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要过了午。”小丫鬟说了这么一句就笑着道:“我们太太最是个慈悲的,听说老爷要纳新娘,说新娘是好人家女儿,特地吩咐了,新娘进门时候要放一挂炮,还要在新娘房里办桌酒席呢。”
这些话柳素这两天已经听小丫鬟说了好几遍了,但柳素还是爱听,每听一次就觉得自己虽然是做个妾,但还是很风光的。
柳素微笑点了点头,对小丫鬟招手:“你来,你来,进我房里,我再问问那家里的事。”
小丫鬟巴不得这一声,跟着柳素进房,吴大伯母见女儿已经完全不听自己的,眉头皱的死紧,想要上去悄悄听听,小丫鬟已经把门关紧,声音还压的低低的,吴大伯母什么都没听见。
吴大伯听到里面吵完了,这才走进堂屋,见吴大伯母靠在门上,咳嗽一声:“我们家以后就和原来不一样了,说不定等女儿生下个孙子,陈家那边帮衬的多些,就换大房子住,也要买几个使唤人,你还这幅模样,岂不让人笑话。”
吴大伯母白吴大伯一眼,伸手指一指屋内:“我啊,是怕我们女儿嫁过去,被人欺负。”吴大伯自得的一笑:“我们女儿生的这样美貌,一进门,必定得宠。”说着吴大伯压低嗓子:“我花了许多银子去搜寻的那些东西,你拿给女儿瞧了没,女儿怎么说?”
吴大伯母白他一眼:“这样的话,你大白天的好意思说出来?”
吴大伯呵呵一笑:“做妾啊,就要有做妾的样子,我这不也是为了我们女儿?”吴大伯母正打算说话,就听到院子里传来苏二嫂的声音:“吴大嫂子,你在家吗?”
吴大伯母推吴大伯一下,走出门笑着对苏二嫂:“今儿必然是在家的。”说话时候,吴大伯母就往苏二嫂手里拎着的东西看过去。
苏二嫂怎不明白吴大伯母是什么脾性,伸手把礼物送过去:“恭喜恭喜,来的匆促,也只有从店里打了几斤香油。”
几斤香油值多少钱,吴大伯母登时就算出来,接过香油罐子又觉得这不算轻。吴大伯母脸上立即笑开了花:“快请快请。”
苏二嫂在心里鄙视一句,也就往堂屋里面去。吴大伯已经对苏二嫂笑着道:“来就来了,还带东西,实在是……”
苏二嫂心里更加鄙视,面上笑容没减:“这是大喜事,哪能空手来?”说着就往挂着门帘的那间屋望去:“喜娘请了哪家?吹鼓手又是谁家,到时轿子是怎么过来,你们可要去看拜天地?”
苏二嫂这一串问的,句句都打着吴大伯两口子的软肋,两人的嘴张了张,都没说话,苏二嫂故意笑了笑:“是我不好,倒忘了这个。”
吴大伯母脸皮比吴大伯厚一些,讪笑道:“是呢,怎么不见我们家婶子过来?”
苏二嫂瞧着吴大伯母:“吴嫂嫂说,若是那边的信是真的,她这会儿还出不得门呢,因此就不来了。托我们说一声。”
吴大伯当然晓得那边的信是什么,故意叹气:“这事,一提起我就难受。”
苏二嫂微笑:“还忘了说,柳二爷已经择定日子,要往江西去寻令弟的消息呢。”
☆、第11章 猜想
吴大伯母哦了一声,并没放在心上。吴大伯手里的茶抖了下,看向苏二嫂,有些迟疑地问:“真要去了,哪天?”
“就是后日。”苏二嫂说完就对吴大伯母笑:“你记得我堂哥的儿子,自从他爹过世了,我们也是小本经济,难以帮衬。我家那个,一直在想要寻个什么……”
苏二嫂的话还没说完,吴大伯就站起身往外走。正听的津津有味的吴大伯母咳了一声,看向吴大伯:“你这是要往哪里去?陈家的轿子,眼瞧着就要到了。”
“我们女儿出阁,她婶子不来终究不合礼数,我还是亲自去请一趟。”吴大伯嘴里说着,人早已经走出堂屋。
这下连苏二嫂都察觉不对来,吴大伯母也不管许多,跑出堂屋就去扯吴大伯的耳朵:“都什么时候了,人家爱来就来,不爱来就不来,还要你这做大伯子的去请她?真是好大的谱。”
有些事,吴大伯连自己媳妇都没告诉,嘴咂一下想说,见苏二嫂坐在堂屋里往外张望。
吴大伯一咬牙把吴大伯母的手给甩开:“妇人家管这么多事做什么,我……”吴大伯母极少见自己丈夫这样对待自己,眉头皱起双手叉腰就要开骂,大门处已经涌进几个邻居,口中各自说着恭喜。
吴大伯母忙收起脸上的怒容,换成笑容上前和人应酬。吴大伯趁机就从大门口溜出去。
苏二嫂瞧在眼里,心中越发疑惑,见邻居们已经进来,也就笑着和人应酬几句,等陈家轿子来了,吴大伯母送了女儿上轿,假惺惺交代几句。
柳素听了小丫鬟的说话,巴不得立即进到陈家去享福,自己娘的话也没听进几句,就假哭两声,匆匆上轿。
吴大伯母打发了轿子离开,也就招呼邻居们坐下吃喝。此刻还不见吴大伯回来,苏二嫂心中更加疑惑,但也不好开口问,等酒席一终,苏二嫂也就告辞回家。
苏二嫂走出巷子口,远远地见吴大伯似乎在拉着一个人说话,苏二嫂还想上前去细瞧瞧,吴大伯已经瞧见苏二嫂,拉了那人反往另一处走。
这鬼鬼祟祟让苏二嫂越发疑惑,只好装作个不知,一路回家去。
苏二嫂在路上越想越奇怪,索性家也不回,先让吴家来。苏二嫂进到吴家时候,柳氏正在和茭娘两个,坐在院子里做针线。
茭娘站起身招呼了苏二嫂,也就往堂屋里去倒茶。
苏二嫂笑着对柳氏夸了一句:“茭娘侄女,是越来越懂事了。”正好茭娘端着茶出来,她一手提着茶壶,另一只手端着的茶盘上,除了两个茶杯,还放了两小碟点心。
茭娘先把茶盘放在桌上,这才拿着茶壶给柳氏和苏二嫂倒茶。柳氏看一眼女儿,笑容欣慰,嘴里却不忘谦逊几句:“你说她这会儿懂事,那就是知道她以前的淘气样子。”
茭娘听着柳氏说话,悄悄吐一下舌,拿起针线上楼往自己屋里去。苏二嫂又笑一笑这才凑到柳氏耳边:“你家大伯子?今儿可曾来过?”
“你糊涂了不成?他家今儿嫁女儿,怎会有空出门。”
苏二嫂听到柳氏这回答,晓得吴大伯这里面必定有蹊跷,把方才的话备细说了,说完就皱眉:“我瞧着那个人,似乎也有些眼熟,好像就是那天来报信的。”
这句话让柳氏的眉头皱的更紧了:“你让我好好想想,那天来报信的时候,我大伯子是不在的,可就在我说,让去请的时候,他就进门了,就像等在那里一样。”
柳氏在那仔细回忆,越回忆越觉得胸口发闷,咳嗽两声咳不出来,只用手扶着桌子不停地喘。
柳氏这动静把苏二嫂给吓到了,她急忙伸手给柳氏拍着后背:“你这是怎么了,难道……”柳氏伸出一只手示意自己没事,眼里的泪却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