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没你就不行(1303)

想到了!昨儿一提婚事,她就想到了。

林雨桐点头,“我听您和父皇的安排!我相信,您给我选的,一定都是斟酌之后,能给我的最好的。”

这话说的,真是贴心!武后决定,原本的嫁妆……还是再翻一倍吧!

林雨桐话题却一转,说起了李弘的婚事,“……您生气原也应该。可我觉得,有些事得正反的看!没有哪一件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眼前看起来,兄长做了一个很不明智的选择,可只有他碰了钉子了,才能领会您真正的用意。您要是舍得兄长去受苦,就真心实意的答应了这婚事又如何?”说着就低声道,“我之前在城门口见了这个杨姑娘一面……在发现我看她的时候,她躲了。”

武后一愣,看桐桐,“躲了?”

林雨桐点头,“是个很天真纯然的姑娘,可宫里……不是天真的地方呀!她要是好好的学,您点拨一二,年纪小,许是就学过来了。兄长看在眼里,焉能不知道母后的用心。可若是真不能适应……兄长又怎会不后悔当初不听您的话呢?嫂嫂能干,是这样的好处。嫂嫂不能干,又有那样的好处。我觉得,冲着得来的好处看看,许是就没那么气了。

至于六弟,儿臣发现,他才是骨子最像您的人。儿臣早前以为,他是个圆润通达的人,可接触了才知道,他有多倔强。儿臣听说,他幼年由韩国夫人抚养……大概他觉得他才是被母后抛弃的孩子吧!韩国夫人离间母子情分,其心可诛,可母后您不能叫她这么得逞了呀!她凭什么生生的剥离您的骨肉!到死了,影响还在。凭什么呢?您是谁呀?您能怕她?她能隔开裂痕,您就不能弥合这个裂痕吗?”

武后的手攥着杯子,良久才道:“你说的有道理!以柔便能克刚,我太知道这个道理了。我能对你父皇乞怜重新回到宫廷,又怎么会是个不懂‘软’的人呢?可是,桐儿啊,国事艰难呐!这又要打仗了,打仗打什么?打的是钱粮呀!今年封禅,那是因为连年风调雨顺,稻谷一斤才五文。可天哪里可测呢?连年丰收还好说,就怕遇上歉收的年景又恰逢战事……你父皇的身体受不得一点劳累,你兄长处事稚嫩,他到现在都没明白,哪怕是东宫的属臣也各有立场和利益的道理。你兄长要是能担起事,你父皇又怎么会叫我来辅政呢?一个人想做好这件事,就不要妄图再做好那件事。在国事和家事中,该如何取舍呢?”

说着,她的面色重新坚毅起来,“当然是国事为重!”说完,一口气将凉了的茶水喝了,“你父皇怕你伤心,而今知道你体谅,那就放心了。婚期订在腊月二十,既然你懂这事的要紧之处,这几个月,就好好备嫁。”

是!

武后站起身来,“你长了一双识人的慧眼,也长了一颗洞察人心的七窍玲珑心。这与你而言,是幸还是不幸,我也不知道!看不透,你的心就不凉!看透了,容易心寒的!但愿你的心境始终温良。”

林雨桐站着没动,看着她带着人离开。

人走了没一个时辰,内监司就抬来那么多箱子,“这是什么?”

嫁妆册子。

只嫁装册子就这么多?林雨桐打开看了几份,看完之后就叹气,给的当真是丰厚。除了富庶的封地,庄园大到里面有山有河有湖泊。

秋雨连绵,连着几天不见晴天。

可皇家的喜事还是没断,先是定下了安定公主大婚的日子,又紧跟着给太子赐婚。太子妃竟出自名不见经传的人家。

婚期定下了,四爷肯定要进宫谢恩的!

林雨桐先过去谢恩,之后就没走。一会子给李治泡茶,一会子帮着念书,李治只笑:“这样人家要笑话的!”

“这世上只有我笑话别人的,谁敢来笑我?”她说着就把香炉的香又压了压,这才道,“只要您和母后好好的,这世上就没有敢笑话我的人。”

“你这是哄朕的话。”李治摇头,“人家小郎君不来,你不说过来……人家要来了,你就不走了……”

“他长的好看嘛!”

李治一下子就笑出来了,眉眼都是舒展的。

刘仁摆摆手,带着人稍微退了退。圣人有些日子没有这么眉眼舒展了!这位公主长在宫外,却愣生生的把自己活成了掌珠!

掌珠有掌珠的待遇!李治没说嫁妆的事,笑完就道:“长的俊俏叫我家小娘子喜欢,那朕就赏!赏俊俏的小郎君一个官儿做做吧!”

于是,一个官职就砸四爷脑门上了……

第766章 盛唐风华(18)

给了四爷一个什么官儿呢?

叫四爷去少府做少府监。

少府是干啥的?就是掌管百工技巧的衙门。衙门的级别还不低,是三品的衙门。少府监是从三品的大员。唐朝的官位升起来那是相当的困难,而今呢?直接给摁在四爷头上了。一出仕就位列三品,恩宠大不大吧?

可要说李治是抬举驸马吧,也不是!

线装书的好处都瞧得见,反正不管大家愿意不愿意,这官儿都给四爷了。

可四爷:不想当大堂的官。

桐桐还以为四爷嫌弃麻烦,四爷意外的看了她一眼,也不知道一天天的书都看到哪里去了!这大唐的官跟后来明清的官,做起来差别不是一般的大。

这个……怎么说呢?算了!这其中的差别多到自己打了退堂鼓,可她是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吧。

成!以后慢慢体会吧。

这蛋疼的表情看的桐桐发愣:这是办错事了?

四爷回她一个眼神:以后慢慢细说。

也行!但是我还有事叫你帮着办呢。她急匆匆的追出来,拉了四爷低声道:“太子妃指了杨思俭家……”

知道!弘农杨氏出身。

林雨桐:“…………”杨思俭没啥实绩,她还真不知道他出身弘农杨氏。

四爷一看,得!她那史书读的,不能抱太大的希望。她的关注点不在这个地方,而是在:“你说怕贺兰敏之坏事?”

对!

四爷叹气,“那位杨老夫人也出身弘农杨氏。”

林雨桐:“………………”所以呢?

四爷就说,“宫外没人知道皇后之母被皇后所厌弃,杨思俭应该也不知道。”

林雨桐‘哦’了一声,若是如此的话?杨思俭家的女儿要入宫,要成为太子妃。那么皇后的母亲,一样出身弘农杨氏的那位杨老夫人,杨思俭家会不去拜访吗?

非要拉扯的话,这是亲眷呀!

亲眷……出入府门,是常事。杨思俭的女儿跟武敏之是有许多交集的。史书上只有那么一笔,可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在哪里发生的?如何发生的,一盖没有。

防备吗?怎么防备?你能防着人家正常的交往吗?出外你能暗地里护卫,那这去武家呢?在杨思俭家呢?能看护吗?

想要救那姑娘,有俩办法:第一,告诉杨思俭不用费心跟杨老夫人搞好关系,因为武后恼了她亲生母亲。第二,弄的贺兰敏之不能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