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九零之嫁给煤老板(17)

大爷还不忘强调自家房子比48便宜,暨和北微笑着听他说完,把人送走才转身敲门。

往日古朴厚重的木门被被换成了大铁门,暨和北心里有些怅然。

待屋主开门,时隔十二年再次踏进这幢院子的暨和北望着与记忆中全然不同的院子,原地怔忡了几秒。

物是人非感扑面袭来。

……

暨和北将屋子里里外外都看了一遍。

养护得不错,只是格局被改了不少。

“……小伙子你看上我家房子很有眼光啊,你看看我们这儿位置多好,离市中心近,要公园有公园,要医院有医院,不到一公里就有现在榕城最大的商场,完全闹中取静。再看这房子建筑年龄虽然久,但维护得很好……哈哈,墙皮破了不影响的,你自个儿捯饬一下什么毛病没有……”

“多少钱?”

暨和北抬手打断对方,直接问。

“一口价,二十万。”

开得起百万出头的车,居然看上自家房子,不就说明这房子有对方青睐的点吗?

二十万不是洒洒水的事?

曾光耀眼里闪烁着精光,暗道好险,还好没卖给昨天那个出十一万的。

暨和北面上表情几乎没有波动,他没立即回复。

骨节分明的手指有一搭没一搭的敲击桌子。

半晌。

“高了。”

二十万当然远远高于市场价。

平安二街虽然地理位置不错,但房价不过在几万到十万之间。

还是有价无市。

毕竟愿意拿出十来万买房的,谁会买老房子而不买新楼房呢?这时候买楼房买别墅才叫成功人士。

暨家老屋虽说建筑面积不小,足足三百多平。

但内地此时不像港城那样把花园和公摊也算进房价里。大花园不过是房子的附赠品,正常价格其实就十万出头。

“小伙子这价格不高的,我这房子光居住面积就有一百六十平,还是三层,住四世同堂不是问题。你买到就是赚到,如果不是赶着出国跟儿子团聚,房子我们还舍不得卖咧。”

暨和北:“十四万,今天办好过户。”

暨和北不想节外生枝,不仅没刻意压价,还在市场价上抬了一成。

“……”

曾光耀开口想要还价。

旁边妻子狠狠拽了他一把:“老曾,就这样吧,儿子昨天电话里就催咱赶紧过去。”

十四万,已经是半个月里出价最高最爽快的了。

中介才估十二万呢。

就那价不仅得磨几个月,还得付一笔中介费。

曾光耀经过妻子的提醒,也意识到该见好就收。

但还是不甘心。

一面嫌价钱没到预期,一面又忍不住怀疑对方这么爽快,会不会是房子有自己不知道的价值。

“……但这,这价砍得也太狠了。”

“是有点狠,要不你再添点?”

“你添两万,房里的家具我全给你留下。”

两口子的互动被暨和北纳入眼中。

起身,作势要走:“我不需要家具,我希望收房时腾空一点。我看两位很犹豫,那你们先考虑,正好我到隔壁去看看。”

提到隔壁,两口子心头不约而同一紧,对视一眼。

是了,吴芳月知道自家小伟月薪能拿几千美金后,也打算送齐悦出国留学。

如果他瞧中隔壁,那……

“等等!”

“就十四万,我们卖!”

第11章

丛琦头悬梁锥刺股半个月,没等到外资考察团,等来了领导谈话。

“主任,您的意思是……不用我了?”

丛琦愕然,垂在裤缝边的手不自觉捏紧。

黄主任点头。

没抬头看丛琦一眼,注意力都在手边材料上。

“嗯,接待考察团很重要,如果谈妥咱们厂就能搭上发展快车。厂领导很重视,还是决定找外语方面的专业人才。”

他说得轻描淡写,全然不知道丛琦为了这个任务付出了多少努力。

丛琦心梗得厉害。

她不想努力白费。

深吸一口气,试图证明自己能够胜任接待工作,从厂子定位、工人素养一直说到药物产品在市场上的优势,全程用英文介绍。

黄主任愣了愣,没出言打断。

等丛琦展示完努力的成果。

他才直言:“丛琦,我晓得你这段时间努力准备了,我也很认可你的工作态度。但是引进外资对厂子很重要,容不得一点差错,我愿意相信你不会拉稀摆带,但别的领导未必愿意拿这么重要的项目给你试错。先前厂里没打算招外援,但现在,既然招到了正儿八经的外语专业大学生呢,我老实讲哦,你跟她们比不具备优势。”

丛琦喉咙微堵。

“可是主任——”

这次黄主任抬手打断了她的话,道:“你还年轻,年轻人只要保持奋发向上的心机会就还很多,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这次虽然没让你上,但你认真负责上进的态度我是看在眼里的。学历差了点那就只能熬资历,等个三五年,还是有转岗机会的。”

丛琦:“……”

话已经说到这儿,丛琦便知道,恁她如何争取,厂里都不会考虑她。

只能垂头丧气道:“……知道了主任。”

黄主任淡淡“嗯”了声:“回去上班吧。”

对领导层来说,能干活的员工很多,如果不是出挑到无可取代,那让谁干都差不多。画大饼也是他们的常规操作,饼碎了便碎了,工人难道还能跟领导较劲?

是以,对于丛琦被换,黄主任没觉得不忍心,而是惯例安抚情绪,顺带再画一个新的大饼。

唯有丛琦,是真的难受得觉得天空都昏暗,呼吸都困难。

明明接待考察团的任务原本就不是她主动请缨,是黄主任推荐的,推荐前也没问她行不行,她已经很努力准备了,不是单纯为转岗,而是为了对得起黄主任的信任。

结果临门一脚,却把她踹走,再告诉她已经有了更合适的。

甚至不给她和对方面对面比一比,看看谁对厂子了解更深的机会。

就因为学历!

丛琦真的又气又无奈。

是,她的确学历不够,可论如何更好地跟外人介绍厂子的优势,她自问不可能输给不懂药厂的门外汉。

这是她第一次意识到,学历真的是敲门砖,平时不显,可冷不丁就能给你一闷棍。

在意识到这点的一瞬间,丛琦更丧,整个人都麻了。

她无比清晰的认识到自己想要成功调出车间几乎不可能。

因为自己想进的人事部或财务室因为工资高事少清闲而关系户云集,所有国营厂子尾大不掉人员冗杂的通病药厂也存在。

哪怕榕药三厂员工并不多,堪堪不到八百人。

但榕药三厂名气大,前身是1913年成立的济世大药房。

曾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提供过医疗支援,建国后也曾为国家重大项目提供过技术服务,在榕城,榕药三厂绝对是最响亮的招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