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克用摆手,“他不冤枉。老太太说的没错,他就能当一太平官!可京城这地界,最难的便是太平。”
这不!外面流言一起,不尽御史们闻风而动,质疑京城治安。
便是内阁和枢密院,也都在大朝之上,弹劾米青云。
米青云能冤枉死:“一,府衙所接的案子中,无一是小女娘或是女娘失踪案。二,臣着人搜集了所有的坊间流言,可流言看似详尽,但在挨家挨户走访之后,却发现当真无一家有女娘丢失。三,臣已经叫人察查流言的起因,不日必有结果。”
处置的看似得当,可其实呢?不能终止流言,不能消弭流言的消极影响,他米青云便是说出大天去,你这官做的也不合格。
文昭帝就问说,“米知府接下来打算怎么处置?”
“继续追查流言的起因,找出幕后之人,详查此等传出此等流言的目的。”
程翰程大人皱眉,提点道:“若真无案子,那便是有别有用心之人,带着别样的目的。查,当然是该查的。那么敢问,除了查之外呢,流言这般肆虐,又当如何呢?若是三五天之内,能查出幕后之人,能找到他们这么做的原因,这也到倒是罢了。可若是三五天之内不能查到呢?任由流言这般下去?科举便在七日之后,天下的读书人齐聚,米大人,得给天下一个交代。”
米青云看了文昭帝一眼,而后跪下,“圣上,此事臣有下情要报。”
文昭帝眉头动了动,手往起抬了抬,“起来说!有事便奏。”
米青云起身之后这才道:“在此事之前,臣曾听到流言,说是京城中有前朝余孽活动。而恰在此时,府衙的捕快失踪过一段时间。臣当时确实怀疑,可紧跟着,捕快又自己找回来了,只说是得罪了人,这才被人下了黑手。所幸不是恶人,只将人丢弃在城外一处废弃的宅子的菜窖里,未曾加以伤害……臣心里便又排除了前朝余孽的嫌疑。可紧跟着,又出了这样的流言,臣不得不再度怀疑,此前朝余孽有关。如是如此,三五日之内,臣确实是无法查到真相。因而,臣斗胆建议,将案子转交有司衙门处理。”
这话一说,朝堂便没有声音了。
四爷这才开口,“米大人,前朝余孽不是万灵丹!凡是处理不了的案子,动辄便是前朝余孽。证据呢?你听流言说有前朝余孽活动,流言从哪来?怎么传到你耳中的?你查了吗?查到了吗?因着这事有人去查,所以,便跟你无关吗?流言汹汹,朝中并无人跟你交接案子,那便是管着这事的官员,不认为此事为余孽所为。那么,米大人,三五日之内……或者干脆给你七日,七日之内,你可能查到此事事关前朝余孽的证据。哪怕是一点蛛丝马迹呢,能吗?”
“这……”米青云摇头,“臣……尽力而为。”
四爷就跟文昭帝启奏,“可请刑部协查,每日一奏报。”
准!着刑部协查,每日专折递送,不得延误。
喏!
退朝之后,刑部尚书就站在外面,等着四爷:“殿下,此案您还有什么要叮嘱的。”
四爷就看站在不远处的米青云,但也没叫他近前来,只叮嘱刑部:“流言孤也有所耳闻。都扬言有女郎丢失了,可米大人却查无此事!那么反着来了?流言里有醉春楼,有富贵人家,有达官贵人,这便是一条线。富贵人家不好确定是谁家,百姓眼里的达官贵人亦是多如牛毛,且分散于各地,不好查!那就查一查醉春楼,以及如醉春楼一样,买卖美貌女郎的地方,许是丢失的并不是常住京城内的人口呢?”
明白了!臣这就着人去办。
刑部一说查醉春楼,米青云心里就咯噔一下。
那个叫做伍小妹的女差役,也曾提过醉春楼。慈幼院的事想来不假,但这是不是急着办的事。可如今再看,这件事竟是一码事不成。
这又怎么敢瞒着?
米青云将事情说了,那么伍小妹便成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
可再寻伍小妹,竟是说找不到此人。无人知道此人在哪里落脚。
米青云皱眉,“只怕幕后之人便是伍小妹。”
刑部派的人是邓绥,最先巴结到四爷的一个司刑而已。而今升为刑部一堂官了。
既然太子说话了,那刑部自来跟四爷亲近,派遣的人也自是听用的。邓绥皱眉,心说伍小妹是谁咱不知道,但眼下这个事查到这里,对处理眼下的流言是有好处的呀!流言嘛,需得另一个更大的流言将其掩盖。
一盖的否认,这不是处理流言的方式。他当机立断,由刑部的名义张贴告示,叫人敲锣打鼓的满京城的宣扬:无良商家假慈悲,慈幼院中有乾坤。流言并非空穴风,真相就在醉春楼!
于是,可怜的孤儿、贪婪的小吏、伪善的商家、好色的官僚,百姓们最同情和最厌恶的人就这么联系在了一起!
一时间,群情激奋,都嚷着要一个公道!
桐桐轻轻的将棋子落下:将!
第1087章 天地情怀(105)
醉春楼被查封了,粮商田广帛被羁押。曾在慈幼院管事的差役奴仆,都被抓起来了。
可只这些就够了吗?
百姓们要看到的是主管的官员会不会受牵连,要看到的是这件事会怎么去解决。
这也是桐桐第一次以储妃的身份站在九龙壁之上。
凡是有大事,皇后才会跟圣上一起上大殿。皇后要去,且叫人叫桐桐准备,储妃自然也该出现在大殿之上。
圣上和皇后端坐在龙椅之上,四爷站在圣上的侧面,桐桐得站在皇后的侧面。还别说,这种感觉……其实有点熟悉的。
大殿之上,米青云据理力争,“臣以为此事的罪魁便是那走脱的伍小妹,他贿赂臣身边之人,将证据呈送上来。臣知此事必为真,可事有轻重缓急。缓着去办,也不能造成更大的危害。可急着去办,臣顾虑朝廷的名声,因此……臣以为放在科举之后严加查办方是亦无不可。可谁知这伍小妹胆大包天,竟是不达目的不择手段。放出各种流言之后,不是她,那必是她身后之人。此等人,不得纵容。”说着,就看向邓绥,“邓大人在未曾捉拿到罪魁之前,却擅自公布案情,居心何在?”
邓绥忙道:“启禀圣上,此事里确实牵扯到了一个叫伍小妹的女差役。此人不曾寻到,案子就存在疑点,这一点臣不否认。然,一则,臣以为以流言攻流言,可破!坊间流言为假,朝廷引导的流言为真,只要一对比,之前的流言便可不攻自破。二则,臣承认这伍小妹跟此案一定有关,但并不觉得此人有害社稷之心。此事便真是她做的,那么臣便要问了,是什么理由叫她不得不行此计策!无他耳,盖因此事得不到主管官员的重视,仅此而已。”
米青云面色铁青,对邓绥怒目而视。
文昭帝轻笑一声,“伍小妹?需得找到此人,可对?”说着就扬声道:“那就带伍小妹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