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好男人[快穿](187)
连宋富贵都不知道该怎么拒绝侄子的这份用心了。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在宋辰的三言两语中,九文十文这个“误会”在两个家庭里埋下的小小罅隙,也被轻易消弭。
回去的时候,大房的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意。
孩子们是因为吃到了这辈子吃过最好吃的美食,大人们也想着美食,但更多想着的还是挣银子的事情。
特别是几个儿媳妇,婆婆可以用低于十文的价格收到粉条,她们同样也可以啊,现在是红薯收获的季节,她们的娘家同样收回来很多红薯,到时候完全可以回一趟娘家,鼓动娘家人也多做一点粉条,到时候,她们用九文、八文半的价格收回来,报备给婆婆的时候就用更高的价格,一倒手,还能截留一点私房钱。
为了自己的小家庭,几个小棉袄都黑化了。
******
宋辰一直将人送到家门口外十几二十米远的地方,见到人走远了,这才慢慢往回走。
他之所以提出让大伯母一家帮忙收红薯粉条当然有自己的用意。
一来确实是因为自己家口碑差,别人未必会因为他的一句话,就费劲心思做粉条,二来嘛,今天人多口杂,他们家实际出十文钱一斤收粉条的事情,早晚会传出去。
其实这种赚差价的行为很正常,每年村子里都有粮铺的人来收粮食,谁不知道粮铺卖的价格比他们来收粮的价格更高呢。
但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同一个村子里,即便明白这个道理,大家的心里总会觉得不是滋味。
大伯家有威望,再加上宋辰也放话了,说之所以愿意十文一斤从他大伯手里收粉条,是感念大伯一家往日对他们家的帮衬,别人直接卖给他,未必能卖到十文一斤的价格,因此村里人的这点小心思也不会过多影响大伯一家的声誉。
只是人心无法控制,每卖出一斤红薯粉条,大家就会不由自主想到宋老二家的大方和大房的精明。
大伯祭天,法力无边。
他们家挽回一点口碑,大伯家背地里挨点抱怨,但好歹真金白银挣到了。
宋辰觉得,自己现在真的是越来越会替人考虑了,不愧是人品十点的他。
*****
一大早,吃完早饭,欢呼着要跑出去找小伙伴玩耍的宋多金就被他爹逮住了。
“多金啊,你现在已经四岁了,已经是个大孩子了,爹有个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交给我们家第三个小男子汉。”
宋辰蹲下身,表情严肃郑重,宋多金懵懵懂懂的,却也觉得他爹好像在说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大事,赶紧绷住圆乎乎的小脸,同样郑重地点了点头。
“以前咱们家负责去书塾念书的人是我,但现在爹忙着给家里挣钱,念书的任务就交给你了,你要刻苦学习,早日考取功名,成为咱们这个家未来的靠山。”
有些话,宋多金还听不太懂,他只知道,作为这个家唯三的男人之一,他很重要,将来爷爷奶奶,爹娘妹妹,全都得靠他。
小小的身子担负起大大的压力,可面对爹爹充满信任的眼神,小男子汉心中豪情万丈。
“念书!当秀才。”
他拍了拍自己的小胸脯,知道他爹念书就是为了考秀才,只是一直都没考上。
天真的宋多金哪里知道,他爹对他的要求,从来都不是考个秀才那么简单的事。
上了贼船的多金安慰完昨天说好要一起去玩过家家的妹妹,撸了一把睡得四脚朝天露出软乎乎白肚皮的老虎。
然后背上他爹以前用过的小布包,里面装着同样是他爹用过的启蒙书本和一些笔墨纸砚,仰着脑袋,挺着圆鼓鼓的肚子,牵着他爹的手大摇大摆朝村子里的私塾走去。
快到书塾的时候,迎面走来一个老妪和一个粉雕玉琢,看上去和宋多金差不多大的小女孩。
宋辰微眯着眼,看着对面的来人。
故事里还没长大的女主角陌霜雪,边上是她们娘俩搬来时带着的仆役,旁人称呼一声陈婆子。
村里人只知道这家刚搬来的寡妇夫家姓陌,娘家姓顾,对外只称陌顾氏,因为寡妇的身份,鲜少走出院子,至于她来时身边跟着的女儿,只听陈婆子唤过几声元娘。
一般来说,元娘应该是家里最长的女儿。
但原身的记忆里清晰记录着一幕画面。
来接人的那支队伍,对陌霜雪的称呼是二小姐。
宋辰心里呵呵笑了一声,拉着儿子,和她们擦肩而过。
第72章 极品一家人(十三) 二更
私塾的老秀才和宋辰也是老熟人了, 从未有一个学生像原身一样,在私塾里一待就是十几年。
所以多金的入学十分顺利,老秀才看着四岁就启蒙的多金, 只担心他的入学时间比他爹更早, 会不会打破他爹创下的最长启蒙生的记录。
不过既然已经准备送儿子去念书,似乎也该给孩子取个好听点的名字了,以前给孩子取名的时候,一大家子都没有多想,只觉得小孩子的名字寓意好就行了,男孩叫多金,将来金玉满堂, 女孩叫多宝,将来有用不完的金银珠宝, 也可以寓意将来被很多人如珠如宝的宠着。
乡下地方,这样的名字已经很体面了,可既然准备走科举之道, 多金这个名字就显得不合时宜了, 毕竟读书人,总该如同清风高洁, 不喜金银俗物才对。
故事中, 多金和多宝最后改名为朱文和朱舞,难道现在要改名为宋文和宋舞?
宋辰正思考着从私塾离开的时候, 又撞见了带着薄薄的面纱, 从隔壁屋子里出来的陌顾氏。
作为一个名义上的寡妇, 顾清鸳极少出门, 平日里也不爱和村里人交流, 家里需要采买或者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 更多由陈婆子这个仆妇出来与人接洽。
大丰村没有穷到吃不起饭的人家,但也没有一户富户。
像村长宋富贵家这样,撇去孩子多这一点,拥有二十多亩地,家中有牛,有数十间砖瓦房,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存在了,男人耕种,女人操持内务,压根不会买个仆役回来伺候。
因此带着陈婆子出现在大丰村的寡妇娘俩,着实引起过村里人一阵讨论。
陌顾氏在大丰村住下,她的户籍、路引宋富贵全都查阅过并登记在大丰村的账籍上,既然宋富贵能让她在这儿住下,说明她的来历没有问题,确实是丧夫带一女的寡妇,而不是什么奔逃出来的花楼娘子或是谁家犯了错被撵出来的小妾丫鬟,除非她身后的人能帮她掩盖身份,制造以假乱真的户籍证明。
这类人对于大丰村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太遥远,他们大多相信陈婆子说的话,觉得这是一对失了夫婿父亲的可怜母女,被夫家赶了出来,她寡妇失业,回娘家又被嫂子不喜,干脆找一个偏远清净的地方抚养女儿长大。
因为小寡妇也曾是京都小户人家的娇小姐,出嫁的时候有一份不错的嫁妆,现在还略有薄产,所以才有钱买一个婆子照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