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告诉你——」她拉长了声调。
对于孙拂不想说的事谢隐不会穷追猛打,「那你可知道我什么时候会死?」
孙拂浑身都僵硬了。
谢隐摩挲着她的背,「要是不想说就不要说。」
孙拂很勉为其难的说道:「时候到了我会提醒你的。」
谢隐不再纠缠这个话题,小夫妻说笑着,不时卿卿我我耳鬓厮磨,感情的浓烈都尽在不言中……
*
暑气来得猛,七月,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京里到处都是吵人的知了,黏也黏不完,贵人们更离不了冰窖里的冰块,连出门逛街都没了兴致。
宫里传出孙皇后中了暑热,病倒在床上,可这时候的长景帝却无暇顾及,先是鄂赣湘三省传来旱魅肆虐,鄱阳湖和洞庭湖水一脉河断水枯,粮食缺乏灌溉,烈日炎炎下,连饮水都困难,朝廷急送粮食和调度水源,没想到旱情才稍解,其他地区就发生涝灾。
西北河上游泛滥成灾,淹没了数以万计的良田,百姓流离失所,没吃没喝只能啃树皮,人心惶惶,官衙急报上奏天听,长景帝还没从旱情里缓过来,又接连着迎来水患的消息,他立即下令调拨钱粮,开仓赈灾,派了漕运总督十万火急的赶了过去。
然而灾民蜂拥而至,官设的粥棚很快就不敷使用,平仓、通州仓库的粮食很快见底,山东河南的灾民赶来却吃不到一口粮食,要是没能及时遏止,百姓就会成了一群暴民。
长景帝抱着头烧的时候,边关又传来急报,说漠北的牧民蠢蠢欲动,牧民本来就凶悍,可最多也就冬季粮食短缺时会出来烧杀掳掠一番,可因为气候丕变,老天不下雨,牛羊无处可放牧,死了不少,夏季的粮食已经没有着落了,只能把储存的冬粮拿来裹腹,可冬粮吃完了,冬天到来又该怎么办?只能走老路子,抢啊!
要钱、要粮、要派兵,哪一样不是当务之急?
但是今年的秋收还未入仓,官粮都放光了,怎么办?于是只能下令征收,但征收需要时间、需要银子,也不知那些商人财主们肯不肯把仓库里的粮食奉献出来,加上户部喊着没钱,长景帝一夜之间白了头发,对于后宫更加无心关注了。
此时那些盯着谢隐的有心人可有话说了,众人把旱涝这自然灾害全都归咎到谢隐这个国师身上,说他连小小的灾情都无法预测,简直是沽名钓誉,要负起最大的责任!
攻讦他的人向来还少吗?何况谢隐早将这些都写在国运书上,他想早日淡出朝堂,便逐渐减少自己的存在感,谁知长景帝根本没认真看国运书,完全没事先防范。
他打算对此置之不理,等事过境迁也不会再有人说什么,毕竟洪水泛滥和干旱都是历代帝王最为头痛的事情,就算能预知,也不过是提早预防,无法从根本消除,更别说那些接到命令却阳奉阴违、不当一回事的底层官员了。
攻击他的那些人是要他远离京城这权力中心,那就如他们所愿吧,然而灾情攸关这么多流离失所的百姓,谢隐自觉该担起这份责任。
「臣自请前往鄂赣湘赈灾。」谢隐站到百官之前。
「这等事何须劳动到国师?」文武百官只会打嘴炮,真的需要用人的时候,一个个都装鹤鹑,赈灾是吃力不讨好的活,做得不好,怨声载道,做好却是应该的。
「臣心意已决。」
「也罢,那就劳烦国师了。」国师身分贵重,派他赈灾,更能说服人心,何况国师早已预言如今的状况,是自己没细看国运书的疏失。
只不过长景帝的征粮并不顺利,一个月的时间只征到数百石的粮。
这些事对孙拂来说却不是那么值得费心,何况她也不清楚详情,她最关注的是姚氏的状况,因为姚氏生了,前日发动,折腾三个时辰,平安生下三子,消息传到她这里,她立刻叫人打包行李,套好马车,急不可耐的便要过去探视。
三个粉粉嫩嫩的小宝贝,那该是什么情况,她娘呢?传信来的人说得也不清不楚的,只说母子均安,还有她爹呢?应该是乐坏了吧?
她左等谢隐不回来,右等也不回来,直到夜深谢隐才到家,却不像往日那般镇定自若,明显有事。
替他宽了衣,又卸了六梁冠,问他可用过了晚膳,厨房里给他准备了三君子粥,也就是茯苓、莲子、欠实,有时还加上薯预,用来修复胃肠。
自从成亲后,孙拂特别注重谢隐的饮食,特地去找了许多关于保养肠胃的药膳食谱,就是希望能把谢隐经常闹胃疼的毛病给治好,这是一条长远的路,幸好成亲至今他都还未曾再闹过不舒服。
孙拂将一杯温温的杏仁茶端到了谢隐面前,「是征粮不顺利吗?」她知道谢隐最近为了粮食的事情没少操劳。
「岂止不顺利,半个月只募得几百石,杯水车薪。」谢隐扯出疲惫的笑容。
几百石对寻常人家而言是很多了,可是对灾民来说真的不够。
「还缺多少?京里那些个富商谁家没有几仓库粮食,事到临头,需要他们助人的时候都成了缩头乌龟了。」靠天吃饭的农民,粮食随时都存在着短缺的危机,商贾不种田,可也要吃饭,拿银子买粮自然是丰年低价买,荒年高价卖。
「火没有烧到他们头上,他们也不缺那点银子,你说他们会愿意把自己仓库的粮拿出来,做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的事?」
「看哪个商贾之家献出来的粮多,让陛下颁布个什么牌匾之类的,我想应该会有人趋之若鹫……」
「这的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只是箭在弦上,我能等,灾民等不了,怕是缓不济急。」
「到底还缺多少啊?」
「最少还要四十万石,这还是最少的估计,真正去到灾区也不知够不够用,就算够用,还要留下粮种,好让百姓明年有种子可以播种。」吃都不够了,还想预留粮种,可没有粮种,百姓就算现在熬过饥荒,明年呢?
「要不……我跟你去吧?」孙拂没有考虑太多。
「你一个妇道人家,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我也不放心。」
「我不会给你添乱的——」孙拂凑上他的耳边也不知说了什么,只见谢隐的眼睛渐渐发亮。
「你真觉得这样可行?」
「这样做比较不打眼,到了那里不会有人追究我们的粮食是从哪里来的,如果我凭空变出四十万石的粮食让你带去灾区,你怎么跟……」她用指头往皇宫方向一指。「交代啊?」
谢隐恍然回过味来。对啊,他怎么忘了他妻子身上还有一枝判官笔能妙笔生花,难怪她坚持要跟他去灾区,那笔只有她能使。
坚持要跟着去,孙拂还有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上一世,谢隐因为眼疾辞官回乡的时候半途遭匪徒截杀,这一世他的眼睛虽然没问题了,但是这一趟远门,难保会发生什么,她不放心。
这一世,有许多事并没有照着上辈子的轨迹去走,譬如她娘腹中的胎儿,譬如孙皇后和长景帝都还活得好好的,譬如她这一世嫁给了谢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