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过好了的最大好处就是出生率突然迎来了大幅增长,因为大夫不充裕,就连洛央都亲手接生了好几个皱巴巴的小胖子。
因为在阎军管理下的日子过得实在太美好了,好的都有些不真实,为了能永远地留下这份美好,无数青壮主动自发选择加入阎起的队伍,想要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只因唯有叫阎起做了这天下之主,他们的好日子才会彻底来临,子孙后代才能过得幸福快活,再不受颠沛流离之苦。
于是很快,孙元汾便发现,阎军的人那是越打越多,越打越团结齐心。
这让孙元汾也不由得对阎军、阎起生了畏惧之心,开始后悔他先前听信了楚毅的谗言,主动跳出来拿阎军开刀。可如今说什么也晚了,守着最后一座城的孙元汾,早已无路可退,男人一脸怆然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目光无神。
忽然的,他像是想起了什么。
先前他打听到阎起的那个夫人,一直起着替他稳定大后方,让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打战的重要作用。随后,孙元汾直接就想到了仍被他关押着的洛氏女洛嫣来,对方早就被他从水牢里放了出来,如今正被囚禁着。既然她是那洛夫人的亲妹妹,他何不直接拿她威胁阎军,说不定还能保住他、秀嫦与孩子的三条命。
想到这儿,孙元汾直接命人将洛嫣带上来。
谁曾想却被前来禀告的属下告知,洛嫣不见了。
与她一起不见的还有他的好女婿楚毅,以及他藏在密室用于东山再起的藏宝图。
孙元汾立刻带人冲入孙秀嫦的屋子,从对方的口中得知是她告诉楚毅图纸的位置,孙元汾直接一巴掌扇在了孙秀嫦的脸上。因为孙子的关系,他才对这个女儿从不设防,谁能想到……谁能想到……
哈哈哈。
而从自家父亲口中得知近一年来一直对她千依百顺,口口声声想要待她与孩子一辈子好的楚毅,竟然抛下了她,也抛下了孩子,却带着那个洛嫣,带着藏宝图逃了。孙秀嫦直接懵了。
为何……为何会如此……他骗了她……
“爹!”
跌坐在地上,望着父亲离去的苍老的背影,孙秀嫦哭着唤了他一声,只可惜却并没有引来孙元汾的一顾。
孙元汾自知如今的他已无力回天,最终决定亲自出征,保全自己最后一点体面。
城门之下,骑着马,望向不远处好似出鞘利刃一样的阎起,孙元汾不由得心生感慨,曾经的他,也是这般一往无前,意图问鼎天下。可惜后来他渐渐被安逸的日子,被世家贵族的吹捧迷了眼,完全失去了这份锐意。
可如今,他好似又找回了年轻时的心态。
紧盯着阎起,孙元汾蓦地举起大刀,大喝一声,“杀!”
傍晚时分,泪水都哭干了的孙秀嫦,终于得知父亲步了哥哥的后尘,被阎起一刀斩于马下的消息。
女子死寂的眼眸波动了下,先是看了眼一侧因饥饿大哭不止的孩子,又缓缓转到头顶悬好的白绫之上……
茺南城破,阎军大胜。
这则消息瞬间传遍了大江南北,至此曾经偏安一隅的阎军一跃成了大越这块土地上最大的一股势力。听闻此消息的世家贵族们全都不敢相信地瞪大了眼,只因此前他们之中,没有一人下注阎军。哦不,还是有的,清河洛氏,这个曾经根本不被他们放在眼里的破落户,被迫将嫡长女嫁于了阎起为妻,甚至还是他唯一的妻子,念及此,无数世家的心思瞬间躁动了起来。
几乎同时,新一期的《天下月报》新鲜出炉。
不比以往暗搓搓地吹捧,这一期的报纸,将阎军的野心暴露无遗,上头不仅报道了历时长达一年的茺州之战,更表示阎军所到之处,必有天雷相助,这恰恰证明了,唯有阎军才是真真正正的——
天命所归!
作者有话说:
红包~
两章结束~想写下个故事了,洛央与一帮人一起失去记忆,开启全息真人秀。
第102章 乱世基建为王(二十四)
◎祸水。◎
雁门郡的初冬, 清晨天刚蒙蒙亮,一家还未开门的店铺门前,就已排起了长龙。所有人都目光火热地看着前头的店铺, 时不时低头清点一下自己带来的银钱,随即心安地大松口气。
“表姨夫,竟然真的是你?你们也来买棉衣啊?”人群中,一道声音惊喜响起。
排在队伍里的瘦高男子, 乍一听到这样耳熟的声音, 立刻回过头来, 见对方确实是自己熟人, 脸上立刻挂上一个和煦的笑来, 赶紧回道:“可不是,冬日严寒,若是不买件棉衣,太难熬了。”
闻言,在场几乎所有人都赞同地点了点头。
“世人谁不知, 今年阎军棉花丰收。去年茺南、睢阳两地的百姓穿上了阎军棉花坊里的棉衣,实在把我羡慕坏了,我从不知这世间竟有此等暖和之物。这不,昨儿个听说那陶富商将棉花坊开来了雁门, 我就赶紧过来排队买上一件,省得迟了就没了。”其实若不是夜间太寒, 排队容易感染风寒, 昨夜他怕是就已经排起队来了。
“我也是这个打算。”最先开口的年轻男子笑道,“哦对了, 听闻这棉花坊还接受以物易物。说是只要你能拿出一件棉衣价格相当的东西, 不拘木柴也好, 野菜菌子也好,他们都愿意将棉衣换给你?这事儿表姨夫听过没?”
男子话音刚落,众人便眼睁睁看着队伍的最后头来了一位背着重重柴火的汉子。那柴火有多重呢,摞起来怕是有一人高,将汉子整个人都压得深深弯了下去。明明初冬寒冽,他的额头却不断有汗水落下,不一会儿跟前的地面就氤了一小滩。
见他这般,当即就有人让他赶紧把柴火放下歇息会儿。得了大家好意的汉子,略有些腼腆地摇了摇头,木柴都是系好的,真放下来,只会散落一地,反正也背不了多久了,真的能换来棉衣,什么辛苦都是值得的。
因为雁门郡的百姓,还从未见识过那木柴换棉衣的奇事,对这名汉子的关注便高了些。不一会儿,见对方真的用那么多的木柴从棉花坊里换回了一件灰色棉衣,一群人顿时嗡嗡嗡地聊了起来。
左右离不开阎军确实是真真正正站在他们贫苦百姓这一边,切实为他们考虑的好军队这类的话。不然换成其他那些世家贵族,才不会有人关心严冬,缺衣少食的普通老百姓会不会挨不过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话不是说说而已。
阎军就与他们不一样,他们的心中真的念着百姓。
“不知我等何时才能迎来阎军?”一人情不自禁地叹道。
霎时间在场所有人的视线都忙朝他看来,见状这人才猛然想起,他如今是活在韩远山的管辖之下,说出这样的话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那人的脸色刷的一下全白了下来,可在场这么多人却没有一人意图举报,只因对方实在是说出了他们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