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我给亲爹嬴政来续命(248)
行吧,一个血气方刚一个韶华正好,做出什么事情都不让人意外。
公子陶目不斜视。
常年见公子成撩拨女郎的他对这种事情见怪不怪,甚至还觉得章邯的动作颇为委婉收敛,若换成公子成来撩拨女郎,这会儿已经上了马车你一口我一口互相喂点心了,而不是隔着窗帘送点心。
——嗯,尺度一般,不足为奇。
点心就在自己嘴边,鹤华侧侧脸便能吃到,但她却并没有吃,而是奇怪看了看章邯的脸。
在她的印象里,章邯既没有蒙毅那般光风霁月,也没有王离的直率坦荡,男人眉眼似剑,气质如刀,是个极锋利极危险的人。
似这样的人,气质里难免会带着几分阴郁,让人望而却步,生不出丝毫亲近之心,但章邯却恰恰相反,他的确略显阴郁,但他做事却很妥帖,比王离多了几分细心,比蒙毅多了几分亲密,让人舒服得紧,从不会有半点不适。
但今天却不一样。
男人骑在马上,一手拿着点心匣,一手捏着银质小叉,叉子上扎了块小点心,抬手送到她嘴边,似是要亲手喂她吃点心。
很冒失。
完全不是以往的章邯能做出来的事情。
鹤华看了又看章邯,没有就着他的手吃下他送到她唇边的点心,而是微抬腕,把手伸了出去。
"我自己来。"
鹤华道。
蒙毅眉头微动。
“???”
这是什么反应?
这是有反应,还是没反应?
寒酥吕鬚两人百思不得其解。
公子成不忍直视。
——公主的态度非常明朗,对章将军无半点男女之情。
章将军的漫漫追妻路怕是有的走。
章邯垂了下眸。
没有太多意外,只有本该如此。
众星捧月的公主永远不会在外人面前失态,她永远优雅永远矜贵,是大秦最耀眼的明珠。
章邯把小叉子递给鹤华。
鹤华拿起小叉子,咬下叉子上的小点心。
刚做好的小点心微微热,入口即化,软糯香甜,是一款不亚于咸阳城的特色点心。
“唔,味道不错。”
鹤华由衷赞叹。
章邯笑了一下,“公主喜欢便好。”
寒酥见此,立刻上前,对轿帘外的章邯伸出手,“章将军,我来吧。”
隔着轿帘,章邯把点心匣递给寒酥。
寒酥接过点心匣,把里面的用绛红色漆器装着的点心端出来,放在鹤华面前的小几上。
“公主,快趁热吃吧。”
寒酥看了一眼一旁坐着的蒙毅,笑眯眯招呼鹤华。
鹤华应了一声,“就来。”
马背上的章邯神色淡淡。
鹤华看了一眼章邯,回头吃点心。
蒙毅深深看了一眼章邯。
察觉到他的视线,章邯瞥向蒙毅。
两人视线相撞,蒙毅微微一笑,章邯眉头微不可查地蹙了一下,顷刻间收回视线。
蒙毅的视线跟着收回。
“今日的章邯似乎怪怪的。”
鹤华并未察觉两人的目光交流,此时的她吃了一块小点心,迟疑与蒙毅道。
蒙毅微抬眼,“公主知道他为什么奇怪吗?”
“不知道。”
鹤华摇头。
蒙毅莞尔,“公主很快便知道了。”
鹤华吃点心的动作微微一顿。
很快便知道了?
或许是吧。
她在另外一个自己身上看到过自己的未来。
在另外一个世界,她与章邯的接触并不多,不过是他送过她漂亮衣服,因为衣服格外中意,她便投桃报李,在阿父面前提了一嘴章邯,章邯借此平步青云,做了九卿之一的少府。
但这种事情对她来讲只是举手之劳,章邯能青云而上,更多的是凭借他自己的努力,她只是起到一个推介作用,能让阿父重用他,靠的是他自己的本事,而非她的强烈推荐。
当然,她也不会以力举荐。
几件漂亮衣服而已,只能说明章邯懂得投其所好,而不是天纵奇才的能臣悍将。
可尽管只是在阿父面前提了一下章邯,章邯却记了她好多年,甚至还曾办做卫士去给她送东西,看她笑容灿烂,他的嘴角也跟着上翘。
若只是如此,她还能用知恩图报来形容章邯,可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却让知恩图报彻底变味。
阿父崩逝之际,王离奔赴边疆,蒙毅代替阿父祈福,章邯远在骊山修筑皇陵,他们都不在她身边,之后是蒙毅被胡亥毒杀,她孤身奋战,坚持着阿父的遗诏,结果显而易见,被胡亥所虐杀。
再之后,是章邯临危受命,领修筑皇陵的刑徒对阵起义军,将叛军打得落花流水,节节败退。
王离领军与章邯汇合,对阵如日中天的霸王项羽,王离战死,章邯投降,得封雍王,封地关中。
关中之地,她埋骨地。
阴鸷的将军踏月而来,为她重整尸骨,为她雕刻姓名,皎皎月色下,男人垂眸看着她墓碑,神色落寞而孤寂。
这种感情远远不是知恩图报能形容。
——他喜欢她。
更确切地说,另外一个世界的章邯喜欢公主鹤华。
另外一个世界的章邯喜欢她,那么这个世界的章邯呢?
是否也如另外一个世界的他一样,对她也是情有独钟?
鹤华有些迷茫。
“公主?”
耳畔响起蒙毅的声音。
鹤华回神,“啊?”
“怎么了?”
“没什么。”
蒙毅笑了笑,单手挑开轿帘,“咱们到地方了。”
“哦,这么快?”
鹤华瞧了一眼被蒙毅打开的轿帘。
轿帘外,亲卫们井然有序驻守在轿撵旁边,而亲卫之外,是围得水泄不通的黔首们——
“公主?是公主来了?”
“那当然,除了公主,栎阳城里谁还能有这么大的排场?”
“太好了!”
“公主既然来了,那是不是意味着咱们还有可能被拆迁?”
“应该是吧,要不然公主过来做什么?”
黔首们不曾受过专业训练,自然没什么秩序可言,热切看向她轿撵,七嘴八舌与周围人议论着,黔首们的声音此起彼伏颇为嘈杂,也就是她想问题入了神,这才没留意早已到了地方。
鹤华放下手里的银质小叉。
“咱们走吧。”
鹤华对蒙毅道。
蒙毅颔首,长腿一跨,下了轿撵。
贵族们的轿撵颇高,上下轿撵要踩着人凳,但鹤华受二十一世纪教育长大,没这种糟蹋人的习惯,年龄小的时候被人抱着上去,年龄大一些,便自己上轿下轿,虽有些吃力,但总归能自己上下。
蒙毅知道她这种习惯,便命人做了小凳子,让她可以踩着上下轿。
凳子虽好,但要在平地上使用才稳当,可这里是栎阳不是咸阳,破败的城池里没有几条好路,尤其是普通黔首们的聚集地,地面更是坑坑洼洼,满是泥泞,这种情况下,再使用凳子便不大稳当了。再配着行动不便的曲裾,让鹤华的下轿动作更加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