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名师(231)
周苒看着另一个包袱,这个包袱是给她的嫁衣。
周苒哭的直抽气,“娘,娘,您一直陪着我好好不好?”
叶氏红着眼眶,“傻孩子。”
拍了拍闺女安抚,又看向低头抽气的小儿子,“家里就你心智最不成熟,日后多长点心,别让你哥嫂担心。”
周霖说不出多余的话,只能重重的嗯了一声。
叶氏心道可惜,她想给小儿子定下亲事,可惜她试探胡娇不愿意,胡娇不怕议论, 却怕她被人议论, 胡娇对她不仅有感恩, 还寄托了情感,一心向维护她。
叶氏今日起来的早,有说了这么多的话,加上情绪波动不小,她有些喘不过气。
杨兮见到忙给婆婆顺气,“娘,您放轻松。”
叶氏缓了一会,又看向杨三,“你们的事我也不多问,我只希望你日后别受伤,照顾好自己。”
杨三心里难过,简单的几句话,却是伯母最真心的关怀,“嗯,日后我一定不让自己受伤。”
叶氏笑了,最后才看向长子和长媳,“家里有你们在,我放心,不过,我还是要多说一句,别什么都担在自己身上。”
什么都担在身上太累了,她不是一个好母亲,跟随相公入京靠相公,长子长大了靠长子,后来靠长媳照顾她,她一直被照顾着。
她这几次生病,看着周钰和兮儿忙前忙后,她心里是愧疚的。
周钰心痛难耐,没能救下父亲,现在又要送走母亲,“娘,您再陪陪儿子。”
说着蹲下身子,抬头看着娘。
耿蓼早已经让开位置,正趴在周炳怀里哭泣。
叶氏摸上长子的脸,“对不起,娘累了。”
她真的累了挺不住了,她也自私一回,她想周淮了,那个疼惜了她一辈子的男人,一直到死都没背弃过承诺,她不想他等待了。
叶氏拉着兮儿的手放到长子手心,“娘没有什么好担心的了,家里交给你们了。”
杨兮泪眼模糊,“娘。”
叶氏示意他们起身,自己站起身,拉着兮儿的手,“我将东西分好了,你帮我分了可好?”
杨兮扶着婆婆,哽咽着,“好。”
叶氏走路有些踉跄,回到屋子躺下休息,“都在桌子上,拿去分了吧。”
周苒紧张的盯着娘,“娘,您别睡。”
叶氏眼皮子合上了,“休息一会,就一会。”
周苒哭着,“娘,您别休息好不好,跟我说说话。”
可惜叶氏的眼睛再也没睁开,气息也越来越弱,直至消失不见。
杨兮站在周苒身边,闭了闭眼睛,至少婆婆没遭太大的罪,她不能陪着周苒哭泣,还好许多的事要安排,周钰等人已经进来。
杨兮示意大家先出去,她要给婆婆换衣服,寿衣一年前婆婆就给自己准备好了,杨兮在柜子里还找到了一套男装,在上面发现了公爹的名字。
从衣服到鞋子都绣了公爹的名字。
杨兮泪水滚落,娘从没有停止过思念公爹,耿蓼过来帮忙也注意到了,捂着嘴默默流泪。
叶氏走了,钟家除了孩子都来了,还去给钟谨送了信。
俞家也来了,这些是离的近的,随后吴家等都来了。
因为周家的确庇护上河村,又多次为周家干活,村子里也来了不少人帮忙。
今日学堂休沐了,周家挂起了一片白。
杨三回去快速洗澡换了一身衣服,然后跟在杨兮身边帮忙。
杨兮其实不需要帮忙,她处理过公公的丧事,虽然下人没以前多,却有吴山等人帮忙。
周家在上河村没有墓地,周钰跟着柳里正的儿子去选地方了。
子恒代替周钰烧纸。
大家都能理解,墓地很重要,都挺唏嘘叶氏会突然离世。
县里不仅钟谨来了,还有苏家人也来了,苏大公子亲自到的,这时周钰已经回来,跪着烧纸。
周钰两口子感觉被割裂一样,一边伤心难过,一边却格外清醒。
钟谨上香后,关心周钰,“你可还好?”
周钰鼻音很重,“娘要离开的时候,我很不好,现在好了许多。”
他没有起死回生的能力,只能希望娘和爹能团聚,这也是娘亲的心愿。
钟谨叹气走到爹娘身边,对着爹道:“太突然了。”
钟衍摇头,“并不突然,你叶伯母身体一会不好。”
钟谨看着人来人往的院子,“来人不少。”
钟衍点头,“你去外面帮忙。”
钟谨,“好。”
周家从白天忙到了晚上,守灵的时候,没有人离开,最后周钰让杨三回去休息,他拼命干路回来,又帮着忙了一天,这份心意他很感动。
第二百七十一章 投奔
叶氏的丧事办的很风光,县里听到消息的都来祭拜过,墓地很多人帮忙修缮,叶氏被安葬了。
送丧的当日,周钰身边跟着子恒和周霖,许多人参与了送葬。
葬礼结束后,学堂并没有继续放假, 学堂重新开课。
周家处处有叶氏的影子,周钰两口子本该搬到主院,可两口子住惯了东院,不想搬到主院去住,最后依旧是周苒几个姑娘住在主院。
周钰两口子,周钰去学堂, 杨兮则留在家里,处理剩下的事情。
早饭后,除了杨三留下,其他人都去学堂了,杨三小心的看着姐姐,“姐,你和姐夫还好吗?”
杨兮释然一笑,“娘刚去世的时候不好,现在入土为安,我们好多了。”
他们已经接受了婆婆去世,正在慢慢的调整心态。
杨三见姐姐没说谎,松了口气,“那就好。”
这些日子姐夫一直面无表情的,他挺害怕的。
杨兮手边是登记的名册,现在李氏还没来,她看向杨三, “最近家里忙, 我们也没关心你, 你此行可顺利?”
杨三, “此行顺利, 因为早有准备,只有十几人受伤,并没有死亡。”
马老爷子的蒙汗药太好用了,还有弩箭这一利器。
杨兮,“现在粮食够了吗?”
杨三后背弯了弯,“今年的够了,哎,有多少粮食我都不嫌多。”
杨三不想和姐姐过多谈论和寇控制的岛屿,太脏了,他为了怀孕的妇人没少头疼,“和寇百姓的日子,不管是太平还是战乱,日子都难过。”
杨兮心里清楚,日子过的好,就不会背井离乡,见杨三不愿意多谈,她也就不问了。
杨三呼出一口气,“姐, 我去县里一趟。”
“嗯。”
杨三刚走,李氏就来了, “先生, 您找我?”
杨兮点头,“我还有事要办,所以请嫂子带孙柳挨家送回礼,这里是来祭拜的村民名单。”
这些日子家里每日吃饭的人多,菜和鸡等都是上河村村民送的,给银钱都不要,她就让莫陆记下了人名。
李氏看着厚厚的名册,心里高兴,“看来村子的住户基本都来了。”
杨兮翻看过,的确都来了,“麻烦嫂子了。”
李氏保证道:“先生放心,我一定办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