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36)+番外
“是啊,那么亮堂好看的屋子,不重复的衣服,还有那么多的书,后世的生活可真好啊……”
这话一出,百姓们叹息声的少了,只剩沉默。
【赵霏想帮帮这些辛勤的农人,可是她大学学的有关农业方面的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了,她现在还能记住的也就是嫁接和养花用的堆肥。
还有就是唐朝才出现曲辕犁。
曲辕犁她就算画出来,战国的农人也用不起铁具。
就在赵霏苦思冥想的时候,跟随她穿越而来的种田系统终于更新完毕,并且发布了初级任务——种出一亩优质小麦/水稻。
种子是系统出品的杂交水稻和杂交小麦,保证高产。
是得真的种,没有一键。
赵霏惊讶地看着半路上线的系统,然后熟练的翻了翻系统的升级奖励,和她玩的时候一样,一级给萝卜,二级给玉米……
且还出了最高等级——五十级,赠送称号天下之母。
奖励很好,但赵霏还是选择了破口大骂,她一个养仙人掌都能养死的人,你让她种地,还得种出‘天下之母’的称号才算能回现代。逗呢!
赵霏:你不会找个专业对口的吗?
系统:你啊!园林景观规划设计,难道不对口吗?
赵霏:……;amp;;amp;@(脏话)】
【赵霏抱着始皇崽痛哭三十分钟,嬴政熟练的用小短手拍了拍精神不正常的阿娘。
是的,嬴政并没有察觉‘赵姬’有什么不对。在赵霏穿过来之前,赵姬有时候会对他很好,有时候会抱着他哭,有时候还会咒骂他。
嬴政已经习惯了。】
真正的嬴·秦始皇·政:不!朕不习惯。
不过杂交水稻、杂交小麦是什么?秦始皇突然想到马和驴□□能生出骡子,而骡子不仅比马大,还比马强壮,耐力好吃得还少。
马和驴是杂交,杂交后代很优秀。难道水稻、小麦也能杂交?和什么东西杂交,怎么杂交?
秦始皇心中充满了好奇,目光期待地望着天幕,脑中自动过滤了天幕口中的三岁半嬴政。
汉武帝时期
刘彻的关注点在于,“玉米?天幕之前不是说玉米在美洲吗?”那美洲他看过世界地图,离大汉十万八千里远,以大汉目前的国力确实无法到达。
系统能将美洲的玉米运到大秦?
如果能运玉米,是不是也能运点别的?刘彻眼睛又亮了,“这系统好像很厉害的样子。”想要!
此时的他并不知道之所以能看到天幕,能买到书也是因为系统。
洪武时期
朱元璋听到种田瞬间不困了,他农家苦孩子出身,最懂农民的苦楚了,稍不留神就是人地两失,倘若有高产粮食,这天下哪里会有那么多农民起义军。
但凡地里有收成,生活过得下去,谁闲着没事干想过这种刀架脖子上的日子,谁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
朱元璋对一众儿子和大臣们道:“这本书有大用,一定要抢下来。”
【赵霏难过完还是决定接受任务,因为她发现了可以钻系统的空子。能在游戏里钻空子是多么快乐的事,她就算累死也要钻!
战国时的一亩地=现代0.29亩,也就是三分地,而且系统也没说不能找人帮忙。
这么一想,赵霏兴致勃勃地去买田。】
秦始皇冷笑:呵,赵国的田地不允许私下买卖,想买田地得有住宅园圃才能买卖,连照身贴都没有还想在赵国买田。
【赵霏顺利的买了一亩田,并雇佣所借住的那户农家帮忙翻地。靠她翻,翻到第二天也翻不完。翻整完地后,赵霏开始育种,并田间观察农人们怎么种小麦。
她一个只见过水稻没见过小麦的南方人还真不会种小麦。而且赵霏发现这个时期的小麦居然不去壳直接煮,第一次吃的时候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
赵霏:这是小麦?别骗我,我吃过小麦的!小麦不是磨成面粉,做成各种面食吗?
现在种下去的是春小麦,要等八、九月才能收割。赵霏并不急着回秦国,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子楚这个便宜老公。
还不如等拿到玉米再回秦国,到时候将玉米献给秦昭襄王,她和始皇崽的地位就稳了,就不用应对子楚了,完美!
不就是二级吗,收小麦升一级,种两茬萝卜升二级,要不了多久就能拿到玉米了。
在等待小麦成熟的这段时间,赵霏带着嬴政玩疯了,准确说是赵霏玩疯了。
就好像三岁半的那人是赵霏而不是嬴政,两人完全颠倒了。比如带嬴政做包子,做着做着赵霏就拿面粉往嬴政脸上抹,嬴政安安静静坐着包包子,不动如山;
比如给嬴政做拼图,做好后她在玩,嬴政在看,只有在拼不对的时候嬴政才会出手。
比如赵霏请夫子给两人一起上课,嬴政学的比她还快。
赵霏终于忍不住了:宝啊,你不会是重生的吧?
嬴政:??
赵霏:行吧,原是我不配。呜呜,原来神童和普通人的差距真的辣么大。】
秦始皇嘴角轻勾,还算有自知之明。
听着天幕的话,秦始皇难得的想起已经逝世多年的赵姬,他其实已经想不起来她是什么样子了。但总归不是天幕里说的那样。
哪怕赵姬对他最好时,也不曾陪他玩。
扶苏一副见了鬼的样子,“阿父,你……”笑了。
秦始皇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你从天幕所说的故事中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母子温情啊!当然,这肯定不能说,于是扶苏道:“后世的主食南方以稻为主,北方以小麦为主,且是去壳磨成粉的小麦。后世只食细粮,不大食粗粮。”
扶苏越说越心惊,后世到底多繁荣才能只食细粮,不食粗粮。
汉武帝时期
刘彻毫不留情嘲笑:“哈哈哈,这后世之人也没聪明到哪里去,瞧瞧还不如三岁孩童。”
文武百官:“……”可那不是一般的孩童,那是秦始皇。
众人不知不觉中已将三岁半就聪慧懂事,端方雅正的小嬴政带入了史书上那个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
果然优秀的人从小时候就优秀。
刘彻听着,燃起了八卦之心:“秦始皇和赵姬真的不睦吗?可史书上赵姬就算和嫪毐谋反,秦始皇也没杀她,只是将她软禁了而已。
这不像他啊!”
在他印象中始皇应该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哪怕至亲也是如此。赵姬都触到他的逆鳞了,不应该直接让她病逝吗?
熟知汉武帝和王太后那点事的大臣们跟锯了口的葫芦似的,一声不吭。
不熟悉这段的大臣感慨道:“毕竟母子二人一起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哪能没有感情呢。”
大唐
李世民若有所思,“这就是后世教育孩子的方式?不会因为他年纪小就轻视他,始终将对方当做平等的朋友来相处。一起玩一起闹,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不如儿子?”
这样的教育方式简直骇人听闻,后世似乎没有三纲五常的说法。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似乎完全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