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秦深的客栈(215)+番外

村镇与城市不同,许多传统习俗并没有随着城市化而淡化,依然保留着它原来的味道。

比如腊月二十三祭祀灶神。

客栈不做这些,也没有神仙真的敢管客栈的事儿,所以秦深在赶集的时候不会像那些阿姨、妈妈们买灶神像,他对各色的糖果更感兴趣。

领着丢丢和龙龙两个小家伙,秦深开了车到沿湖路这边来赶集,今天是这个集市的最后一天、也是最热闹的一天,明天过后沿湖路将恢复往昔的平静,要想赶上热闹需要再等一年。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丢丢和龙龙跟在秦深的身边,丢丢还前背了一个轻便的双肩包,包的拉链打开着,一只白白胖胖的小白猫脑袋搁在包沿处好奇地往外看,白虎神君也跟着出来凑热闹了。

秦深在网上给他买了一个猫包的,但是白虎神君对此不屑一顾,更喜欢不怎么舒适的双肩包待着。

“爸爸,买些芝麻糖,爹爹喜欢吃。”丢丢是贴心的小宝贝,出来赶集还不忘惦记他忙碌的爹爹。

丢丢和章俟海现在的关系越来越好了,好到让秦深吃味的程度,特别是腊月十六章俟海的公司“尾牙”,年会丢丢跟着章俟海一块儿去了。穿着小西装、打着小领带,头一次在爹爹的指导下打了温莎结,第一次正式以章俟海儿子的身份、章氏继承人的身份出现……许多个第一次让内向害羞的丢丢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性格上有些不同了呢。

还是容易腼腆害羞,但愿意去主动接触新事物、靠近陌生人,不会胆怯地往家长身后缩,真的是很大的改变。

秦深敏感地发现,“尾牙”之后,丢丢和章俟海的关系也有了质的飞跃,这种感觉很玄乎,无法用语言表达,却是个让人喜闻乐见的变化。

前事不再多提,他们今天是来赶集的。集市上买卖的东西很多,小到针头线脑、锅碗瓢盆,大到家用电器、家禽牲畜,包罗万象。秦深他们此刻就站在一个卖各色手工糖果的摊位前,不是奶糖、牛轧糖、水果硬糖之类的糖果,而是用麦芽糖、蔗糖做出来的传统手工糖果。

口味很多,有芝麻片糖、花生糖、关东糖等等。

“老板,称两斤芝麻糖、两斤花生糖、两斤核桃糖,还有一斤的糖渍栗子。”秦深按照家人和自己的喜欢挑选了糖。

仇宝成手艺好,各色糖果他也会做,但是总让大厨忙碌,身为老板的秦深也很过意不去,所以买些现成的大家过年吃。

摊位上有试吃的,秦深给孩子们各拿了一块核桃糖吃,小奶猫“喵喵”叫地讨好了他,琥珀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什锦糖——有好几种坚果搭配在一起做的糖,秦深觉得味道有些杂,于是没有买。

“喵~”,看似稚嫩的小爪子搭在秦深的手上,水汪汪地眼睛不断眨,来嘛来嘛,给他来一块试吃的尝尝。

秦深拗不过,再不给试吃,手指头要被白虎神君吃掉了。从试吃盘内捡了一块个头小的给白虎神君,秦深压着声音威胁他说:“吃多了糖,牙齿烂光,你将成为有史以来头一位掉牙的神君。”

叼着糖的白虎神君僵了小身子,但是嘴巴里的味道真的好好,让他舍不得松口,不管了,先吃为敬。“嗷呜,咔叽咔叽——”一块糖果一口吞,幸福得眯起了眼睛,吃完了意犹未尽地舔舔嘴巴,充满渴望地去看秦深,秦深已经站直了身子,接收不到他的眼神了。

转而去攻克丢丢,软软糯糯的小声音祈求地说:“丢丢,我喜欢什锦糖。”

丢丢给小奶猫顺顺毛,“大白,你昨天还牙疼了,孟伯伯也说,你要是再乱吃东西,那颗牙齿就保不住了。”

“呜呜,不要嘛,我会刷牙的,给我买嘛。”白虎神君探出身子,粉嫩的鼻尖去碰丢丢挺翘圆润的鼻头,两只小爪子捧着丢丢的脸,像是来了个贴面的拥抱,“拜托嘛~~”

为了吃,白虎神君还真是啥都做得出来。

丢丢被小奶猫给萌到了,立场猛烈的摇晃,他动摇了,不过为了小奶猫的牙齿,他提出了一个要求,“以后我给你刷牙,一天两次。”

白虎神君有些犹豫,刷牙齿好痛苦,不过唇齿间什锦糖的留香让他坚定了信念,先弄点儿吃的再说,刷牙的时候可以逃跑,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甜甜地点头,“嗯。”

有了小奶猫的保证,丢丢拉了拉爸爸的胳臂,秦深看他,丢丢说:“爸爸,再买点儿什锦糖。”

一听什锦糖,秦深就去看白虎神君,小奶猫合起了爪子拜拜,他无奈地说:“吃完了要记得漱口,睡觉前要刷牙,刷了牙之后不准再吃东西。”这不是养只“猫”,这跟养了个不省心的熊孩子差不多。

小奶猫配合地点点头,丢丢向爸爸保证,“爸爸,你放心,我会做好监督的。”

“那就好。”不过秦深打心眼里不是很相信白虎神君就是了,转身和称量糖的老板说:“再来一斤的什锦糖。”

秦深买的多,算是个大主顾,老板就给放了一块饴糖当搭头,“不来点儿关东糖,明天请灶王爷,给他沾个糖瓜甜甜嘴。”

“哈哈,我们家不信这个。”

“不信也可以买来尝尝看,很便宜的。”老板热情推荐,还伸手给两个孩子糖瓜试吃,不是特别正宗的关东糖,拉出来的糖空隙很多,咬一口脆脆的,吃着很有趣,还给秦深来了一块。“反正吃着也就个新鲜。”

秦深嚼着糖含含糊糊地说:“那来个半斤。”

“好咧,承蒙惠顾,恭喜发财。”

手上提着一堆东西,出来时间也差不多了,秦深就带着两个孩子往回走,准备回去。回去的时候顺道去爆米花的地方,将提前送去那边已经制作好的米花给带上。

来的时候秦深带着两个孩子先去了这边,将从客栈带出来的大米、玉米、油和糖送来加工,五块钱一响,他们返程回家炒米花、炒米糕和爆玉米花已经做好了。

秦深他们来时,听到有人说。

“好香啊,妈妈我也要吃。”

“是很香,我回家拿米去,丫头你在这边排队。”

还有人说。

“不回家拿了,我们买现成的怎么样?”

“可以啊,难道是老办法爆出来的米花香,闻着就好吃。”

有爆好的人抓了一把米花到嘴巴里,仔细品尝后嘀咕,“为什么感觉人家的香呢,难道是米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客栈出品的稻米是普通的稻米能够比的嘛,一样的稻种因为种植区域的不同,味道有了天差地别,爆出来的米花也格外的好吃。

爆米花的是一对老夫妻,用的那种像是个炮弹一样在火上转的的工具,属于很老式的爆米花机。转的时间差不多了,就会在一个大大的网线袋里打开,“嘭”的一声能够传很远,里面的米花就会在网线袋里炸开,是秦深童年最期待的画面之一。

现在这么做的人少了,只有一些上了年纪的手艺人还在坚持,等丢丢们长大估计就看不见了。

上一篇: 门神传 下一篇: 闻尸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