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重生之太子刘据(14)

霍光永远都会记得,当年的小太子兴致勃勃教他读书的场景。

只是那样的时日并不算长,兄长过世之后,由于太子和皇帝有所疏远,两人的联系渐渐淡了。

那个时候,年少的霍光根本不明白,明明很疼爱长子的皇帝为何要那样做。

太子的师傅都是他亲自挑选的,他们灌输给他的思想全是经过他允许的,可让太子和皇帝渐行渐远的,恰恰就是太子那些“理所当然”的想法,皇帝说“子不类父”。

霍光开始觉得,皇帝的做法对太子很不公平,因为太子从来就没机会选择,自己究竟要做怎样的人。他的整个人生,都是皇帝为他规划好了的,他只能沿着那条路走下去。

很多年后,当霍光站到整个帝国的权力巅峰时,他终于明白了皇帝的想法。

在孝武皇帝的心目中,没有任何人、任何事比他的大汉江山更重要。他比所有人都清楚,大汉的江山需要一个怎样的继承人,于是他把自己的太子培养成了这样的人。

遗憾的是,命运和皇帝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一场巫蛊之祸,一切物是人非。

费尽心力把太子托付给他的孩子送上帝位之后,霍光稍微松了口气。他辜负了兄长要他“守护太子殿下”的嘱托,但是没有辜负太子对他的期望,他答应他的事,终究做到了。

而后,霍光开始期待重逢,他想过无数次,再见到太子,他要对他说些什么。

只是霍光没有想到,他们的再次相见,会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

重新睁开双眼,他竟是在河东郡的霍家。霍光愣了愣,突然仰天笑了起来。上苍终是待他不薄,兜兜转转二十多年,最后还是给了他追悔改变的机会。

从此,霍光一边在脑海中推演,如何能帮太子化解那场危机,一边安静地等待着。

等待兄长出征河西,顺便在战胜以后把他带回长安。

霍光想象过无数次,重新见到太子他要说什么、做什么。却不想所有的预设都是多余的,他和太子的隔世重逢,竟和原来截然不同。

太子没有扑到兄长面前,更没有主动拉起他的手。倒是太子身边那个陌生的小娃娃,把他叫了过去,而且抢了太子的台词。

太子打量了他许久,他的目光甚至说得上是审视,好在他最终还是说了那句让霍光记住了很多年的话。他和太子没有血缘之亲,他们之间最大的联系就是兄长。

霍光很早就明白,他的兄长把他带回长安并非一时兴起,更不是对霍家有所弥补。

霍去病从来不欠霍家什么,反倒是霍家,一直将他拒之门外,他的字“子孟”就是做好的佐证。

兄长看中的,应该是他的冷静和自持,他希望他能帮到太子。就像兄长曾经对他说的那样,“子孟,太子从小被人宠惯了,根本不知凶险为何物,你要多提点他。”

“我会的。”他郑重地向兄长承诺了,却最终辜负了自己的诺言。

天真的小娃娃叫做卫无忧,是大将军的长子,也是兄长和太子的表弟。

霍光从未见过无忧,但他听过卫无忧的名字,他的兄长是用很遗憾的语气提到这个表弟的。因为他说,大将军四子里头,于兵事最有天赋的就是无忧,可惜早夭了,卫家后继无人。

但是此刻,他见到了卫无忧,一个在他的记忆里此时应该已经不在人世的孩子。

因着太子初见他时那些异于原来的表现,霍光一度怀疑,太子和他一样有着前世的记忆。

随着时间的推移,霍光推翻了自己的想法,真相似乎比他想象地更加有趣。

第012章 请封皇子

太子不是重活一世的人,他无论心智还是表现,都还是个孩子,只不过是个聪慧而早熟的孩子,这是霍光进入太子宫半个月以后得出的结论。

如若不然,经历过巫蛊之祸的刘据在面对皇帝的时候,哪里还会有这般清澈、纯粹的眼神。那个从小被人保护地极好的皇太子,可没有如此无可挑剔的演技。

若是有,他不会到了局面无可挽回的时候才勘破钩弋夫人和李广利、刘屈氂等人设下的局。

刘据的人生太过顺遂了,顺遂地令人感到不安。求而不得之于他,完全是个陌生到不能再陌生的词语,他的父亲往往会在他想到之前,就把他想要的东西送到他的面前。

正是因为如此,兄长和舅舅在去世之前,才会对太子的未来忧虑不已。

元狩六年,除了行军打仗从不过问朝政的霍去病一改往日作风,给皇帝上了封折子,请立二皇子刘闳、三皇子刘旦和四皇子刘胥为诸侯王。

霍光最初听到这个消息就愣住了,插手皇帝的家务事,这不符合兄长的做事风格。

汉制,皇子封王必须就国,无诏不得回京。若是刘闳等人去了自己的封地,那么无论王夫人和李美人如何折腾,刘据的太子之位都无人可以动摇。

只是,太子尚在读书,远不到入朝议事的年龄,三位小皇子更是年幼,都还没有正式启蒙,兄长的这份奏折,是否上得过于急切了。

果然,皇帝看到骠骑将军的上书并未给出答复,只说容后再议。

这让霍光稍微松了口气,他以为这件事就算暂告一段落了。毕竟,兄长已经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皇帝没有应允,这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霍光没有想到,兄长竟然给皇帝上了第二封折子,说的还是同样的事。

当时的霍光还没有跟随皇帝,他只是跟着兄长和太子见过皇帝数次,可他敏锐的观察力和精准的直觉告诉他,皇帝不会喜欢兄长这样的做法。

当然,这并不意外着皇帝有想让刘闳或者刘旦取代刘据太子之位的意思。

而是给皇子封王这种事,为人臣者不该参与太多,上书建议也就罢了,往好了说算是为君分忧,可皇帝既然已经说了容后再议,那就是暂时没有分封皇子的打算。

凡是了解今上性情的人这个时候都该知道,此时最该做的事就是装作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

霍光深信,如果那个冒大不韪的人不是他的兄长,皇帝一定会恨得把他踩到泥里去。

可就算是皇帝从小宠到大的冠军侯,谁又能保证皇帝在事后不会对他耿耿于怀,哪怕他最终允了他的折子。

霍光不明白,他素来冷静自持的兄长,那个时候怎会如此的沉不住气。

兄长的表现出人意料,皇帝的反应更是难以琢磨。他原先明明是不打算给儿子封王的,起码短时期内不想,可是霍去病第二次上书后,他马上就同意了不说,册封的速度还快得吓人。

霍去病给皇帝上折子是在元狩六年的三月,到了四月,皇帝就下旨封刘闳为齐王、刘旦为燕王、刘胥为广陵王,并且随即让他们去了各自的封国。

其后不久,王夫人病逝,临死前她曾为儿子向皇帝讨要过洛阳作为封地,被皇帝以“洛阳有武库敖仓,是天下要冲之地”为由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