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这一句,郭威便拿着书有些读不下去了。
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占理的,总是以仁义为先;反之,自己不占理的,总以权谋为先。
那么敢问,韩家而今所行之事,占理不占理呢?不占理,所以,才在背后谋划,才有了那么些机巧的权谋。
反之,朝廷平天下安百姓,这是占理了!占理了,怕什么呢?自然就以仁义为先了。
思绪纷繁,他先将书给合上,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端起来还没喝到嘴里呢。视线随意的在大堂里一瞧,瞥见有新客人来了。
他也没在意,这里来来去去的人多了。
这边才又重新拿起书,就听到紧挨着的另一桌有动静,有人在挪动桌椅。
然后听到一个女声问说:“要好茶一壶,有什么好点心上两盘即可。”
这声音好似在哪里听过?
他扭头去看,就见到两个双十年华的青年。但显然,有一个是穿着男装的。
而今跟大唐相似,女子穿男装上街并不奇怪。穿男装并不是要女扮男装,单纯就是觉得方便。在那女子脸上扫了一样,觉得面熟,在什么地方见过的吧?
可在哪里见过呢?
桐桐的视线落在郭威脸上,好似也愣了一下一般,而后问了一句:“可是韩家人?”
这么一问,郭威的面色便一变。想起来了,老王妃过寿的时候曾远远的见过,也听过这个声音。好似去给老王爷送东西的时候,也见过另一个年轻人。
这是东宫和储妃。
他急忙起身,拱手。
四爷点了点对面的位置,“碰上了,也是巧了,过来坐。”
在外面也不敢大礼,坐?怎么坐?
郭威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才去了萧蕴的府上,这才隔了几天呀?在这样的地方遇到了东宫和储妃?
巧合吗?这未免也太巧了。
他心里叹气,特别温顺的坐了过去了。
四爷扫了一眼他那边桌子上的书,书此刻倒扣着,什么书一眼就瞧见了了。他也没动那书,只笑道:“喜欢看书?”
郭威忙道:“小的……自幼习武,武能安身,武能立命……可随着年纪的增长,越发觉得小的有些欠缺。这世上最有力量的不是手中的刀,而是有多少见识,有多少知识……小的愚钝,盼着从书中能汲取一二。”
桐桐给他倒了一杯茶,心里称奇。所以说,每个人的成功都不是随随便便的。
四爷就问:“那本书没看完?”
是!还没看完。
“那就看到的……看出什么来了?”
郭威犹豫了一瞬,还是说出了两句话:“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桐桐眯眼,此人要比自己想象的更聪慧,更敏锐,也更有决断。
以正治国,这话说的好!
点在了一个‘正’字上,那还要说什么吗?他对正与邪心中自有判断。
桐桐很怀疑,自己和四爷若是不主动找他,他也会找韩宗道或是老王爷的。
他受韩家恩惠,背叛韩家这事不能做。可若是找韩宗道和老王爷,甚至于韩嗣源呢?这还算是背叛韩家吗?
不算!
四爷就问郭威:“功能补过,善也。赤眉弊恶,毒痛四海,而有三善。此三善为何?”
此说的是刘秀攻入长安之后的事,彼时关中大旱,赤眉入长安的时候百姓欢迎,但是地主豪强却坚决反抗,藏匿了粮食不给赤眉。赤眉只能退出长安,刘秀趁机攻入长安。在刘秀攻入长安之前,赤眉反的是王莽,因此,赤眉拥立的帝王乃是汉室出身的刘盆子。
赤眉兵败之后,刘秀说赤眉弊恶,毒痛四海,却也有三善。
“一善是赤眉军纪严明,入长安,无伤人妻人子。二善为立君立宗室。三善为,为刘盆子争取活命之机!”
不错!大势已去,没有杀旧主以投降!他们投降的前提是,问怎么安排刘盆子。刘秀应承不杀刘盆子,且给予厚待。
此为三善!
郭威喉咙艰难的滚动,心中再无侥幸。背后那些事,宫里一直洞若观火吧!
功能补过,善也!
这是太子叫自己记住的第一句话。
无伤人妻人子,这是想说什么呢?其一,朝廷不会夸大事端,有些人的罪责绝对不会牵扯的太深。其二,也是叫自己思量,有些事一旦做了,一旦做大了,便是弊恶,会毒痛四海的。一旦如此了,自己可能保证不伤人妻人子。
这是太子叫自己知道的第二层意思。
立君立宗室,这里面说了一个‘忠’字!不忠不义者,难立足!
所以,跟着有些人往前走,那是一条死路。
而第三善,也是给自己指了一条路。
郭威起身,拱手站着。直到那对年轻的夫妻从店里出去。
第二天,韩嗣源就见到了据说是给自己捎话的郭威。
郭威拱手而站:“世子,小的有话要说……”
第1130章 天地情怀(148)
韩嗣源打量了他一眼,转身就走,只留下一句话:“跟我来。”
是!
越走越深,厚重的铁门叫郭威瞬间便知道,这位郡王府的世子,掌握着的天底下九成的秘密。
被请到一间屋里,韩嗣源指了指对面:“随便坐。”
郭威坐下,韩嗣源又给倒了茶,这才道:“说吧!我听着呢。”
“这件事,小的只能说给世子听。”
猜到了。
“小的自有托庇韩家,受韩家大恩。在韩家习武学文,韩家不仅于我有活命之恩,更有教养之恩……”
知道!郭威的母亲姓王,他说的姨妈是礼法上的姨妈,也就是他的父亲在娶他母亲之前还有一任原配。原配姓韩,那韩姓的原配的姐妹,自然就是他礼法上的姨母。在他父母亡故之后,他才是个三岁的孩童,是下人辗转之下,找到了这么一家姻亲。
她姨妈夫家也不是高门大户,恰好,娘家还尚可。便带着家小投靠了娘家。
也就是说,相当于郭威是韩家女礼法上的儿子,那韩家,自然也就是郭威礼法上的外家。
不过跟王府的关系远了,只能算是族人。
韩家族人后来陆续投奔,都在西南。人口挺多的,收容的各种亲戚,或是投靠来的乡邻都不少,郭威绝对不是唯一的一个。
只能说此人更能干,更聪明,抓住一切机会向上走,这才在那么多人中,只他被委以重任,且信任非常。
“我被选在大爷身边的那一年,整十岁。”郭威说着就长长一叹,“我是在大爷身边长大的!”说完,就是长久的沉默。
韩嗣源深吸一口气:“说吧,这里就你我二人。你待他如兄,侍他如主。而他亦是我的血脉至亲。你我之间,是可以感同身受的。”
“大爷有结义兄弟九人……”
韩嗣源愕然的抬头,“九人?”
是!“田广帛只是九人之一。”
“他们彼此知道对方?”
不知!
“都有哪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