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穿越无剩女(春不语)(3)+番外
孙毓慎被妹妹说得尴尬,往日里无法无天的劲儿收敛了许多,只点了点头。静嘉实在可怜这个被家暴的孩子,朝他招了招手:“你也过来坐,干嘛站着,让我看看你胳膊。”
毓慎哼了一声儿,大概是觉得面子上挂不住,抱臂不动,“你一个女孩子家家,看我们男人的胳膊算什么。”
静嘉噗哧一笑,在她的概念里,十三岁顶多是个风骚小骚年,离男人还差得远。她不羞不恼,只将一双眼眯得弯了。毓慎看来,那就是一只不怀好意的猫,忌惮地往后退了退。
“不过是个胳膊,你个男人还怕我女孩子家家看?”静嘉把毓慎的口气学了十足,拿出激将法来。毓慎不中招,也不领情,小大人一样叱责:“你娘都怎么教你的?不知廉耻。”
不知廉耻这四个字在古代算是很重的斥骂,连毓瑾听了都觉得不好受,低声叫了句哥哥,毓慎后知后觉,进退两难。
静嘉的好脾气一瞬间被毓慎骂光,“你说话怎么这么难听?”
“还不是你非要看我胳膊?”
“那我不是关心你吗!?”
静嘉自认为是个成年人,待毓慎不过是个调皮捣蛋的顽童,平时他闹的过火,爱搭不理也就算了,只是耐不住他有时候说话一句比一句难听,简直就是个毫无教养的刺儿头。
两人正赌气对视,姚黄已经端了茶点进来,瞧着剑拔弩张的架势,便猜到两位小主子又开始拌嘴。孙家是常客,孙家的小少爷和自家小姐也熟得可称青梅竹马。往常吵几句,走之前就又能和好,因此很不以为然。姚黄行了礼,放下东西,便掩门而退。
毓慎自知理亏,却舍不下脸面道歉,只僵在原地站着。静嘉腻烦得不行,权当他是空气,转过头笑呵呵地招呼毓瑾来吃点心。
毓瑾算是个小人精,目光在两人之间徘徊不定,既觉得哥哥说话难听惹急了小伙伴,又知道自家哥哥没那么容易服软,索性不管哥哥,与静嘉一面吃,一面说着别的事。
毓慎站了一会儿,见妹妹和静嘉相谈甚欢,也不理他,瞬间不爽,转身摔门而出。毓瑾这才讷讷地抬头去看静嘉,静嘉摆手:“随你哥哥去,难不成他还能找我娘告状?”
这一点静嘉蛮信任毓慎的,好歹是个有担当的男子汉,出了事儿就告家长,着实为人不齿。何况今日之事,还是毓慎出言不逊在先。
毓瑾见静嘉胸有成竹,便专注地吃点心喝茶,彻底不管亲哥死活。好在静嘉的良心未泯,惦记着起了身,拉着毓瑾出去看看。
静嘉挽着毓瑾,顺着檐下长廊而行,穿过一道月亮门,恰是适才毓瑾说的那片梅林。果不其然,正如静嘉所言,此时蜡梅连个影儿都没有。
但毓慎倒是在。
毓瑾见到哥哥,便松开了一直牵着她的静嘉,轻手轻脚往前走,像是想吓毓慎一下儿,静嘉没有拦她,只是隔着一些距离望向毓慎的背影。
都说男孩子发育晚,个子要到十五六岁才开始猛长,可十三岁的毓慎,看起来已将近五尺高,背影挺拔。这副皮囊,比他本人讨喜多了。静嘉发着呆,突然额前一热,回神来看,是毓慎走到她跟前儿,手按了下儿她的刘海。毓瑾怏怏地跟在哥哥身后,看来是惊吓行动失败。
静嘉收回目光,微仰脖,与眼前少年对望,毓慎的眼沉得像海,此刻虽平静无波,汹涌起来也吓人得很。
一想到刚才自己对这个小屁孩儿发了花痴,静嘉就忍不住脸红。
“你发呆的样子,还挺可爱。”
静嘉正酝酿着开口说点什么,却听毓慎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这、这是被13岁少年……夸了嘛!
静嘉感觉眼前卟噜卟噜地冒了粉红色小泡泡。
毓慎早收回手去“哎,别傻了,你怎么知道蜡梅得名不是因为花期?”
说起来,静嘉已经九年处于清心寡欲的少儿时代,连灰太狼红太郎都捞不着看,此时乍然被人“疑似调戏”了一句,非常失败地仍在恍神。CPU过热的脑机顾不上计较毓慎的态度,只平淡地解释着:“忘了从哪本书上看到过。”
那本书叫百度百科……静嘉隐去后话。
比静嘉好歹大了四岁的毓慎不信,“我也是正经念书上学,怎么我就没看到过?”
“我博闻强识。”
好歹是21世纪双核处理器的脑机,静嘉很快恢复状态,扬扬下巴略示骄傲,得意地丢下一句,转身就走,这回换毓慎愣在原地:呃……难道真是如此?
“哎,静嘉——等等我!”静嘉的小粉丝毓瑾屁颠屁颠追了上来,毓慎也很快地回神,大步流星跟了上来,不依不饶地问:“你从哪本书上看的?”
静嘉瞥了他一眼,总不能说让他上网搜,站住脚,认真道:“毓慎,正因为你正经念书,所以才不知道,难不成孔子孟子还要著书立说来解释梅花起源?恰恰是因为我不正经念书,所以我知道,我读书是为了附庸风雅,装装门面,而你是要考科举作秀才的人。所以!”静嘉一锤定音:“那些杂书,不看也罢!”
“做状元。”
“啥?”
见静嘉一头雾水,毓慎笑得很开心,负手往前走,就是不回头嘿不回头!
毓瑾体察偶像与哥哥的心意,担任了小翻译官的角色:“我哥说,他不是要做秀才,是要做状元。”
静嘉大汗,好在他没追究是什么书,就放过这个自大狂吧。
当三个小孩一齐溜达回宝殿,已经是十分友好和谐。邵氏准备携女儿先行离开,两家人客客气气地告别。毓瑾额外表达了对偶像的依依不舍之情,并发出了上门做客的邀请。
姚黄立在静嘉后头,一脸得意之色:我就说,小屁孩,床头吵床尾和——诶?哪里不对?
3危机
一路颠簸,终于回了倪府,照例静嘉是要先陪母亲回父母所居的德安斋,但她这会儿被晕车害得脸色苍白,邵氏心疼不已。一面打发身边的一等大丫鬟云萱去请郎中,一面亲自陪着女儿回了“明月引”。
倪家这三个女儿都住在德安斋西面的宜宁院中,东西两侧厢房,各占一间。女孩儿们商定好,皆取词牌名题作匾额,以示区分。静嘉选的是“明月引”,静娴静雅则分别是“如梦令”和“玉堂春”。
而院中正厅,由三姐妹一起商量,定为“水龙吟”,平常会有先生在这里教授女四书。
邵氏早定了今日去进香,便停了学,这会儿静娴静雅各找各妈,并不在自己闺房中。
静嘉头又晕又疼,更糟糕的是,她适才在岫云寺吃的两块点心正在肚子里翻腾个不停,害的她十分想吐。顾不上什么淑女之姿,直接歪倒在了床上。
邵氏站在床边,有条不紊地吩咐静嘉的几个丫鬟:姚黄铺床,让主子睡的安稳点;魏紫去绞块儿热帕子来,给主子擦擦脸;雪桂赶紧倒杯温水,压压吐;绿玉去看看郎中来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