地位,林琬相信,依着太子的品性,定然会好生待子都。

可是不是那样,因为战争远远不止于此,一个盛世的开创,是需要经过漫长的时间的。

虽则三王已伏,四周蛮夷仍旧虎视眈眈,还有天下那么多大小民间起义并未剿灭。三王是抓获了,可是他们还有手下,守在边疆多年,定然会有拼死效忠的军队、将士。这或许不是结束,而只是另外一场更残酷战争的开始。

林琬担心,可是这样的事情,该来的总归会来,不是她能够左右得了的。

只不过,若是晋王府真的就被逼迫到绝路上的话,也绝不会做等死的羊羔子。

有些时候,她都怀疑,前世子交了兵权回到仪州后,没过多久还是死了。她隐约觉得,事情或许并不是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或许当时子都已经发觉今上跟太子依旧不肯放过他,便是他只愿意做个闲王,也不愿意放过。更甚至,是以慎行的生命相威胁,子都为着儿子,这才服了毒。

往昔的一幕幕,渐渐在脑海中呈现,林琬只觉得害怕。

“怎么了?”赵邕见妻子神色异常,抬手揽过她道,“没事的,有我在,不会叫你跟孩子们吃一点苦头。”

林琬点头道:“我相信你。”她伸出手去,一双柔胰轻轻攥住男人粗糙的大手。

*

而此刻,东宫内,太子太师等一众东宫庶臣正聚集在东宫。

所议之事,自然是关于晋王打了胜仗这件事情,晋王一战成名,家喻户晓,此刻已然是全天下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晋王得了好名声,自当是衬得太子身上无光起来。太子并非没有军事才能,不过碍于身份不便亲自领兵出征罢了。

陛下已经成年的子嗣中,只太子跟晋王两人,若是叫晋王夺了陛下信任,而太子却一直碌碌无为的话,怕是往后,这东宫地位难保啊。这些所谓的东宫庶臣,身家性命跟未来前景都是绑在太子爷身上的,若是太子失势,可想而知,这些东宫庶臣的下场必然也不会好到哪儿去。

故而,晋王一回来,一众臣子便进了东宫来,共商大事。

一步步分析下来,众人一致觉得,此刻当务之急需要做的事情,便是择一位家世高贵且能够代表着一方权势的世家女。晋王妃出身将门,娘家权势不容小觑,那么太子殿下所择的这位太子妃,家世必然不能够输与晋王妃。

与往日不同,此番众臣一番商议,觉得倒是可在江南世家中择一位。

江南之地豪华富庶,尤其是金陵之地,人杰地灵。金陵柳家,杭州陈家,苏州许家,都是在江南极具威望的百年世家。若是在这三家中择一位为太子妃,可助太子殿下得江南一方势力,这样算来,太子妃的助益倒是不输于晋王妃。

赵庭不得不开始筹谋,只是,这件事情说起来简单,办起来又谈何容易。

若是直截了当与父皇说了自己想要选一位出身江南世家的女子为太子妃的话,父皇自然会多想,而那种多想,显然是不利于他的。不过,这件事情若是要皇后来说的话,情况明显就不一样了。

此番三王降服,而太后寿诞又将至,实乃双喜临门。

今上素来孝敬太后,以往太后娘娘的寿辰都有大办,今天肯定也不例外。虽则不是整寿,可太后老人家过了耳顺之年,大办也不为过。当天晚上,赵庭跟庶臣们商议完之后,一番思忖,便折身去了王良娣那里。

宣良娣与晋王妃乃是手帕交,有些事情,他大多还是不放心她的。

可王良娣不同,曾是发妻,携手同甘共苦那么些年了,算是老夫老妻了。如今这些掏心窝子的话,也只能对王良娣说,只是……赵庭犹豫,他明白王良娣对自己的感情,跟她商议太子妃的事情,怕是会伤了她的心。

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王良娣的寝宫门口,赵庭驻足,正欲离去,王良娣寝宫的宫娥瞧见了,连忙给赵庭请安。宫女的声音大,室内的王良娣也听到了,闻声立即牵着儿子宗顺的手出来,向太子赵庭请安。

赵庭负手而立,见如此,也就先唤起,而后大步朝殿内走了进去。

☆、183|083

第224章

赵庭径自进了王良娣寝宫后,便在红漆长条书案后坐下来,目光随意落在案上,看了眼搁置在案上的书,他白皙如玉的面容上泛起笑意。继而抬眸望向王良娣跟宗顺,但见两人都颇为拘谨地站在跟前,赵庭笑着将两人拉到身边去。

王良娣跪在在一边,笑着问道:“殿下,宣妹妹怀了身子,今儿晚上怎生没有去宣妹妹那里,倒是来了妾身这里。”面上笑着,心里却是挺酸的,自打宣良娣入了东宫之后,太子便往宣良娣那里去的多些,以至于宣良娣很快便怀了身子。

宣良娣怀了身子,太子极为重视,每每往宣良娣那里去的日子就更多了。

她心中明白,宣良娣娘家有权有势,太子对她的宠爱,多少是冲着她娘家权势去的。可毕竟是自己的夫,自己唯一的依靠,曾经八抬大轿将自己娶回家来的男人,原以为可以与他携手老去,却没有想到,还没老,他的手就已经松开了。

在这里,她还不能委屈,因为她的夫,跟旁人不一样。

如今有宣良娣,往后自当还会有旁人,她必须要从现在就学会跟众多女人分享一个男人。不能委屈,不能哭,不能向别人诉苦。便是为着儿子,也得笑着一步步走下去。她只希望,将来的太子妃,能够是个好相处的。

赵庭道:“孤今天就想来你这里坐坐,自然,也是有一件事情想与你商量。”他抿唇,但见王良娣悄悄抬眸望过来,他收回注视着她的目光,望向长子宗顺道,“宗顺,父亲有话与你娘说,你先跟着嬷嬷去睡觉。”

宗顺已经六岁了,较之两年前,清瘦了些,个人也高了不少。

穿着一身雪青色的锦袍,衬得原就秀美的面庞越发姿色卓绝,他眼睫微颤,继而小手抱拳,弯着腰恭敬道:“那儿子先退下。”

待得宗顺走后,赵庭牵过王良娣的手来,让她挨着自己坐得更近一些。

王良娣虽则笑着,却依旧十分拘谨,只恭顺道:“太子爷,您有什么吩咐,妾身听着。”

见他这样温婉柔顺,赵庭的话,一时间倒是有些说不出口来。到底还是顾念着以往的情分的,怎么说,眼前的女子,都是跟随自己有十年的女人。便是她做错了什么,那也是为着自己,可如今……赵庭薄唇紧抿,清润的眸子微微闪烁着光芒。

见他不说话,王良娣又轻声问了一句,赵庭这才道:“不久就是皇祖母的寿诞,以往虽则也有大办,可毕竟也只拘在上京城内。”他浓眉微挑,俊秀的面容上闪过一丝无奈,容颜更冷清了几分,望着王良娣道,“晋王才刚降服三王,的确是值得举国同庆的好日子,孤是想,趁着这个机会,在皇祖母的寿诞上,倒是可以邀请一些江南世族之人。这样的话,孤不合适提出,便想劳烦良娣明儿进宫与母后提一提,你只肖与母后这么说,她会知道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