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家子的科举路(146)+番外

作者: 仪过 阅读记录

想着自己两年多前收徒时,似飞写得那封‘拜师贴’,可真是把他当时被贬又气不过的心态拿捏的十分到位。当时余明函还以为这是个孤傲轻狂的少年,还以为自个儿要花大功夫教他如何掩藏野心。没想到,这少年待人接物压根挑不出毛病,就像那黑芝麻馅儿的汤圆,看着白白胖胖圆圆滚滚可亲喜人,芯儿却是黑黝黝的。

这样的弟子好教,却不好掌控。

唯一获得他信任和依赖的方法,只有全身心依赖、信任他。

以心换心。

七百多个日日夜夜从指缝间溜走,师徒二人早已亲如真正爷孙。

这是两年多来,余枕苗第一次听到主人正式谈起小少爷的品性,神情满是自豪。

——比前两日少爷连中小三元的消息还要让主人骄傲。

何似飞净手洗脸后,端了热茶,不疾不徐步入堂屋。

余明函正坐在主位太师椅上,余枕苗侍立在他右手边。

何似飞行至余明函面前三尺远,站定脚步,余枕苗赶紧拿出准备好的软垫,放在何似飞面前,何似飞跪下,将热茶捧过发顶:“学生请老师用茶。”

——师门规矩,长久不见老师,第一面要以标准弟子礼奉茶。

这与外出长时间不见爹娘,归家后同样要磕头奉茶的道理一样。

余明函赶紧接过,一口喝了大半杯,道:“快起来。”

何似飞起身,余明函将他前前后后打量一遍,觉得不够,最后径直站起来,走到何似飞面前,从他的手腕捏到肩膀,又拍拍他的后背,道:“四个月不见,似飞长高了,身子骨也结实了。好,好!”

何似飞道:“谢老师挂念。老师来回奔波,身体可有不适?”

“京城那边派来接送的都是好车好马,舒坦着,”余明函笑道,“先去用膳,晚间来看看你的院试答卷。”

何似飞错愕:“院试答卷?”

余明函道:“我找人誊抄了一份你的院试答卷回来,已批改结束。走,吃完再说这些。”

何似飞无奈道:“老师,您不提还好,说了这院试答卷批改一事,学生哪还有心思吃饭?”

虽然他的答卷排名院试第一,可有些问题何似飞当初写时就不能完全肯定,这会儿听老师都批改结束了,自然着急。

第102章

以余明函对何似飞的喜爱和纵容, 晚饭自然被挪到了平时授课的偏厅。

余明函先让何似飞看他批注过的答卷,自己趁这时间吃了半个胡饼来缓解腹中饥饿。

相别四月,似飞看起来当真是成长许多。他这年岁的少年, 十天半个月不见,几乎就是另一副模样,遑论确切算下来,师徒二人已经快五个月没见到了。

少年轮廓长开了些许, 下颌线条依旧流畅利落,却因为认真严肃的眉眼和微抿的唇, 被灯光映出了几分坚毅和锐利。好像一柄绝世宝刀,正在不断的打磨中露出自己深藏的雪亮锋芒。

少年人真的长大了。

余明函忽然想到,今儿个已经八月二十,再过四个月就到癸巳年, 似飞十五岁——该订亲了。虽说男孩成亲可以稍晚些,但也得先订下亲家, 不然好姑娘要被别家少年挑走了。

待何似飞目光从答卷中抬起, 便看到老师正盯着他出神。

何似飞没有提醒, 而是迅速喝了手边尚温的粥饭, 用帕子擦了擦唇角,才开口:“老师。”

余明函‘咳’了声,问:“看完了?”

何似飞点头:“嗯,但弟子对其有三处不解。”

“哪三处, 你且说说……”

这一谈,就从对批注的不解, 逐级上升, 不断思辨,直至把论点掰开、揉碎了做分析。余明函原本还只是缓声解释, 后来,自个儿也被开拓了思路,同何似飞辩论起来。

眼看着亥时将过,余枕苗在窗外悄悄敲窗三下,何似飞思绪被打断,看着已经燃至尾端的蜡烛和炸响了数次的灯芯,心知时间已晚。

他自个儿晚睡没什么,但老师年纪大了,一定得规律作息。

何似飞当即道:“老师,天色已晚,学生送您回房歇息。”

余明函显然还在兴头上,老人家觉少,过了往常睡觉那个档儿,后来就再难感知到睡意。不过他这会儿纵然清醒无比,还是依从了徒弟的意思,让他扶自己回房。

两人穿过月色照耀下的抄手游廊,余明函道:“似飞近日进境很大。”

纵然师徒二人接近五个月未见,但余明函对徒弟的学习进度心中有数,本以为似飞这些日子能靠着自学达到院试案首的水准,已是挑灯苦学的最好成果。

万万没想到,他现在同自己交流讨论,思维之敏捷、切题之精妙严谨的程度已经完全在他那张院案首答卷之上!

而院案首的答卷是他十几日前所写,那如此长足之进步便定是近来获得的。

何似飞诚实道:“院试考卷同府试和县试有很大差距,考过院试后,学生回去不断思考自己的策问内容,觉得里面疏漏颇多,归根结底是自己一直只把心思放在与科考有关的书籍上,少了对除此之外其他所有知识的思考。”

他笑了笑,道:“老师,学生是不是学成了书呆子?”

余明函听何似飞剖析自己,开始还觉得颇有条理,可最后那句调侃一出,便让他忍不住吹胡子瞪眼:“老夫的弟子要是书呆子,那世上再无机敏之书生。似飞,此话虽是自谦,但自谦过头了。你当着老夫面说尚可,老夫不会因此轻视于你,可若你当着其他书生面说,难保他们在心中瞧你不起,背后说你连中小三元是因为沾了年纪小的光——毕竟知府、县令等人确实会对‘神童’颇为照顾,偶尔提个名次也未曾可知。到时,三人成虎,这名声还要不要了?”

何似飞神色肃重,道:“学生知晓,学生日后绝不再犯。”

余明函道:“为师素来只悄悄担心你会不会恃才傲物、骄矜自大,随后自负自满,不思进取。哪想到你居然谦逊过了头——不过你在外向来知进退,为师便不多言。只是为师书房内那些杂文、游记、心得体会,乃至琴谱、话本、草木辨识、药材应用等书籍,从明日开始,得大量阅读了。”

说到最后,余明函愈发满意,原本他就是计划等自己回来后,再提点弟子扩展知识面,将此前对四书五经的理解融汇至实际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写出真正切合实际、非纸上谈兵的好文章!

没想到,在他提点之前,弟子已经聪慧到自己发现了这些!

得一弟子如此,当真是老夫之幸!

何似飞在老师面前,从不掩藏自己的情绪。他拖着长长的尾音,道:“学生知道——可,前些日子学生一直在老师书房,并未看到您所说的那些书……”

话音还没落下,何似飞忽而想到,应当是老师近期重新布置了书房。毕竟老师早早就回来木沧县了。

余明函见他突然止声,爽朗的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