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作者他是神经病(82)+番外

自从他打定主意要让华夏文化复兴之后,他便极为关注华夏历史研究院的信息动态。

研究院的官网上有各个星球的分区,华夏所属的分区并不在首页分区版面上,想要进去还得特意去搜索,东方慕直接把分区地址收藏了起来,每次进入便会方便很多。

网页的最中心部分是华夏历史研究院这一年来的工作、成就公告,置顶加红字极为显目的一条公告引起了东方慕的兴趣。

这是一条有关华夏远古青铜器研究的进度公告,从夏商传到现在,所能保存的青铜器不算多,却也不算少。

但是要鉴定这些青铜器,专家却遇到了难题。

在古代,华夏曾经出了好几批有关远古青铜器、瓷器的高仿,当时政府打击此团伙的时候打得不彻底,使得很多高仿作品流传于民间,到了现在,虽然人们所能找到青铜器不算多也不算少,但是因为找不到详细资料,便无法准确地判断、研究他们所得到的“古董”究竟来自哪个年代。

毕竟当年很多人的技术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情况。

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料,研究组举步维艰。

这条公告是前几天公告挂出来的,今天这条公告更新了进度,并且还特别注明如果能在五年之内将青铜器的问题解决,也许他们可以将这个项目加入地球申请提高其等级的申请资料之中。

公告上还附带了刚刚交上去的地球申请提高等级的地址。

东方慕点进去之后,仔细地看了起来。

地球诞生的时间十分早,出现生命、智慧人类也是属于早期,近期地球的华夏人与希腊人(因为西方不少国家早已移民外星,到如今便将西方少数的国家归类为希腊国,现如今的地球,只有华夏人与希腊人两个民族)对于科技的贡献让人十分满意,此后的五年内要是保持这样的势头,科技方面便不用担心了。

现在最要紧的便是星球文化方面。

无论是华夏还是希腊,面前都面临文化断代、文化逐渐消失的情况,两族人民都在试图寻回本族文化,不幸的是,希腊文化曾经断代一次,而后到了现在再次面临断代危机,所以他们那边想要将文化修复,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于是眼下希望便寄托在华夏身上了。

东方慕看了看华夏递上去的有关星球文化的资料,比起前两份,这一份实在是少得可怜。

华夏文化绝对不少,但是到了如今,能够找到详细资料的已经不多了。

有不少信息资料十分分散,如果能把这些资料组合起来,绝对事半功倍。

东方慕又返回去看了那个公告,将这些人的工作进度记录下来,然后便去了图书室。

此后的几天,除了上课码字,他基本都在图书室中度过。

半个月后,华夏文化研究院收到了一封邮件。

从青铜文物研究的信息公布出来之后,他们收到众多华夏人的帮助,这些人都在为他们整理资料,有时候很多信息上的资料都能让他们转换一个思路从而研究进度更快。

当然,也有少部分资料使得他们的研究进入了死胡同。

不过,没有哪一份资料,能够像东方慕列举的这般详细。

接收这份邮件的人看着这一长串的资料信息以及列举推荐的重点书籍,都看直了眼睛。

能进入研究院的人必定不简单,东方慕列举的书籍,再坐的没有哪个是没看过的,可是,他们就是不曾将这些信息完全整合起来。

原本看着极为不起眼的一句话,加入另一句话中,就成了一个时间信息,简直不要变化太大。

东方慕这已经不是给对方开启新思路那么简单了,那根本就是将一本书甩到对方面前,翻页告诉对方这这这你们都能拿去参考。

“署名只有一个人……”接收信息的人喃喃自语,语气中带着些许的不可置信。

这样庞大的工作量,是一个人完成的?

不仅仅是指出可参考书籍,甚至将他们原本公布在公告上的表明所遇到的困境给一一讲解了,并且完全有所依据。

这样庞大的工作量……署名只有一个人,而不是一个团队?

“为什么我觉得这一幕十分眼熟……”

接受这份资料的恰好就是当初看了《乐师》之后产生灵感从而完成了一篇学术论文的那个研究员。

此时看着这风格十分相似的资料,他第一时间便想到自己一直在追的那篇文的作者。

可是……

根据“病友”的证实,那个作者真的至少在校生而已,十几岁的孩子,真的能独自一人完成他们整个科学院的人都没能做到的事情吗?

无论如何,得到这份资料如获至宝的研究员马上把这份资料交给了自己的导师,不一会儿,负责研究青铜器的研究员们都拿到了这份信息。

这个研究员也按照导师的吩咐给东方慕回了邮件。

大致是多谢东方慕对于研究活动的参与,他提供的资料十分有用,他们将会在短时间内为东方慕打去一笔答谢费等官方答谢词。

东方慕收到这封邮件之后,随意看了看便关掉了,他累死累活揪着夏子哲给自己打下手才在半个月内赶出了一份让自己较为满意的资料整理稿,只是想为这个研究出一份力而已,并没有想要得到什么。

这个小插曲很快便过去了,东方慕又恢复到了学习、码字、练箏的生活,他的学业正在慢慢跟上进度,偶尔也会去“乐师”的拍摄现场探探班。

经过东方言的提醒,东方慕将自己的小说影视化的事情去找辅导员报备,因为东方慕的小说中涉及大量的华夏古文化元素,哪怕小说剧情需要进行了些许修改,但是终究没有多少偏差。

这样的小说影视化后,便相当于是对着联邦人展示了华夏文化。

辅导员说,电影上映的时候,东方慕的学业档案中便会多出十个学分——这还是一部电影上映的情况。

别人累死累活上课考试也只拿两三个学分,东方慕只凭一部小说影视化便拿了了其他人四五门课的学分总数,实在是让不少不看东方慕小说的同班同学羡慕嫉妒恨。

《乐师》拍摄所花费的时间于选角的雷厉风行产生了反比,几位老先生对于剧组的要求很高,从言行、服装、到言辞的要求都十分苛刻,在东方慕与姚霜的努力下,整个剧本的台词都是偏向古风,别看姚霜接受的是联邦式教育,但是写起远古风格的言辞来完全不陌生。

对于剧本,几位老先生看着自然是满意的,可是剧本完美是一回事,演员能不能将其演绎出来便是另外一回事。

于是,无论是戚离还是唐容,最近的生活都不轻松,往往一个片段拍完,导演还没发话,几位老头子便已经跳了起来,无奈之下,导演只能重拍。

这样的情况发生太多次,不少人对这几位老爷子都有了意见,唯独几个演员、导演与编剧什么话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