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源那边留下来的没几个人,家里面的奴仆都发了银子还了卖身契,有几个老的就留在宅子里面看家,虽然得到的银子不多,但是好歹晚年有个地方住,而且主人离开之后也不用没事早起伺候着了,只要看住这宅子也就成了,倒是不用几个老人家多辛苦,景峰离开前还承诺这几位老人家,日后要是有什么事请,便会给他们料理后事,也不至于原本就无妻无子,死后还没个葬身之地。
景家的家业日后都要转到枫临,出了景辰的事情之后,景家日后可能都不会出仕了,在得到景忠的同意之后,景峰和景学一致决定,子孙们日后从商。
比起漠源,枫临对于商人的限制比较低。
景学把家里面的情况说了之后,景辰便把自己来枫临的这些事情都说了一边,目前容墨住在他的家里面,这件事也是要说的,并且还跟他个说了,这事不能告诉别人,尤其是漠源来的那些人。
景学是个八卦的,点点头表示自己嘴巴牢,之后便问景辰到底怎么回事。
景辰看着他哥这样子,最终还是无奈地说了。
然后便是有关黎管家的事情。
当初黎家的事情也算是闹得满城风雨,无论是黎家的女儿还是儿子,外人对于这两人的评论都是负面的。
一个是搅乱了后宫,害得无数妃嫔流产的恶毒皇后,一个是不知廉耻以男儿身与男人私奔的公子哥儿,在所有人看来,皇上做的决定实在是过于仁慈了。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其中的真相呢。
就像是景辰,若是景辰没有离开皇宫,不日之后,仁泽煊对景辰动手,说他是媚上祸主,以男色勾人的男宠的时候,世人不会看到景辰苦守仁泽煊十年,只会说他身为男儿却甘为男宠,实在是丢脸。
景辰说完之后,景学沉默良久。
“我是想着,若是可以,我们可以帮忙把黎隐救出来,哪怕当初黎隐真的对仁泽麟有情,这两年,仁泽麟王妃也娶了,侍妾也纳了,嫡子庶子据说都有两个了,他也该回来给黎管家尽孝了。”景辰叹了一口气,“别人不知道他姐姐的苦楚,他能不知道吗?”
如今黎茹烟死了,这些年仁泽麟妻子也娶了,侍妾也纳了,身边有人陪了,可是黎管家可就只剩下一个儿子了。
“你想怎么办便怎么办,你现在手头上也有人了不是吗?”景学示意自己不会干涉弟弟的事情,他不禁也有些感叹,当年如果仁泽煊先找景家开刀,哪怕他有着别人没有的智慧,恐怕也救不了景家。
弟弟入宫,黎家遭难,却是让景家躲过了一劫。
如今弟弟想要拉一把黎家,景学自然不会有任何的意见。
“他们的事情你看着办,解决不了的再找哥,现在来说说你和君少谦的事情。”景学说道,“你们是怎么回事?当然,哥没有责备你的意思,只是你知道,你离家不过几个月,这忽然就说要和君少谦在一起了,我们难免给你吓一跳。”
又不是他那儿的闪婚,你倒是给人一点心理准备啊。
“只是觉得和他在一起很舒服。”景辰轻笑道,“不用去揣摩他的喜恶,不用担心他生气之后拂袖走人,好像和他在一起什么都不用担心,他喜欢什么,他在意什么,他不喜欢我做些什么,他会直接告诉我。哥,和他在一起,觉得很平静。”
不是很开心,而是很平静,好像两人之间不会有太大的碰撞,偶尔之间闹闹嘴,倒是让两人之间增添了一抹欢乐。
好像他们之间本该在一起,没有尴尬,没有矛盾,偶尔意见不合,吵吵架,也不用在事后忐忑难安。
所以他对景学说,哥,和他在一起,我觉得很平静。
作者有话要说:雷声还在继续,错字改天改qaq
第49章 我欲于君分桃枝(八)倒v买
宁萱的事情处理完,太后和太上皇没待多少天便离开了。
他们本身为了这个国家操心了大半辈子,这几年,卸下单子,也就轻松很多,宁萱的事情,如果不是因为事关医谷,他们也不会回来。
宁太后对于景辰和君少谦的事情持观望态度。
她既没说支持也没说反对,只是对君少谦说,她想看看他们两个能走多远。
君少谦提了王君的事情,太后表示一切任由君少谦做主,不过要是君少谦下定决心,他们到时候也会回来参宴,定不会让景辰难堪。
说到底,景辰在漠源皇宫生活了十年的事情,还是让太后心里存了个影子。
可是能在当初凰后猖狂的时候保住自己的儿子,太后自然有自己的本事与心眼,此时对于这件事,她自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君少谦自己忽悠不了自己的母亲,自然就会实话实说。
太后对于君少谦的打算只是笑而不语,儿子长大成人,再也不是当年的孩子了,她现在要做的不是干预儿子的决定,只是要在适当的时候提点一下而已。
至于太上皇,他的心思向来难猜,但是太后却是一猜一个准,毕竟他们夫妻多年,他的打算不说出来,但是太后的所做已经是他默许了的。
太后和太上皇离开之后,一切又恢复了平静,景辰没有理由去关心医谷那边的反应,左右两个都是谷主的后代亲人,说到底也不过是家事。
景学倒是赖在景辰这边不走了。
说到底,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家都有难缠的人。
景学和穆闻砚在一起将近五年了,穆闻砚没有妻妾,一门心思都放在景学这边。
枫临这边,虽然人们对断袖的宽容度很高,但是人们对于子嗣依旧不松口,哪怕你的正室是个男人,你也得娶个纳个妾来留下后代,哪怕去母留子,你也得有子。
景学的麻烦始源于穆家,穆闻砚是家中嫡长孙,穆老太爷还健在,甚至精神爽朗,再活个十年八年也不是问题,穆闻砚的父亲有两个弟弟,均有后代,一家老小现在还住在穆府,穆闻砚因为生意的需要经常东奔西走不在住宅,可是穆家并未分家,家里面还是老太爷说的算。
当初穆闻砚要和景学在一起着实是吓到了一竿子的人。
好不容易穆家点头了,日子没过几年,这群人又不安生了。
前段时间景学和穆闻砚去给穆老太爷贺寿,穆家二老爷的妻子李氏就隐晦地想给自家侄女做个媒,让她嫁与穆闻砚为妾室。
李家的出身不算高,但是商贾之家,门槛也不是很高,李氏嫁与穆二老爷多年,在穆府还算说得上话,想着如今穆闻砚与景学在一起,老太爷虽然什么都不说,但是对于嫡长孙没有子嗣还是颇有微词。
哪晓得这话才隐晦提出,第二天景峰的信就到了。
景学一看,事关景辰,他当即坐不住,也不管这糟心事了,立马从枫临赶回陵城,穆闻砚当即追了上去,二太太听闻着消息立刻黑了脸,觉得景学这是甩脸色给她看呢。
景学和穆闻砚忙着景家的事,一忙就是大半年,甚至年都是在陵城过的,这也不算什么,关键是整整十五天的年节,他们除了遣人去穆家送礼之外,根本没空回去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