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没你就不行(1653)

林雨桐:“……”其实白兰这话是实话。敢出门的,在外面是真的不少挣的。

可还是那句话,白彩儿属于有前科的那一类,人家婆婆和老公怕这么放出去了,养的她心野了,再也收不回来怎么办。真要是跑了,那苏环真敢堵在门口,叫金家赔给他们家一个媳妇。

这就属于别人的事管不得的实证。

半下午了,得去陵地给先人烧纸了,像是林家老太太这样的怎么办?只能桐桐去。

鞭炮从这个时候就开始,一直放到夜里十二点过了,凌晨一两点,还有那打牌打到很晚的,才放鞭炮呢。然后凌晨三四点,又有早起的开始放鞭炮了。

毕竟嘛,新年第一天的早上,起早代表勤快。这一天勤快,这一年都能勤快。自有老人家觉少,比着早起的。

向来安静惯了的俩孩子能习惯吗?就觉得好像才睡着,又被吵起来了。

金锏往被窝里缩,在被窝里拱出一个包包来,反正不起。

金明明穿着秋裤呢,这会子胡乱的塞到奶奶给做的棉裤里,穿了她爸的大棉袄就往出跑。

四爷就喊:“半夜风寒,里面有厕所你出去干嘛?”

金明明迷迷瞪瞪的,“我看看马奶奶家的放鞭炮了没!她家的鸡在哪关着呢,鸡要是吓着了,不会下蛋的吧……”

四爷一把给抱回来塞炕上,“再去睡一会子了!”大年初一的,你出去找骂去!老撩拨一老太太干什么。

金明明也是好样的,只把脚塞被窝里,棉裤也不脱,她爸的大衣也不脱,就缩在里面睡的呼呼的。

孩子赖着能不起来,但四爷和桐桐得起来拜年呢。从这头到那头,恨不能都拜访一遍。两人回来的目的很单纯,就是陪父母过个年的。

可谁知道从早上十点多一点,两人还没把村里给转完呢,三岭就骑着车找过来了,“赶紧的,家里来客人了。”

果然是来客人了。

客人是县城来的贵客,一位主管交通的副县!

这怎么话说的?大年初一就上门了。

客气的寒暄了一翻,桐桐才听明白了什么意思,省里要修高速,县里想争取高速过境。

可这……这修路不是其他的事,人家是有规划的。

而且,林双朝的工作跟农业更有相关性,交通……不归他管呀。

林雨桐就看四爷,四爷的手在杯子上点了两下,桐桐明白了:四爷是说马均田的父亲在交通方便人脉颇广!

当然了,人家作为父母官,积极争取,也是职责所在。啥事都有个顺序,早一天,就早一点获利。人家也不是为了私事,就是为了县里的公事,这种事怎么办呢?

四爷就说,“首先,得积极向上汇报。而后,再有消息,我可以帮着留意一二!这个事情,我之前还真没注意,不知道上面的政策到底是什么样的,这次的侧重点是哪个方向。但如果与大政策有悖,估计还得往后排……”

那咱这不是努力争取,快一点是一点嘛!

很客气的招待了人家,林雨桐就叹气:看!事情就是这样的。有时候你不想去应酬都不行!有时候你摆在那个位置上,然后不知不觉间,就会跟越来越多的人产生关联,想跑都跑不了……

第946章 流金岁月(77)

因着在家,拜访的人多了,两人不敢耽搁,真就是在家吃了午饭,而后收拾东西,把孩子往车上一塞,回省城吧。

明年都接去省城过年得了。

不是两人谨慎,实在是有些事还是小心着些。尤其是农业各方面拨款,还有高速修路这个消息。两人从不打听这种事的原因就在于,这种事一旦从你的嘴里透露出去了,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副作用。

比如说,自家知道这个消息,且跟下面的某个人说了。那你怎么能保证此人不发动三姑六婆,七大姑八大姨的在高速要过的地方承包土地,搭建点土坯房,甚至给你插上柳条说是才栽下的树木,哪怕是承包下来遍地的野草,他也能竖几块牌子起来,跟你说这是中草药种植园。

一旦要征收土地,这是能获得赔偿的。

所以,他们从不往里面凑。各有各的差事,各自把各自的事干好就完了的事。

还有修建水利,上面肯定看情况给拨款。但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各地的官员那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呢!这玩意却真跟林双朝有关。一看这个事,敢在家里呆吗?

把金印都吓的,“赶紧的,走!马上走。”

然后在家里呆了一夜连半天,又往省城赶了。

这哪里是过年呀?分明就是逃难。

吴秀珍可高兴他们能回来了,“赶紧的,时间还早,带着孩子去大院里给各家拜年去。”

别的时候不好串门,但是大过年的,有晚辈的情况下,当然得叫孩子们去拜年了。

育莲不去,“我不会跟人家应酬,你跟四海去吧,人家也上咱们来了。妈正在家里说我呢,说带着东西说两句话,怎么就不行了。可我见了人家就是不会说话……你可算是救苦救难了,赶紧的,妈把要带的东西都收拾好了。”

行吧,带着孩子去吧!

桐桐叫育莲家的雷霆,雷霆正在看武打录像,“小姨,我不去。”

金明明拉他:“走吧!去转转。”

雷霆赖在二楼的沙发上不挪窝,“正看着呢……不去……”

金锏哄他:“走吧!回来一起看……”

不去!不要打搅我,等你们回来我就看完了。

育莲也喊:“算了,他不爱动就别叫了。”

桐桐干脆就不叫金明明和金锏去了,“在家玩吧,去了人家还得压岁钱,怪不好意思的。”

也行!然后把孩子给扔家里了。

便是要去,也得给先打个电话,要是人家在家里见什么要紧的人,这猛地撞去,就不合适了。

育莲就觉得很麻烦,见四海坐在客厅里打电话,表示要去拜访的意思,那边怎么说的,她也没听见,只看着小桐在纸上记着呢,她在跟前坐着呢,可能是听见了吧!这个记了一笔,半个小时之后去。给那个记了一笔,五十分钟之后去。

也不知道人家这时间事怎么掐的。

就在院子里这么大的地方,拜访竟是要安排。而且,礼物小桐还在调整,还跟自家妈说,“去周书记那边,不要再带烟酒了,这个得记住……去席省家,把这个土特产添上……”

为啥呀?

桐桐耐心的跟育莲讲,“你没看省内的报纸,在年前的会议上,周书记讲话里提了干部生活问题……”

哦!

“之前在谢伯伯家,听说席省爱用咱们省的特产送人……”哦哦!

小妹和妹夫走了,育莲就看自家妈,“我怕是一辈子也学不来这些。”

这话说的,小桐那也不是学来的。想来,只学怕是谁也学不来的。

晚上的时候,育莲一边给孩子们削苹果,一边跟林雨桐说这个事,“你就是告诉我,我都未必懂。还得留心这么多细节,我是真留心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