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紫衣绝(48)

作者:如鱼饮水 阅读记录

重重纱帐后面,有人道:“把这男人抬到我这儿来。”

那声音不高不低,音色极美,声调圆润,让人忍不住想多听几遍。杏娘引琼琚到花厅等候,送上大盘点心。琼琚心里惦记着凤岐,连一点胃口都没有了。

凤岐闻到一股熟悉的花香,醒过来时,正躺在一把躺椅上。他没想到自己竟能疼到失去意识,着实震惊了一下。

他辨认出这花香是梅花的气息时,也看到了对面静静坐着的女子。

那女子个子高挑,盘腿坐在椅上,随便披了件玄色缂丝外袍,一头水墨般的长发随意散在身后。

女子就着细柄烟杆的白玉嘴儿吸了一口,缓缓吐出一缕白烟,懒散笑道:“国师大人,您倒在我家门口,让我好生为难。”

那女子坐没坐相,一脸痞气,容貌也并不怎么出类拔萃,却偏偏让人觉得艳丽逼人。尤其那右边眼角斜飞入鬓的的红梅刺青,更是勾魂夺魄。

凤岐此刻仍是虚弱,白着张脸微笑道:“要是能多走一步,也不敢在你门前倒下。”

杜姬又对着白玉烟嘴吞吐了一番,拿眼睐着凤岐,“这是十年不见了,连凤岐大人也老了不少,好像也没有过去那么盛气凌人了。”

“不过狐狸越老越狡猾。”她又笑道。

“总想见您一面,择日不如撞日,有你昏倒这由头,也免得别人怀疑。”杜姬放下烟杆子说道,“韩要和魏谋家的两个小子如今已争得不可开交,我当年欠你的那个人情,可以还清了么?”

凤岐靠在躺椅上,拱了拱手:“多谢相助。”

“只是还人情罢了,对您的作风,我一向不敢苟同。”杜姬懒洋洋地说,上下打量他的一头银发,“听说了审判庆侯那天的事,觉得那事做的,都有些不像您了。”

“人有时会做些出乎理智的事,人就是这样子。”凤岐也不多解释,随意地说。

“那个小丫头片子,是赵图大夫的闺女吧。”杜姬道,“听说她得了病,浑身都烂了。能治成现在这副好模样,国师费了不少心血吧?”

“赵大夫必定对您感恩戴德,您这是要拉拢他么?”

“我只是救人罢了。”凤岐温言道。

琼琚等了许久,已坐立不安之时,凤岐终于出现在花厅。她舒了口气,飞快地奔向他,一头扑进他怀中。

“没事,没事。”凤岐柔声安慰道。

琼琚抿着嘴又差点哭出来,“凤岐大人,我们回家吧,我想回家……”

杜姬推开窗子,风拂乱了她水墨般的发丝。目送着那二人背影远去,她叹道:“这小丫头倒霉得很,欠谁人情,也不该欠凤岐国师的。”

“欠了这男人,怎么还得起。”

作者有话要说:急诊11天终于上到第7天了~~~简直撑不住了……

这是熬夜码字的成果~~放心之后更的就会快了

☆、第三十章

凤岐回了赵府,前脚刚进,后脚天子的使臣便到了。原来冬至将至,王请国师回京商议大典事宜。

谢戟道:“师父身体恁地虚弱,还是休养几日再走。”

凤岐拥着被,解释道:“陛下的事要紧,琼琚既已痊愈,明日你我便启程吧。拖到天更冷了,这毒还怕再发。”

翌日,国师与赵图、琼琚告别。赵图感恩戴德,带着琼琚送凤岐出了邯郸城外数里,才回转归城。一路行程不表,待回镐京之时,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凤岐坐在马车中,听见街头闹市的熙攘,便令车停下,拄着杖下了车。

深蓝色的夜幕,嘒彼小星,三五在东。酒肆桥头灯火通明,人头攒动。凤岐深深吸了口气,干燥微冷的冬夜空气里漂浮着烤红薯和炸面筋的香气,让人生出犹如重返人世一般的亲切。寂寞得久了,就想多看见些人,即便不认识他们,只看着他们快乐忙碌的样子,心里也觉得暖和。

谢戟望着他的背影,只觉此人无论和多少人在一起,都始终孤独。或许是因为站的太高,高处不胜寒吧。

凤岐并未停留太久,便催车直接去了王宫。他一路劳顿,身子已是倦极了,接过谢戟递来的轻裘披上,便让他先到京中行馆安顿歇息。

宫中他自然熟悉,被寺人引着,进了未央宫。

留深手边堆着一叠奏章,见凤岐来了,不禁舒然一笑,走下阶拉来两个蒲团与他同坐。婢子端上茶来,凤岐趁热啜饮了一口,才觉得一路冻得冰凉的指尖慢慢涌窜上暖意。

“以为国师还要过几日才回来呢。”留深一边命人将暖炉弄旺,一边道。

凤岐稍稍放松了肩膀,姿态写意地坐在蒲团上饮茶,微微笑道:“冬至阳气起,君道长,历年祭典是大事,微臣不敢耽搁。”

“这次的冬祭是我登基以来的首次大典,列国诸侯都将来朝见,若是太俭恐诸侯欺我,若是太奢却又恐如先王那般遭人诟病。与春官也做了些商量,”留深取了一份奏章递给凤岐,“请国师再过目。”

凤岐放下茶杯,捧起奏章。细细看完,他道:“春官申大人熟谙周礼,这一番布置已是很妥帖了。”

留深迟疑了一下,指着一处提醒道:“国师,这祝祷之舞,我看就免了吧。”

凤岐笑了,“五年前我曾在冬至大典上舞过‘云门’一次,如今年纪大了,腿脚确实不那么灵活了。不过正如申大人所说,若是少了这舞,总不是完整的祭礼。”

“还是以国师身体为重,也未必事事都符合古制。”留深道,“总觉得国师这一趟去靖国,回来又瘦了不少。宫中药房里还有不少人参灵芝,我明日着人给你送到探骊宫去。”

“多谢陛下厚爱。”凤岐微微躬身拜道,“祭天舞还是不要省了,文王时我舞过一场,共王时舞过一场,陛下登基后的首次大典,又怎能推辞。何况我这身体,今年不跳,明年更是不成了。”

“国师!”留深听了这话心头一酸。

“陛下心怀社稷,微臣万死不辞,何况区区一舞。”凤岐莞尔一笑,“对了,上次我设计的天枢阵,王师练得如何了?”

“小有成效,冬祭过了,还得请国师亲自指点指点。”

凤岐点点头,“我从越国找来的那两名铸剑师父,陛下以为如何?”

“正想说这事,”留深喜道,“不知国师从何处请来的这二人,简直是奇才!我打算派人接他们的家眷来,让他们在镐京落户。”

“陛下卓识远见,让我佩服。倘若王师荏弱,则无以捍君威。文王时忧于犬戎外患,故倚重诸侯之力抵抗外戎,守卫镐京。而犬戎被赶出贺兰山后,共王却失于诸侯之乱。前代得失都该引以为鉴。

“凡世间之物,都有阴阳两面。王侯将相也是如此。诸侯们既心怀为天子牺牲本国利益的大忠大义;亦怀有趋名逐利为己国打算的自私与贪婪。就像驾车,为君者手握这两根缰绳,引导驾驭得当,便能让车驶向自己想要的方向。”

上一篇: 待他年 下一篇: 登西楼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