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科举路(283)+番外
乔影有武艺傍身, 但那也是在他有戒备意识的基础上,此刻被撞的猝不及防,即便是乔影,也难以很快稳定身型。
偏生撞了他的人此刻毫无觉察,一门心思想要去拉何似飞的手,同他促膝长谈。
——没错,这位激动到有些泪眼阑珊的人正是沈大人。
但何似飞早已习惯了乔影在自己身侧,因此,在他无意识的时候,也会注意到乔影的动静,此刻见他摔下,赶紧上前去扶。
可是他的左手被情绪激动、泪眼阑珊的沈大人拉着,拖着这么大一个’累赘’,动作颇有不便,好在何似飞常年锻炼,力气比沈大人要强了许多许多,连带着把沈大人也拖着上前两步,接住了乔影。
黄先生已经被眼前这一幕惊呆了。
清隽矜贵的何似飞何大人左手拉着沈大人,右手扶着一个哥儿……要不是他早知道此三人的关系,不然这场面怎么看怎么让人误会。
何似飞见乔影站稳后,便缓缓松开手,可是急迫的沈大人却丝毫没有松手的迹象,好像何似飞这会儿不跟着他走,去洽谈如何拯救此地苍生百姓的事情,他就绝不罢休。
何似飞:“……沈大人?”
沈大人态度十分坚决:“早听闻状元郎文韬武略,有先贤之风,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百姓的性命要紧,何大人,咱们不妨借一步详谈?”
何似飞知道沈大人一定会很着急,但没想到他能有如此着急。
于是何似飞连一句交代的话都来不及给乔影说,就被沈大人连拖带拽的出了花厅。
不过他到底力气比沈大人大了不少,在走远之际,记得给后面的黄先生嘱咐一声。
“劳烦给内子安排一间房舍,聊供休憩,多谢了。”
黄先生原本跟他家大人的想法一样,觉得这位哥儿可能是通房或者妾室,没想到他居然是何大人的结发妻子!一时间他震撼的无以复加,所有该有的不该有的心思全部消弭,态度恭谨,神色恭敬的请乔影前往客房休息了。
-
当天晚上,黄先生带着一众衙役前往内陆渡口,这桥是其他州府通往此地的必经之路。
河流改道是在下游,对此地影响到不算很大。
以往没有天灾人祸的时候,这里总是热闹的紧,渡船往来不绝,可是,如今江面宛若明镜,一艘小小的帆船都没有了。
何似飞在高处俯瞰此地,再一次感受到自然的鬼斧神工。
这条路沈大人已经走了许多次,他在何似飞身边说:“灾害伊始,各州县还会有商人送来救济的粮食,但是当他们发现我这里是个补不及的大窟窿后,也就不再来了。即便是我再怎么写信催他们州府的上官,亦或者请人前去求粮,也都没有任何回音了。”
沈大人神色中带着紧张的担忧:“何大人,您说的……当真可行?”
何似飞神色凝重:“我也不能保证,但总得一试。”
沈大人还想说什么,但他先给自己打气,说:“何大人的计谋,一定可行的。”
顿了顿,他又说,“可是,如果真的把外地的米商骗来了,他们来了后发现银钱并没有到位……会不会对此地的声誉有所影响?”
“这时候,便要看沈大人如何安民了。”
沈大人愣了一下:“此话何解?”
“府衙周围的宅子,可以按照米粮多少来分给商人,此为以地抵钱;同时,立碑供奉,此为流芳千古。”何似飞依然看着这一片渡口,这些书似只是随口一提,却让沈大人如获至宝。
何似飞继续说,“当然,还有其他安抚之法,商人逐利,只要让他们觉得自己不亏,便可以安抚米商们。”
沈大人久久的震惊了,在天色愈发昏暗时,后退一步,对何似飞深深一揖。
“何大人大才,沈某佩服的五体投地。”
虽说把府衙附近的宅子分给商人有点太抬举他们的身份,毕竟士农工商嘛,商人即便是再怎么富有,家里的仆从数量、每天吃饭的次数都有规定。能住到县衙附近,真真就算是十分有地位了。
沈大人之前也不会让商人住在府衙附近,能住在附近的要么是书院的先生,要么就是考中的举子。
可是这些人在洪涝中做了什么呢?
闭紧大门,说家里有学生正在备考,在努力想文章,不可打扰。
还有的人直接去投靠其他州府的亲戚,带着金银细软粮食全走了,着实……独善其身。
沈大人自然不能把这些人的房子强行占了给米商们补贴,那么……
“如今府衙所在的地方着实有些小,周围道路也颇为逼仄,升堂审案时,百姓们总是站不开。等待水患平息,正是该大兴土木,重新修葺房子的时机了。”沈大人下定了决心。
反正不管是士人还是商人,只要能帮他救助百姓的,即便商人是被骗来的,不是真心愿意接济百姓,但沈大人也不介意将他们身份抬高。
接下来,沈大人也跟着何似飞一起看向渡口——就看他们的计策,能不能将各地富商骗来了。
第195章
“听说了吗?咱们隔壁郡高价收米!”相邻几个州郡的粮商聚在一起, 在一个极其隐秘的茶馆雅间里小声谈论。
“我听说,光是一斗米,他们就给出了这个价——”
说着, 这个穿着藏蓝色锦袍的男人伸出五根手指,在空中轻轻那么一划,足足是往日量价的二十倍有余,甚至比咱们郡的粮价都要高出三倍。
“要我说, 这种鬼事你也相信?”一个身材矮小,脸盘和肚子却极大的男人老神在在的坐在太师椅上, 从怀里掏出一个做工精致的鼻烟壶把玩着,满不在乎的说:“要是那位沈大人真的有这个钱,他们郡县的百姓还会饿死那么多?”
“这不是朝廷拨款了嘛!”有人凑上前来,“赵老板, 你把话仔细说说,我怎么也觉得咱们可以带米粮去那儿卖呢?”
“你们啊, 哎呀, 真是眼皮子浅, 这么点钱就让你们把持不住了?区区二十倍的价格就想买走你们手里的米粮?”外表活像个大肚弥勒的赵老板嘴里说出来的话却像是收割人命的阎王爷, “那些百姓的命在咱们眼里不值钱,但是在那些官老爷眼中,却是他们的乌纱帽啊。要是他管辖的郡县里继续死人,估计都来不及埋, 这样子尸体会腐朽、化脓,到时瘟疫肆虐, 咱们手里这点粮食, 不得涨到五十倍的价格去?到时候再去卖,才是上上策!”
“赵老板……这……”
在场大部分人咋舌讷讷。
但也有耿直的商人听闻此言后十分愤怒, 指着他的鼻子大骂:“你简直就是咱们粮商中的败类!咱们粮商之所以能有现在的成就,是因为咱们都是吃百姓这口饭的,咱们的粮食是百姓们种的,最后也会卖给他们,没有他们,咱们粮商何以延续!”
“呵,”赵老板收起鼻烟壶,不屑的哼笑一声,“你说的这么高义,怎么不见你去捐粮啊?还不是私心作祟,想要多赚点灾难钱?别骂我,咱们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