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这个时候,林州递了帖子进来,说是李太史求见。
桐桐放下排箫,问林州:“谁来了?”
李太史!
李淳风吗?其实此人不全是神棍,他甚少显摆他神棍的本事。他精通天文、历法和数学,他在朝中做的都是编纂数学教材,或是给某一些书做注,再就是推算每年的历法,以服务农时。
此人跟自己和四爷都有渊源,难得的登门,能不见吗?
林雨桐就说,“请!”
然后李淳风便来了,跟林雨桐提一件事,“臣总觉得臣大限或许将至……”
林雨桐:“…………”预报死亡我行你不行。没完是吧!直说吧,想干什么?
李淳风叹气,“圣人登基之处,就叫臣连同袁天师一起,寻过皇陵。”
嗯!
“就在京畿道,一处为梁山的山峦上!臣与袁天师所选之地一致。”
知道!就是乾陵嘛。
李淳风沉吟了半晌这才道:“只是袁天师私下跟臣说,那处什么都好,只是阴气重,利女主!”说完,盯着林雨桐的脸又看了半晌,这才起身,“臣告退!”林雨桐:“………………”不就是外形像是个躺着的女人吗?就利女主了?再说了,你看我那几眼是什么意思?她就喊住对方,“李太史留步。”
李淳风站住脚,回身看林雨桐,“殿下。”
“你觉得你的大限是什么时候?”
李淳风叹气:“两年之内吧!”
林雨桐伸出手,“胳膊给我。”
干嘛?
林雨桐拉了他的手腕号脉,半晌之后就道,“阎王确实想请你,但我能多留你几年。”
什么意思?
“意思是我多留你几年,你得替我办几件事。”
李淳风皱眉,“天命不可违!您说的事,只要臣能办,必回办。”
“天有灾,该预警。”林雨桐看他,“天命不是不能更改,而是你得拿功德去换!救人便是救己!皇陵利谁不利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做点利百姓的事。你精通天文历法,应该看的出来,灾情就在眼前。怎么预警叫百姓自救,你拿手,你去办。”
李淳风又看林雨桐的脸,眼里闪过一丝明悟。他拱手:“殿下之前程,不可限量!”
林雨桐:“……”真想拔了这神棍的舌头!
第792章 盛唐风华(44)
李淳风自然知道大灾要来了!
他又观察了几天,到底是写了折子往东宫送,旱灾已见端倪。根据经验,北边旱情一旦严重,南边水灾的可能就比较大。
当然了,他只是说可能性比较大,并不是说一定会有。这种事说出来是要负责的!到了这个程度,正好圣人和皇后的身边都有可信赖的术士了。那自己正可以以身体为由,致仕了。
只是……人吧,还是太重视名声了。决定都下了,还是忍不住去了公主府。好叫人知道,自己真不是没本事的。结果被公主给拿住了!
如此也好!公主的气运极旺,她说有灾情那就真有灾情。但是折子上,他不能提公主。这位公主聪明已极,正躲着不想出头呢。那正好,自己就出头了。因着他的身份也特殊,折子一进来,李弘就见了。
从进秋以来,旱了吗?李弘几乎一天都不出这个大殿,没那个时间。早起天还黑着呢,不到半夜休息不了。一天见不到两头的太阳,是不怎么注意这个雨水变化。
看着跪坐在下面的李淳风,李弘把折子合上,“有几分把握?”
李淳风便道:“天道尚存一变数,更遑论其他!殿下问了,臣只能说,九成。”
那这就是笃定了。
李弘把折子打来再看,这个折子自己没法批复。赈灾是施恩,施恩的事得叫父皇去做。于是叫了专人传递折子,务必尽快递到圣人的手里。
等折子递走了,李弘才看李淳风,“李太史当的起国师之称了。”
李淳风一愣,忙谦虚:“臣之本分而已。”
李弘就道,“是啊!为臣之本分,该是为君分忧。治理天下,哺育百姓,李太史当谨记才是。”
是!臣谨记。
李淳风告退从里面出来,回头看了一眼,心里暗道一声可惜。可脸上不敢有丝毫露出来!却也知道,太子对那位明崇俨的,不怎么喜欢。太子觉得,便是有些阴阳术士之道,也该放在正事上。整日里说些神神鬼鬼的,非臣的本分。
可见,东宫对这样的事其实是深恶痛绝的。
这边正思量呢,身后追来一个特别俊秀的小太监来,是太子的近身内侍,就见他微微一笑,开口就道:“殿下吩咐了,太史公最好是先去山下等着,怕是圣人随时有传召的。”
是!
李淳风赶到山下的时候都下半晌了。而今山下有小店能歇脚,他到了,见山上无人下来,便下去守山门的侍卫说了一声,告知他到了,若有传召,就不用宣旨的人再跑了。对方也没为难,很客气的请他去一边只管歇息。
到了店里不敢要酒,就是随便要了一口吃的,再来一壶热水就可以了。若是能叫我洗把脸方便见驾那便更好了。
拿了汤饼正吃着呢,就见有两人前来了,走的好似有些累似得。在山下磕了头,而后起身,朝这边的小店来了。
店家取了几个汤饼,水瓢里舀水等着。这两人过来,穿着看着还行,结果一个人拿了汤饼,一个人递了水囊来,店家把水瓢里的水灌进去递过去。那边递了一把钱来,这个交易就算是完成了。
等人走了,李淳风才问,“那是什么人呀?”不是朝中人,“求什么事呀?”
“皇后的娘家侄儿,每日里走来,磕个头,再走回去。每日都是如此,寒暑不辍,雨雪不止。”
李淳风慢慢的嚼着汤饼,若有所思。
正吃着呢,山门口有人喊了。果然是圣人宣召。
李淳风上了山,看见的是皇后。
皇后站在一副舆图面前,“圣人乏了,修养着呢。你奏报的事,本宫已然知道了。”她的手点在长安这个地方,而后皱眉,扭脸问李淳风,“去安定府上了?”
李淳风眉心一跳,忙道:“是!臣……去了公主府上。臣老了,病体难以尽忠。公主跟孙道长常有消息往来,臣听闻孙道长打算去云游,也不知道去了没有。若是已然走了,臣便不跑这一趟了。再加上,臣忧心旱灾水灾,路上不太平。原不过是顺口提了一句,公主怕是种了不少冬麦,知道灌溉之紧要,盯着农时呢。这自然也就知道天旱了。臣本不是太确定,但公主言说,既然有端倪,就该叫朝廷知道。若是不准,臣损的是名声。若是准了,救的是黎民百姓。臣听了这话羞惭的很,便赶紧上了折子。”
武后笑了笑,没再问这个话,只追问道:“到底有几成把握,实话实说。”
“九成。”
武后皱眉,摆摆手,“下去吧。”
是!
等李淳风走了,武后焦心了半晌。还是起身去找圣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