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皇帝以为他保证后,太后就不会再为难贤妃了,可是太后不知从哪儿听来贤妃有孕了,假如是男孩,就让皇帝立她腹中的孩子为太子。太后深怕自己西去之后,这后宫就没有人能压得住贤妃了,于是不惜借他人之手除去了贤妃。
而这个人很不幸就是唐美人。
楚歌终于明白了太后不喜欢博姬公主的真正原因,归根究底还是因为贤妃。只是为什么太后会选中唐美人,皇帝没说,楚歌觉得大概当时太后急于找一个人,无论是谁,只要能除去贤妃就可以,根本不需要原因。
所以太后对博姬公主这个孙女其实怀有愧疚的,可太后实在太理智了,因此她的愧疚也只有那么一丁点。
“当年朕决定把你许给郑珣,其实也有一点儿私心,朕怪你母亲害死了贤妃,所以把怨气撒到了你的身上,朕知道这是朕自欺欺人而已。太后曾对朕说过,让朕留下郑珣一命,就当是对你的一点补偿。朕想过这个问题,虽然太后要求朕让郑珣继续做你的驸马,说实话,朕其实不太想的,朕宁愿给你换一个驸马。”
楚歌到此才算真的恍然大悟,原来如此,竟然如此。
“假如你不想换驸马也可以,博姬公主就必须从大陈皇室的族谱上永远消失,你想要怎么做?”
楚歌道:“儿臣今生只认定驸马一人,即使抛去公主之位也在所不惜。”皇帝真的会那么轻易就饶过郑珣了?楚歌还是难以置信。
皇帝久久不说话,他讨厌郑珣,其实讨厌的是他身上流着燕朝皇室的血,更深层的一个原因就连太后也是不知道的。这个秘密他会带进坟墓,永远封存。
“既然你选了驸马,那等太后出殡后,朕会寻一个合适的时机宣布你的死讯。”
楚歌忍着膝盖的痛给皇帝深深拜了下去。
皇帝摩挲着手心里的一块玉佩,上面的两个字是他亲手刻上去的,夏莹,贤妃的闺名。
钟姑姑来到陇西侯府时,闻人禹正和两名舞姬喝得烂醉如泥。
闻人禹看见钟姑姑的时候,神智还是很不清楚的,他随口问了一句:“今日怎么只有钟姑姑一人,太后是嫌禹太碍眼了,所以不来了吗?”
钟姑姑说道:“太后已经去了。”
闻人禹手中的酒杯应声落地,咕噜滚到了钟姑姑脚下。
钟姑姑微微一笑:“因此我是来送侯爷上路的。”
她手里有一个小巧的瓷瓶,她把瓷瓶放到回廊的木板上。
闻人禹根本站不起来,他是爬过去的,手里拿着瓷瓶,放声大笑:“太后,您怎么自己走了,也不提前知会禹一声。也罢,禹这就追随您而去,只要您不嫌禹碍眼。”
他颤颤巍巍的打开瓶子的塞子,在喝下去之前,他抬头看着钟姑姑,问道:“姑姑,禹是将死之人了,死之前,能否烦请姑姑告之是谁怀了禹的孩子。”
钟姑姑看了他许久,好像在看一个不相干的人,良久才从嘴里吐出两个字:“夏莹。”
闻人禹努力回想了一下这两个字,然后放肆大笑,仰头喝下了瓷瓶里的毒药。
太后啊太后,你终究是输给了我。
作者有话要说:这两天在纠结工作的事情,又因为学校快结课了,渣姬想每章更多点,尽快完结此文,然后安心写论文找实习,下一篇一定存多点稿再开坑了,目测是两个学霸的故事。这么晚才更新很抱歉
☆、第四十六章
当宋煦和宋祯赶回京城时,已是太后出殡月余之后。
那一天春光明媚,楚歌正带儿女到城郊外踏春,城郊外有一条小河,小河两岸是一片平整的草地,河边种植着杨柳,阳光柔柔的洒下来,照得人身上暖洋洋的。
楚歌带了紫烟和月烟出来,谢常舟和另外几名护院在不远处的牛车旁歇着,楚歌让紫烟月烟把一块干净的布铺在草地上,再在上面摆了一些时令水果和一些精致的糕点,等布置好了以后,楚歌就把姐弟俩招呼过来。
郑览郑揽月的个子都长了一些,每次楚歌抱他们的时候,都能感到他们的体重有了变化。今天他们穿了一模一样的春衫,依然扎着两个羊角辫,在楚歌和紫烟她们布置东西的时候,两个孩子就在一旁玩,听到楚歌的呼唤,姐弟俩手拉着手跑了过来。
楚歌拿帕子给他们擦去了额头上的细汗,让他们坐下来,紫烟给他们倒了一杯茶水,郑览两口就喝完了,郑揽月斯文一点,慢慢喝。
楚歌对郑览说道:“慢一点儿,小心呛到了。”
郑览把杯子给紫烟,说:“还要。”紫烟又给他倒了一杯,郑览这次才不像第一次那样着急。
姐弟俩又随意吃了一点糕点和水果,郑览就说想放风筝,楚歌道:“刚吃了东西,先歇一会儿再放风筝。”
郑览有点儿不乐意,楚歌只好说:“那娘亲来放,你们先看着。”
紫烟从牛车上拿来风筝,楚歌不太会放风筝,试了几次风筝都是没飞多高就掉了下来,月烟积极的表示她来放,楚歌也乐得给她放。
没想到月烟是放风筝高手,不一会儿那只风筝就飞得很高了,引得郑览郑揽月兴奋的拍手叫好,郑览看了一会儿觉得不满足,便要求他也想放。于是月烟只好蹲下来,教郑览放风筝。
楚歌看郑揽月不为所动,问她:“月儿不想放风筝吗?”
郑揽月摇摇头,说:“等阿览放够了我再去放。”
楚歌准备了两只风筝,听得郑揽月这么说,非常欣慰她的懂事,便让紫烟把另一只风筝取过来,让紫烟教郑揽月放风筝。很快,两只风筝不相上下的飞翔在天际,郑览兴奋的对郑揽月说:“阿月的风筝没有我高。”
郑揽月娇哼一声,说道:“我才不跟你比哩。”
楚歌在一旁看他们只觉得岁月静好也不过如此了,正当他们的风筝飞得很高时,郑览的那只忽然断了线,坠向了河边的桃花林里。
月烟对楚歌道:“公主,我去把风筝找回来。”
楚歌正要说让护院去就可以了,但月烟已经跑向了桃花林,难得今天大家都玩得很尽兴,楚歌也就不拦着了。只是郑览没了风筝,看到郑揽月的风筝还安然无恙,不免有些嫉妒,他眼巴巴的看着郑揽月的风筝。
郑揽月对郑览说:“阿览,我们一块来放吧。”
郑览展颜一笑,跑过去和郑揽月一块放风筝。
过了好一会儿,月烟还没回来,楚歌只好叫一名护院去看看,只是去捡一个风筝,不会出什么事情了吧。
不等护院回来,公主府的一名侍卫快马加鞭的来到了小河边,看到公主府的牛车后,翻身下马找到了谢常舟。
当谢常州对楚歌说郑珣已经回府时,楚歌仿佛没听见的似的又问了一遍:“你再说一遍?”
谢常舟只得又重复了一遍,楚歌赶紧对紫烟道:“紫烟,我们先回府,览儿月儿,我们回去了,下次再出来放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