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67)+番外

作者: 迴梦逐光 阅读记录

【西汉的帝王陵墓除了文帝的霸陵和宣帝的杜陵在其他地方,剩下的都在一条线上,一字排开,壮观极了。当初赤眉军盗墓时就挨个洗劫了一遍。

刘曦从茂陵出来后,决定按顺序去汉昭帝刘弗陵的平陵逛逛,她要搜集大汉所有皇帝的私印,盖一个大汉二十九帝联名的讨伐书。

这样就再也没有人比她更师出有名了!】

大汉二十九帝:???你礼貌吗?

汉室宗亲松了一口气,还好,盗的不是他们的墓。

汉高祖时期

刘邦笑不出来了,他的长陵居然也被盗了?

赤眉军首领是谁?竟然连他普普通通的长陵都不放过。简直丧心病狂!

汉昭帝时期

平陵之主刘弗陵:“……”他的平陵修得那么低调,为什么也被盗?

“霍卿。”

……

三国时期,许都

汉献帝刘协神色黯然望着天幕,心中轻嘲道:在实力面前,大义又算得了什么呢?如果书中的刘曦没有三州之地的兵权,盖再多的帝王私印又有何用?

【一夜连盗七座陵墓,赵云都麻木了,但是见刘曦还要去阳陵,还是出手拦住她。

他说:前面那些帝陵也就算了,亲缘关系比较远,但阳陵的景帝可是你直系祖宗,要是日后被人知道就完了。

刘曦看着一直为她着想的赵云,都不忍心告诉他,她不仅要去阳陵,还要去刘邦的长陵……完了还要去洛阳从刘秀的原陵开始找私印。

反正她是一定要集齐大汉二十九帝的私印,那多威风啊!】

大汉二十九帝:大可不必!

汉武帝时期

刘彻火气又蹭蹭往上涨:什么叫前面那些帝陵也就算了??怎么,他们就不是祖宗了吗?

等等,直系祖宗?父皇?

所以……那个东汉的刘秀是他某个兄弟的后代?那个刘秀谥号叫什么来着,光武皇帝?

呵,他叫汉武皇帝,那小子就叫汉光武皇帝。

刘彻:%;amp;%…(脏话)

谁能告诉他西汉最后一个皇帝是谁?是他哪个儿子的后代?

等等,他好像还没有儿子。

之前那本小说说他会有几个儿子来着?子夫的儿子冤死于巫蛊之祸,他最后立的是幼子刘…弗陵,所以那汉昭帝是他的儿子。

enmmm

要不换一个儿子吧,这儿子后代不行,把皇位都丢了。这也就算了,复辟皇位的居然不是他这一脉的后代。

也就是说东汉那群皇帝跟他没什么关系,他还要被东汉的乱臣贼子盗墓。

刘彻脸色黑了,换,必须换!

他这一世必不可能再弄出晚年巫蛊之祸那样的事,子夫的儿子会顺利登基的。

三国时期,冀州邺城

真正的赵云感受着众人吃瓜的目光:“……”累了,真的。

求放过……

【刘曦见赵云说什么也不让她去阳陵,就和他说:子龙,人死如灯灭,身前不管身后事。

赵云心累道:人言可畏。

刘曦:子龙,你想过身后事吗?

赵云:??

刘曦抬头对上赵云的目光,开始她的中二发言:待我死后,不要土葬直接火化,骨灰撒于山谷之中让我随风而散,与山河为伴。

我连最让人恐惧的挫骨扬灰都不怕,还会怕这区区人言可畏?

赵云震惊JPG。】

别说书中的赵云震惊了,真正的赵云也很震惊,“这就是后世不怕被盗墓的原因吗?”

第44章 四十四章 骨灰用途

刘备也很难接受, 从听到盗取先祖祖坟时,就难以接受,怎么可以因为一时窘迫而盗取列祖列宗陵寝呢?太不尊重先人了!

直到听到这,刘备已无话可说, 相距千年, 后世的风俗习惯和现今天差地别。他们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身后事, 又岂会在乎旁人的身后事。

四世三公出身的袁绍更是震怒:“荒唐,如此不敬先祖, 枉为人子!后世人怎么回事,竟然连最基本的孝道礼仪都没有。”

东汉末年仍沿用汉武帝开创的举孝廉制度,选拔人才更注重学问品行。像这种大不孝的行为, 放在大汉,能被唾沫星子淹死。

汉武帝时期

刘彻眉心突突直跳, 他果然就不应该期待后世人对于防盗墓有什么绝妙办法, 毕竟他们连自家祖坟都不放过。

刘彻拧紧眉头,难道后世盛行这种挫骨扬灰、尸骨无存的丧葬?

怕不是疯了……

唐太宗时期

同样对后世防盗手段抱有期待的贞观群臣:“……”

就挺意外的, 但好像又挺有道理。连墓地都没有,还防什么盗呢?

可……挫骨扬灰也太惨烈了吧, 就算要防盗也不至于如此吧!

沉默许久,魏征憋出一句:“后世, 真是洒脱。”

【之前讲殉葬制度的时候, 清清就说过古人视死如生, 认为人死后会去往另一个世界。有钱有势的人家不想在另一个世界一贫如洗, 所以会陪葬大量财富。

比如秦始皇陵就有近78个故宫那么大,分为核心部位的地宫,内城,外城和外城以外。如果说汉武帝的茂陵号称“中国金字塔”, 那秦始皇陵就是“千古第一陵”。

不仅王公贵族盛行厚葬,就连平民都会想方设法给自己或自己的亲人风光大葬,最差也会准备一口薄棺,陪葬些许陶器和铜钱,希望他们能在别的世界过得好,顺便庇佑后代子孙。

可能这就是我们在电视中经常能看到卖身葬父的原由吧。

言归正传,在古代只有实在穷得买不起棺木的人家才会选择草革裹尸下葬,他们视草革裹尸为一种贫穷无能的象征。

更不要说我们现代盛行的火葬了,在古人眼中这就是一种挫骨扬灰的严厉刑罚。

所以赵云很不能理解刘曦这种行为,还以为刘曦这是在向汉室列祖列宗请罪,刚才还不认同刘曦进阳陵,这会改口劝说道:不至于如此,这本就是汉室帝陵,今天下大乱,群雄割据,大汉江山四分五裂,此举虽有违道义,但也是为了收复大汉河山,大汉先皇想必能理解云云。

刘曦被赵云劝懵了,她只是想火葬,不像埋在地下被虫蚊啃噬罢了,怎么说得她像是因为赎罪才这样做一样。

那要是被他知道在后世火葬只是洒洒水,还有把骨灰压成钻石做成是饰品带在身上;把骨灰做成沙漏当装饰物;做成烟花炸上天;做成骰子,玩遇事不决掷骰问祖宗那套,他会不会吓死?】

各朝各代的古人:谢谢,已经被吓到了。

本来还有一部分人认可火葬,觉得将骨灰撒于山谷之间,与山河为伴也未尝不是一种洒脱。但听到骨灰压钻石,做成饰品,做成骰子什么的,告辞,太恐怖了。

大汉祖宗们被震得头晕眼花:如果真有这样的子孙还是别要了吧,掷骰问祖宗是什么骇人听闻的事。

后世人到底是怎么教育子女的,为何对祖宗毫无半点敬重之意?

汉高祖时期

刘邦惊讶得手中的酒盏都掉落了,许久才叹道,“乃公自诩洒脱,想不到后世之人比乃公还洒脱。”

上一篇: 刻骨 下一篇: 婚后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