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我给亲爹嬴政来续命(12)

“且留着他吧。”

王贲负手而立,看向院子里忙碌着的章邯。

似是觉察到他的视线,搅拌着浆水的少年微抬头,黑漆漆的眸子撞入他眼眸。

王贲挑眉一笑。

章邯眉头微不可查蹙了一下,迅速收回视线。

“公主纯善,不知人心险恶,需要豢养一些精明圆滑之人来护着。”

王贲悠悠出声。

天公作美,艳阳高照,万里无云。

等鹤华打着哈欠从小榻上起身,章邯过滤好的浆水已晾干,少年将泛黄的纸张整齐叠起来,交给守在廊下的亲卫,由亲卫拿给鹤华。

鹤华得到一沓张粗糙且泛着微微的黄色的纸。

“……”

明明都是按照老师所说的步骤做的,怎么做出来的东西跟老师给她的书本的纸张完全不一样!

然而被鹤华颇为瞧不上眼的纸,却在咸阳宫掀起轩然大波——

“小十一真的做出来了?!”

扶苏来回翻看着王贲遣人送过来的纸张,声音难掩激动。

李斯取了一支笔,迫不及待在纸上试着写字,一边写,一边赞叹,“小公主是得上天选中的人,有仙人亲自为她授课,自然能做得出来仙人之物。”

——对他来讲,纸这种东西可比字母数字千字文有用多了!

与笨重的竹简相比,纸轻便好用不累胳膊,夫人再也不用担心他写完文书累得腰酸背疼手抽筋了!

“是啊,小公主好生厉害!”

赵高忙不迭给嬴政研墨,殷勤让嬴政也试一试纸的质感。

嬴政矜持接笔,声音简短,“唔。”

微微泛黄的纸张虽质地粗糙,但也远胜笨重的竹简与昂贵的绢帛,更别提这只是刚做出来的东西,以后做出来的纸会越来越精美,使用感完全不逊于绢帛。

扶苏手里拿着纸,越看越高兴,压在心里的话不由自主说了出来,“有了这个东西,阿父便不必辛苦翻阅竹简了。”

“?”

嬴政笔尖微微一顿。

——他这位天天与他吵得面红耳赤把他气得七窍生烟的逆子竟然还会担心他辛苦?

第8章

今日的太阳莫不是从西边升出来的?

嬴政眼皮微抬,瞧了一眼底下拿着纸张的扶苏。

自己的话脱口而出,扶苏瞬间意识到方才的话不合时宜。

——阿父是小十一这种小女郎对父亲的称呼,他是皇父的长子,如今已跟随皇父一同理政,怎能随着小十一对皇父的称呼,在大庭广众之下将皇父称之为阿父?

这不是一个合格长子该有的称呼。

而兴头上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更是大错特错。

扶苏手指微微一紧,不敢抬头去看嬴政脸色。

——他这般不稳重,皇父一定对他失望极了。

扶苏低垂着头,嬴政看不到他脸色,只看到他把头埋得低低的,像是羞耻,又像是有些尴尬,关心他之后不好意思抬头去看他的脸。

嬴政眉梢微不可查地扬了一下。

“此纸甚好。”

嬴政收回视线,嘴角微翘。

赵高殷勤递来笔,他随手接过,笔走龙蛇在纸上写下一个秦字。

“果然是好纸!”

赵高一叠声夸赞,“纸好,陛下的字更好!”

一边吹嘘拍马,一边忙不迭收起纸,让小寺人拿下去,传给殿内众人观看。

“这可是小公主得天书授课才做出来的纸,当然不是竹简绢帛所能比拟的。”

王贲看着小寺人拿着的纸张,一脸骄傲。

毛笔的发明者蒙恬不住点头,“此物造价低廉,制作方便,若能推广天下,必能取代竹简绢帛。”

李斯斟酌片刻,跟着说道,“如今九州一统,天下归心,陛下之功绩远超三皇五帝,当写书立传,传阅天下。”

“但竹简运输终究不便,绢帛又太过昂贵,若以纸来传递,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九州归秦,便该以秦之文字为主宰,纸的出现将会大大提高秦之文字的推行。”

“以后无论是文书,还是陛下思想法度的传播,都将会一日千里,黔首皆知。”

王绾轻捋胡须,“李廷尉所言甚至,但老夫却觉得纸的用途不止于此。”

“如今六国刚刚归入我大秦,若赋税过重,他们必思念旧主,可若轻徭薄税,陛下修筑长城与驰道的钱又从哪里出?”

“倒不如此纸如盐铁一般,由官方制造售卖。”

“此纸乃仙人之物,世所罕见,一旦流入民间,必会引来贵族富户哄抢一空。”

“到那时,陛下便可减轻赋税,借纸以敛财。”

“此纸制造容易,只怕未必能如盐铁一般,成为国家掌控的东西。”

嬴政道,“不过丞相之言不无道理,在纸的制造方法没有流传出去之前,它的确能给朕带来不少银钱。”

“蒙毅。”

嬴政抬眸看蒙毅,“此事交给你去做。”

“唯!”

蒙毅拱手应下,“臣必小心谨慎,尽量避免造纸之术流传于世。”

“纸的用处这么多,陛下可不能忘了造纸之人。”

蒙毅退下之后,王贲站了起来,“陛下准备如何封赏小公主?”

殿内热烈讨论纸张的众人脸色微变,呼吸为之一滞。

——不愧是父子联手灭五国的通武侯王贲,这种敏感问题都敢问!

而今天下一统,尽归于秦,如何治理这个空前辽阔的疆域,便成为朝中议事之重。

丞相王绾支持分封制,而廷尉李斯说要郡县制,两人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每每议事,激烈的辩论声几乎能将房顶掀翻。

没有前人经验,更没有古例可循,决定华夏大地千百年命运的重任落在嬴政肩头。

——分封制?还是郡县制?

嬴政只能选择一个。

这个决策太重要也太敏感,嬴政迟迟没有做出决定,在这种情况下,讨要封赏便成了极为敏感的问题,若按照分封制,小公主先有数字字母之功,而今又成功造出纸,封她为君,让她享一地供养都不为过。

可若是郡县制,则不必封地,给她一些荣誉性的爵位便可以。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小公主的封赏代表着皇帝陛下的态度,让朝堂为之争吵不休的郡县分封两制度终于要有了结果。

偌大宫殿,陡然安静。

众人不约而同看向嬴政,忐忑着等待着他说出答案。

但这个千古难题似乎并没有让功盖三皇五帝的始皇帝陛下陷入两难之地,威严冷峻的帝王面色如常,手里捻着一张纸,正在观摩小公主造出来的仙人之物,听到王贲的问题之后,男人才懒懒抬眉,往王贲的位置上瞧了一眼。

战功卓著的武将目光清澈且明朗,几乎在脸上直白写着他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的心思,问出这个只是想给小公主讨个封赏,而非试探帝王心思。

于是嬴政便收回视线,声音不急不缓,“既是给小十一的封赏,便该由小十一来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