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倍看着眼前这个冒度,当真是爱的很了!这般人才,自己身边一个也无。
两人又说了许多契阔的话,冒度才带着人出来,一点也没耽搁,重返大陈。
亲随在路上问:“要真是叫咱们带小王子走,可怎么办?一个孩子,这样的天……”
冒度轻笑了一声:“明知道这事紧,这事急,偏叫带个孩子……岂能是真心的?”不过是一个态度罢了!明知道不会发生,那么这么做了有什么坏处呢?
亲随就忿忿的:“亏的咱们太子殿下一腔真情。”
冒度:“…………是啊!”太子殿下的一翻真情……多真挚呀!
“咱们大陈皇室,从太祖开始,待结义骨头从来不失真心!”
冒度坚定的点头:“那是!至纯至真之情,不掺杂半丝功利。”“可您看大辽的皇室……太子对他以真,以诚,他却心存算计,还要试探……虚情假意,不仁不义!”
冒度:“…………是啊!”虚情假意,不仁不义……这说的只能是东丹王。
“咱们殿下跟这样长着狼心的人相交,怕是要吃亏的!”
冒度:“………………殿下心里如明镜一般,据实已告便是,殿下自有判断。”
“唉!就怕殿下该伤心了!有情总被无情负,想想都叫人觉得难过。”
冒度:“……………………”我该怎么跟你解释呢?他就说:“风大,闭嘴吧!吃了冷风肚子疼。”
可是,很担心太子吃亏怎么办?很担心咱们大陈吃亏怎么办?
冒度:“……”把你送去东宫做侍卫好不好啊?担心太子吃亏?
亏——这种东西,太子怕是就没见过!
第1120章 天地情怀(138)
冒度回来了,瘦了十斤不止。包裹的再严实,脸上也生了冻疮。
在东宫外院简单的梳洗了,就赶紧去见太子。
桌上是一碗酸辣汤,肝肠肚肺,乱七八糟的烩了一大碗,冒度先将回信递给太子,这才端起来就喝。胡椒味儿浓的很,当时就出了一身汗,“舒坦。”
四爷拆了信,再看着呢。可却在冒度喝完汤之后,马上将盘子里拌好的面推给他:“慢点吃,不着急。”
冒度端起来就往嘴里塞,确实是,一路上就没吃过一顿像样的饭。
这吃完了,四爷又递了一碗下火的雪梨汁。
接过来喝了半碗,整个人都像是活过来了。冒度这才一脸肃容:“东丹王除了叫捎带信,还想请臣带小王子回来……”
他把当时怎么回应的,甚至去了之后看到的,听到的都说了,又详细答了怎么回复的,而后就不言语了,等着太子吩咐。
四爷夸他:“办的好!”当机立断,坚决不带人家的孩子。一般人没这份胆子做这个主的,“先回去歇着。年前年后都不出门了,你也别来当差了,给你放假了。等到出了正月,歇过来了,再来当差。若是有急事用你,会叫石坚通知你。但一般来说,没什么急事再要你出京了。”
是!那臣告退。
“去吧!家里该惦记了。”
这边前脚出宫,后脚各种赏赐就下去了。除了金银,再就是给了药!跟着跑了一趟的都能分不少。
所以说,太子这人还是很讲究的。凡是出门的人,家里都得到了照佛。除了炭和干木料取暖之外,还有粮食、肉、菜蔬等物。家里的人不出门用到年后都没问题。
如今再一赏赐,就觉得虽然辛苦,但是真值得。
不惜提拔,不惜金银,不惜事无巨细的安排,敢不效死力?
事情一安排妥当,内阁、枢密院在所有的细节上达成一致,那剩下的便是推行。
推行呃第一步便是——土地。
土地从谁开始?
宗室!
皇室的田庄全都集中在京城附近。
苏有吉乃是新京城知府,他手里捧着契书,契书上盖的是府衙的印章,需得帝王签字画押用印,自此皇庄变为朝廷公田,种什么,该怎么种,都与帝王无关。
吕城捧过来,放在御案上。
文昭帝提笔,端端正正的签下他的名字。然后抬手拿了印鉴,盖在了小印之后,又盖上了大印。
而后是皇后,皇后有自己的陪嫁。也有许多是后来文昭帝补给她的嫁妆,更有一些是贵太后留给皇后。这些中,几乎是把一半都陪嫁给了桐桐,剩下的一半的一半补贴给了韩嗣源。再剩下的才是几个皇子皇女平分了的。
而她自己留着的,是贵太后给的一个小庄子和圣上给的一座山,上面养的是伺候她的老人。这个山不大,开垦不出来,也种不了庄稼。她自己留下了,剩下的那个庄子,也给交接出去了。直接签了契书。
至于两位妃嫔,那是真不舍得。
这两人原本是做妾的,能有多少家底呢?不过是后来圣人成了圣人,族人给补了一部分罢了。后来,世家不是倒了吗?剩下的孤儿寡母的,日子也艰难。两人到底是不忍心当年的一些故人遭罪,又把族里给的还给族里的。手里再有的都是后来她们自己偷摸置办的。在宫里没开销的地方,总还能收到一些孝敬的,虽然不多,但也是私产呀。
儿女婚嫁都没往出拿,结果现在要交出去。
萧嫔手里攥着笔,久久的落不下字:“我留了五百亩的庄子……是不是有些小了?”
小四低声道:“您可以留五千亩,但您名下得有一百人打发出庄子上种地去!”您现在只是嫔,您有多少能用的人,心里没数吗?
她直接上手,只给留了一个三百亩的小庄子,剩下的都推到苏有吉面前了:“就这些了,添了数目,就签字吧。”
萧嫔想拦着,但扭脸看看圣上黑沉的面色,到底忍下去了。
三百亩,还得叫自己从身边拨六个人出去种自己留的自耕地。感觉日子一下子就拮据起来了。虽然留着也未必用,但没有了就觉得失去了好多一般。
高妃看二郎,低声道:“人家媳妇补贴,你媳妇家一分都补贴不了你……我多留些,哪怕给你收着,成不?”
“儿能养的起妻儿!”
你就是蠢!等你真的用钱不凑手的时候就不那么说了。
不过到底没言语,拉着脸签字摁上手印。
之后才是四爷和桐桐。
四爷手里的私产是最多的,因为武昭帝的缘故,文昭帝把皇庄分为两份,一份他留着,一份叫刘南德保管着呢。大婚之后,刘南德就全给四爷的。
而桐桐呢?桐桐几乎带走了林克用八成的产业,又有林家给的那么些,还有皇后单独补的。所以,她的地契满满一匣子。
高妃瞧的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果然还是四郎最有心眼,早早的就跟桐桐相好了。悄悄!桐桐的产业比长公主的也不少什么。
就像是现在,皇庄只能收租子了,但是其他产业呢?像是铺子?
桐桐的铺子没有一条街也差不多。尤其是西北的铺子,所有大城的铺子加起来,只有林家知道有多丰厚。跟桐桐一比,大皇子妃的嫁妆当真是可怜的很。只一个不到八百亩的庄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