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名师(35)
杨兮,“......”
杨三继续道:“我和嫂子同姓,要不嫂子认我当弟弟,我日后叫嫂子姐,大哥变姐夫。”
杨兮呵呵一声,“你打算的挺好。”
杨三笑眯眯的,“择日不如撞日,今天就认亲?”
杨兮揉了揉额头,有这么个能折腾的弟弟,她能少活十几年,“不,我觉得现在挺好。”
杨三不死心,“我成了嫂子弟弟,日后就是娘家人,你和大哥吵架,我能帮嫂子!”
他早就有想法了,他叫周钰哥却不同姓,哪怕融入周家,他总觉得差了些,认嫂子当姐就不同了,他就是周钰的小舅子,日后想怎么请教就怎么请教,特别的心安理得!
杨兮看向回来的周钰,笑眯眯的,“我和你哥,你向着我?”
杨三拍胸脯,“必须是姐啊!”
“呵呵。”
杨三,“!!”
他的运气怎么这么差?
杨兮已经笑的不行,杨三想哭了,“哥,你走路怎么不出个声!”
周钰就知道这小子不老实,“怪我?”
杨三,“怪我,怪我。”
周钰进来坐下,“门口在哪里知道吗?”
杨三,“......”
让他赶紧滚呗,他也尴尬,麻溜的滚了!
周钰等杨三出去,对着媳妇道:“他的提议不错。”
“我以为你不同意呢!”
周钰,“他和你同姓也算是缘分,日后有人询问户籍,能免除许多的麻烦。”
“这小子眼睛毒着呢,他猜到改良的雪橇出自我手,还想让我帮着设计弓。”
周钰低骂一声,“美的他。”
杨兮问,“你与弟和妹妹说好了?”
“嗯。”
周钰刚想说伙食费,周小弟跑进来,“哥,里正找你。”
.
第五十三章 教书
里正进来,周钰示意小弟去端糖水,里正余光直瞧杨兮,显然不适应女子坐着不动,男子去端茶倒水。
杨兮发现了,坐着不准备离开。
周小弟一点都没有觉得不对,已经习惯什么事都不避开嫂子。
周钰问,“村子找到合适的宅子了?”
里正收回眼神,“嗯,昨晚就收拾出来了,先生可要亲自去看看?”
周钰摇头,“不用了,您说宅子在哪里,明日直接过去。”
里正还怕周先生昨日忽悠他,现在心里踏实了,“明日我让家中小孙子来接先生。”
周钰想了想,“也好。”
顿了下介绍道:“这位是我娘子,我们青梅竹马长大,我爹将我娘子当儿子养大的,娘子的学识不比我差。”
里正瞪大眼睛,心里暗道乖乖,昨日他见识了周先生出口成章,收起了对女子的轻视,“是老夫见识少了。”
周钰笑着,“我昨日给您老看的雪橇图就是我娘子改进的。”
里正竖起了大拇指,“娘子大才。”
杨兮挑眉猜测周钰想干什么。
里正不再因周先生娘子留下皱眉头,有学问又有本事,都是值得尊敬的。
里正收敛心神,目前重要的是束脩,“先生愿意教导村里孩子是孩子的幸运,只是束脩不知道先生如何收取?”
周钰道:“我们在齐家村休养,休养好就会离开,束脩就按日收取,每日上下午各一个时辰,一个孩子两日一个鸡蛋。”
里正心里飞快的计算着,冬日一个鸡蛋两文钱,三十日才十五个鸡蛋三十文钱,四个月一百二十文。
县里的私塾一年束脩一两半,要是周先生留在齐家村一年,孩子们学一年用不上半两银子。
而且拿鸡蛋不是直接给铜钱,村民也舍得一些,日后孩子们出息走出村子,能让村子多些人脉。
里正想的美,现实周先生休养好就会离开,里正心里难受了,忍不住开口,“先生。”
周钰淡笑,“您老喝茶。”
里正脱口的话又咽了回去,心里遗憾啊,“先生仁善,老夫代孩子们谢过先生。”
周钰道,“那就说好了。”
里正站起身,“老夫就先回去了。”
杨兮等里正离开,“你教村里孩子们读书?昨晚你竟然什么都没说!”
周钰点头,“我想给你惊喜啊,边休养边教孩子读书明智,免得不知外面世界愚昧无知。”
杨兮心里有猜测,“我也跟着一起教孩子?”
周钰笑着,“我上午教孩子们识字,下午你教他们算数。”
杨兮跟着笑了,“好。”
杨兮两口子教村里孩子读书识字,经过周小弟的嘴,吴家和闫炳都知道了。
李氏坐在杨兮身边,以前敢拉杨兮的手,现在都不敢了,“弟妹真要教孩子读书?”
杨兮点头,“是,嫂子的孙子孙女跟着一起学。”
李氏顺嘴道:“小风去,小丫就不去了。”
小风是吴家大房活下来的儿子,今年四岁了,小丫是二房活下来的姑娘,小姑娘也四岁。
两个孩子,杨兮更喜欢小丫,小丫很聪明,很会说话嘴巴特别的甜,只要过来玩就杨奶奶长杨奶奶短的。
杨兮道:“嫂子,这世道本就艰难,对女子尤为苛刻了,女子自身有底气才能更好的在乱世活着,嫂子看看我,觉得我的话可对?”
李氏想说女孩子不用读书,看着杨氏这话怎么都说不出口,当家的说杨氏很聪明也有本事,让她敬着杨氏。
吴山听了直接拍板,“小丫也去。”
他已经深刻认识到,乱世中有本事的人才能活的更好,自家有现在的日子全靠周家,没有周家,他们一大家子依旧是难民,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周钰这时道:“还有一件喜事,杨三和我娘子同姓,日后就是我娘子的弟弟,等给我爹过了七七正式认亲。”
周小弟,“??”
他明明一整日都在家,他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杨三被惊喜砸到了,咧着嘴,“姐夫,到时候酒席交给我置办。”
周小弟,“......”
这一声姐夫比当初喊哥都洪亮!
吴山没惊讶,杨三费尽心思想融入周家,现在石头落地的感觉,“恭喜。”
晚饭后,周小弟看着妹子和娘分绣线,脸越来越苦,“哥,我也去教书好不好?”
周钰,“两日一个鸡蛋?”
周小弟沉默了,他想了一天也没想出赚钱的办法,“哥,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考秀才别想了,日后都要隐姓埋名过日子,琴棋书画,琴他只会听,字还算可以,画是一点天赋都没有,当初爹还不信邪,最后气走了两位先生终于放弃了。
周小弟有些委屈,为啥哥那么像爹,爹和哥琴棋书画都不错,只有他没天赋。
周钰道:“两日后是庙会,你可去庙帮着写书信。”
周小弟没摆过摊,有些不好意思,对上大哥的眼睛,忍不住直了后背,“我去帮人写书信。”
周钰点头,“嗯。”
高县因地理位置,走出大山的人不多,这也就造成读书人不多,求人写信读信难,写书信还是能赚些银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