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77)+番外

作者: 迴梦逐光 阅读记录

刘彻怒而拍桌,“岂有此理,居然监守自盗。”死后四年,茂陵守卫森严,盗墓贼如何能入,除了监守自盗,还能是什么?

宣室殿一同翻看《三国志》和《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的大臣被吓了一跳,纷纷抬头去看刘彻。

见刘彻虽气急败坏,但仍在看书,众人对视一眼,当做没看见,继续忙自己的事。

……

汉光武时期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百姓流离失所;黄巾起义的爆发……”刘秀看着《碰撞中的民族大融合》中记载的东汉灭亡原因,眉头就没有舒展过。

尤其是看到东汉中后期的十位皇帝平均上位年龄不超过十一岁,平均死亡年龄不超过十九岁后,刘秀沉默了。

掌权者无能,政权落入外戚宦官手中,外戚宦官只顾着争权夺势,加上自然灾害频发,百姓流离失所,可不得发生动乱嘛。

经历过王莽篡汉立新朝,群雄相争民不聊生,农民起义不断地刘秀对此并不陌生,甚至回想那段时光还会心有余悸。

若是百余年后大汉再次陷入那种情况,那亡国也不足为奇。

只是这一次,汉室并无能人再担负起匡扶汉室的重任。

是时也命也,还是万事皆有转机呢?

刘秀垂下眼睑,陷入沉思。

***

三国时期,曹操阵营

郭嘉蹙眉:“这谋士天团谁排的?怎么咱们名次这么靠后?第一名居然是诸葛亮,第二名司马懿,第三名是文和,文若居然屈居第四,公达第五。”

他居然排在第六,文和文若公达在他前面也就罢了,这诸葛亮和司马懿哪里冒出来的??

程昱瞥了郭嘉一眼,“你还第六,我第九说什么了吗?别忘了你只剩七年寿命,能排进去不错了。”

说到这,程昱都忍不住道,“这庞统和陆逊是何人?”凭什么排在他前面啊?

郭嘉:“……”短命是他的错吗?

不行了,为了这个排行他怎么也得多活几年。

“这可都是大才,”曹操拿过他们手上的谋士天团人设卡,“看这介绍,诸葛亮和庞统就是天幕所说的卧龙凤雏,竟都在荆州。”

曹操越看越心动,“仲德,想个法子将他们招揽过来。这么好的人才,可不能便宜了刘备。还有陆逊,现在还没入孙权阵营,我们也可以争取一下。”

郭嘉第一个赞同:“对!是骡是马拉出来遛一遛,我倒要看看这诸葛亮何许人也,竟然压过我们所有人。”

荀攸也道:“我也很好奇。”

程昱:“……”

曹操:“这件事就交给仲德去办,我们先来看看官渡之战到底怎么一回事。”

虽然看自己本纪怪怪的,但不得不说这是一件很激动的事。如果没有天幕,这是他终其一生也无法触及到东西。

帝王才有本纪,曹操的心怦怦直跳,许久都未平复。

直到看到《三国志·武帝纪》中关于官渡之战的记载,曹操怦怦直跳的心终于平复了下来,尴尬道:“一万打十万?太夸张了,这可是本初。”不对,就算是袁术,他也不敢这么打好吧!

看来正史也没多真,曹操心里吐槽道。

冀州邺城

袁绍憋着火,以平均每看几句就要骂一次曹操的频率看《三国志》。

“这陈寿一定是曹操的人吧?写的什么东西,就这也配叫正史?”居然把他和刘表相提并论。

还评价他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至于后嗣颠蹙,社稷倾覆,非不幸也.昔项羽背范增之谋,以丧其王业;绍之杀田丰,乃甚于羽远矣!

还拿他和项羽那个莽夫做比较。

袁绍:;amp;*;amp;……(脏话)

**

刘备并没有和袁绍一起,他只是投奔袁绍,并没有喊袁绍主公,袁绍和谋士商量大事自然不会留他在场。

当然刘备也想自己单独看看史书是如何记载他的。

“刘兄,袁公派人监视你,摆明着对你有所怀疑,他若是看完史书,会不会对你痛下杀手?天幕可是提到你将来会和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赵云很不喜欢这种监视,建议道:“要不,我们离开冀州吧?”

刘备缓缓摇头,“袁公如今最大的敌人是曹操,他一心想着如何打败曹操,暂时还顾不上我们,且安心。但若我们此时离开,他一定会出手。”

刘备没有说的是,如果袁绍和曹操开战,或许能趁机划水摸鱼捞点好处。

赵云颔首道:“刘兄真知灼见。”

唐太宗时期

“各地兴办学堂,科举糊名,百姓监察。倒是个好办法,”就是费钱,太费钱了,大唐的国库空得都能跑马了,哪里来的钱兴办学堂。

李世民长叹一声,不知不觉将心里的话说了出来,“就没有什么不费钱又能打压士族的办法吗?”

众大臣纷纷转头:盯~

李世民立即转移话题,“药师,那本《民兵训练手册》如何?是否真如天幕说的那般厉害?”

李靖起身回话,“禀陛下,此书远比天幕说的还要厉害百倍,拥有此书,就算是个完全不知道行军打仗是怎么回事的人也能当个常胜将军,只要他识字,认得书上的字。”

这评价不可谓不高,李世民眼中精光连连,“这样的奇书,幸好大唐抢到了。”

不过……

“后世人似乎并不待见这本书,这是为何?”李世民并没有忘记天幕左下角框框中的留言,这也是他没有先看《民兵训练手册》而是先看小说的原因。

“许是后世天下太平,不需要这本书了,或者后世有比这更好的兵书。”李靖说到这,内心对后世向往不已,他真的很难想象后世还有多少这样的书。

这样的兵书在古代,绝对是将门之宝,兵家不秘之传。

在后世居然卖这么便宜,还无人问津,就离谱。

李世民:“后世鄙夷大宋重文轻武,想必即使太平盛世,也不会重蹈大宋的覆辙,所以只能是后者。”

文之昌盛,武之充沛,真是令人羡慕。

***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段大分裂时期,一是五胡十六国,历时135年;二是五代十国,历时73年。

虽然古代经常发生战乱,百姓动不动就流离失所;但没有哪个时期如这两段大分裂时期一样黑暗。

而且这两段大分裂时期结束后还是面临着诸多问题,五胡十六国是北魏帝拓跋焘结束的,但结束的只是北方的政权更迭,此后中国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

直到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灭陈朝,才终于结束了自五胡乱华以来三百年的动乱和分治。

五代十国也是如此,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政权割据,但是当时还有辽、西夏,三国几成鼎峙,后来金国取代辽国,继续和南宋、西夏维持三分天下的格局。

因此也有个别史家把这一时期称为后三国。

上一篇: 刻骨 下一篇: 婚后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