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后宫复仇记(3)+番外

作者:小宴 阅读记录

二月十七,“宁蘅”出殡。岳峥颁下圣旨,追封宁蘅为纯嘉长公主,葬入皇陵,陵寝便挨着庄顺皇后。

宁蘅突然觉得好笑,岳峥不会不知道,庄顺皇后虽抚养自己十余载,却始终并不喜欢自己,倒是温文尔雅的姐姐,被庄顺皇后视若己出。庄顺皇后薨逝的那一日,姐姐伏在坤宁宫哭了许久,可自己,不过是眼圈红了红而已。

她自始至终都是个生性凉薄的人,别人待她几分好,她才会还人家几分好。

相应的,若有人欺她毫厘,宁蘅也会毫不犹豫的反击。

“阿蕙!”宁蘅听见宋氏在唤她,缓缓收回落在佛龛上的目光,转身向后望去。

因知道今日是她自己出殡,宁蘅心里一阵不安,所幸冷宫中还有一间供了佛的偏殿,宁蘅一早就跪到了这里,喃喃念咒。

上一世她不信鬼神,这一次重生却由不得她不信。

宁蘅顺着大开的门扇向外望去,久违的艳阳不留情面的投入殿中。佛殿地案上有了时日的浮尘一下子显得多了起来,宁蘅不适地举手遮光。

她听到门外有一声低咳,宁蘅只觉自己的呼吸都被人卡住了。

是岳峥。

宋氏跪在门边儿上,又唤了一次“阿蕙”,宁蘅终于回神,从蒲团上站起身来,走到了岳峥的面前,“皇上。”

宁蘅见过几次姐姐向岳峥行礼,但那时他二人情投意合,宁蕙没有跪下身去,便已经被岳峥扶住,宁蕙多是羞红着脸,怯怯地唤一声“峥郎”。

可时过境迁,宁蘅不知道岳峥的心里是否还留着姐姐的位置,当初姐姐被贬入冷宫,顶的可是觊觎后位,毒死嫡子的罪名。可笑,岳峥竟然信了。

如今的宁蘅,是顶着姐姐的废妃之身面见岳峥,宁蘅只敢讷讷地唤一声“皇上”,却不知要如何自称,更不知该行什么样的礼。

好在岳峥仿佛浑然不在意。

“朕来接你,去见阿蘅的最后一面。”岳峥声音平和,并无皇后流产当日的震怒,却也不见“宁蘅”之死给他带来的哀恸。

宁蘅……不,是宁蕙,她逼着自己成为姐姐,温柔娴雅,落落大方。宁蕙弯下膝,跪在了岳峥面前,“多谢皇上。”

因为身居冷宫,宁蕙镇日三餐不全,膳食不佳,本就纤苗的她消瘦了不知多少,初入冷宫所穿的袄裙显得格外宽肥,在她俯身叩首的时候,岳峥能看到宁蕙背脊突出来的一道长骨。

岳峥有些意外,他情难自禁地弯下身,扶起了宁蕙。“朕知道阿蘅去了,你心里难过,但你要振作起来,别让她再担心你。”

认识她们姐妹的都知道,宁蘅有多依赖多在乎这个姐姐,说是相依为命,没有半分的夸张。

宁蕙微微颔首,声音一如往昔清冽,“多谢皇上关怀。”

只是疏远了许多。

岳峥知道她在怪自己,可他没有办法,康氏是他的皇后,康氏背后的势力,是大魏最举足轻重的世家。便是他的父皇,倘使没有了康氏的帮助,也绝无可能推翻前朝,建立大魏。

康氏,既是他需要感激涕零的功臣,又是他不得不百般防备的世家外戚。

“立夏,去给你们姑娘取一件斗篷来。”岳峥习惯性地吩咐着,“身子刚好,别再着了凉。”

宁蕙有几分意外,“皇上……”

岳峥见宁蕙有所动容,低喟一声,他伸手接过立夏奉上的斗篷,亲自替宁蕙搭在肩上,“朕知道是康氏,但朕没有办法……母后去了,朕答应过她要好好待子娴。”

是了,庄顺皇后再喜欢姐姐,也比不过她的嫡亲侄女,若不然,今日母仪天下的便早该是姐姐了。

宁蕙抑仄住心里愤愤不平的起伏,按住了岳峥替她打着结扣的手,“阿蕙不怪皇后娘娘,是阿蕙做错事在先。”

岳峥还能这样待自己,便说明他对姐姐的心意至少未变。宁蕙知道,其实只要姐姐一开始就认了错,岳峥决不会将她贬入冷宫。皇后流产那一天,岳峥龙颜大怒,沈月棠将证据一桩桩一条条摆在岳峥面前,为了证明是姐姐谋害龙裔。宁蕙从没见过那么倔强的姐姐,好像是被她附了身一般,死不认错。岳峥一怒之下,将姐姐废为庶人,打入冷宫。

其实,沈月棠诬陷姐姐那么多次,岳峥都力排众议,护得姐姐周全,这一次,只要姐姐先认了错,哄得岳峥熄了火,日后再慢慢解释,便不会落得今日的下场了。

可偏偏姐姐不懂,她最大的武器就是以柔克刚。

现在的宁蕙,再也不想住在这个难见天日的冷宫,她要出去,将那些伤害姐姐的人一个个送进地狱,沈月棠,康子娴……她一个都不会放过。

岳峥没料到在这个时候宁蕙会突然服软,他的动作一滞,然后渐渐收回停在宁蕙领间的手,“你知错?”

“是……”宁蕙仍然低垂手,岳峥顺着她纤弱的颈间,能看到宁蕙益发突出的锁骨——她真的瘦了太多。“是我的错,若不然,阿蘅也不会……”

宁蕙声音突然哽住,一滴泪无声无息的落下。岳峥果然心软了,他展开双臂,将宁蕙纳入怀中。“别哭了,阿蘅已经走了,你还有朕。”

“峥郎……”

作者有话要说:称呼固定下来了哦。现在的宁蕙就是宁蘅了(好绕),提起真·宁蕙时我会用姐姐来称呼的。

丫鬟的名字【小满】【立夏】什么的全是来自二十四节气-v-

不要嫌我懒QAQ,用节气做名字就是很美的对不对!

晚上7点还有一更哟!大家不要错过。

看文要坚持看三章嘛T T【打滚】快来收藏人家!

3、妥协 [大修]

这是宁蘅第一次投入岳峥的怀抱,他双臂极有力,宁蘅能感受到背脊上微微的压迫感,她从来没想过,有朝一日可以这样被岳峥拥着,她更没想到,峥郎这两个字,可以被她唤出口。

这些本都是属于姐姐的东西,现在,全归她了。

宁蘅突然想起她闭眼前姐姐说的最后一句话,“他以为,那首《绸缪》是我唱的。”

原来都是因果轮回。

那一日,岳峥拥着宁蘅,一直将棺椁送出了玄武门。这是宁蘅三个月以来第一次踏出冷宫,大魏宫城里的雪已经化得了无痕迹,御花园一片绿萼梅开得正好,返途的时候,岳峥信手折了一支给宁蘅。“朕记得你幼时最爱梅花。”

宁蘅闻言,伸手去接梅花的动作不由僵在了半空。

爱梅的从不是姐姐,而是宁蘅她自己。

宁蕙最喜欢的一向兰花,她名字里有一个蕙字,因而对蕙兰格外偏爱。

倒是宁蘅,在一次替庄顺皇后给岳峥送糕点的时候,她无意看到了岳峥的书桌上,摆着他墨迹未干的诗联——“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自那以后,宁蘅便常念叨喜爱梅花,一逢冬春交际之时,便领着宫人到御花园裁剪花枝,养于瓶中。就连她送给姐姐的绣帕上,也渐渐开始,以梅为主。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