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燕失笑:这俩还真就是知音了。
这个写的小说,那个就触动的。这个一触动,偏那个就能听出别人轻易听不出来的东西。
刘想关注的是:这个曲子能出单曲吗?
这些事桐桐没关注,刘想去处理。
她扶着金老师起身,“回家!先回家。”
然后只能给魏燕道歉:“明儿来再录背景配乐……”说着看了幺妹一眼,幺妹进去拿了曲谱,赶紧跟出去了。
金老师一路都沉默的很,回去躺着还是觉得心好累。
桐桐坐在边上一步都不敢离开,紧紧的盯着他。
金老师就轻笑一声:“没事!就是……就是刚才不知道怎么了,似有所感一样。那股劲儿过去就好了,真的!”
桐桐靠着他躺着,“我刚才听的时候,心里说不清楚是什么滋味。”说着她自己都笑,“说起来都不怕你笑,我自小到大,就没发现我有音乐细胞。现在跟着老师学,我用古筝弹曲子,还是只能弹两首。琵琶曲只能弹一曲!我想学十面埋伏,可惜,老师说工夫不到,学不成。该到项羽的戏份了,一个十面埋伏弹不出来……”
“写的时候心理很难受吧?”
桐桐睁着眼睛看着屋顶,“难受也就难受一会子,说到底,只是替古人担忧罢了。”她皱眉,“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这种状态……就像是过分的多愁善感。”
嗯!有道理。这就是一种多愁善感。
“那就别躺着继续多愁善感了。”桐桐拉他起来,“家里的加湿器坏了,一直没修,赶紧起来,干活了。”
金老师朝外看,细雨蒙蒙,要加湿吗?
“别管要不要加湿,反正是坏了,得修的。”
行!修。
起来洗了澡,换了身衣裳,看了看加湿器,就是使用不当的问题,人家没坏,好着呢。
桐桐:“……”还打岔不过去了。
干脆又拉着人去书房,从柜子里取了笔墨纸砚,“我在古玩街买的,看着烟台的造型好看,就买了。有了砚台,干脆连其他的也配齐了。买了两套,这两天我写的心烦意乱的时候就写字。临摹,写慢点。小时候学过书法,好些年不用了,手生的很。”
确实是手生的很。可这一根小小的笔管握在手里,描摹了两页字,真就奇迹般的心气平和起来了。
他抬头看桐桐,桐桐正坐在蒲团上靠着书架看书,读的特别的仔细认真。她自己大概都没发现,她特别的了解‘自己’,甚至比自己都了解自己。
他放下笔,挨着她坐下,抬手看她手里这本书的封面,是一本菜谱。
“怎么看起菜谱了?”他蹭她的肩窝,“想吃什么……”
桐桐故意逗他:“人家不是说抓住男人的心就得先抓住男人的胃吗?我怕你跑了,打算先抓住你的胃。”
就知道说好话哄我!我好着呢,不用你哄!他伸手把书拿过来,“鱼香肉丝?”
嗯!鱼香肉丝。“蒜蓉蒸虾?”金老师把书放下,“我给你做吧!”
于是,金老师去做饭了。
别管前一刻想的有多高大上,也别管你多文艺高雅,只要烟火味儿一出来,这些东西都能被驱散。
鱼香肉丝,家里有现成的料包,炒菜的时候往里一放,怎么炒都不差。
蒜蓉蒸虾嘛,熟了就好,热油一淋,这就行了。
抽油烟机的声音,油锅里滋啦啦的声音,桐桐在外面不停提建议的声音,这些声音交杂在一起,什么帝王之音,见它的鬼去。他夹了菜吹了吹塞桐桐嘴里:“好吃吗?”
桐桐挑起大拇指,嗯嗯嗯的点头,“好吃!鱼香肉丝的料放的刚刚好。搭上这个菜,我能吃两碗米饭。”
“没做汤……”
“有酒酿呢,喝酒酿吧。”桐桐在家里跑的蹬蹬蹬的,“我喝酒酿,你呢?要喝点吗?”
“啤的吧。”
两人坐在餐桌前,简单的菜色,相互碰杯,然后共饮。只那么对视一笑,好似笼罩在头上的那一层来自灵魂深处的孤寂就消失了一般。
他看着她笑,心道:她许真是老天派来——给自己作伴的!
第1295章 灼灼风华(31)
四五月份,正是舒服的季节。本来蒋主任打算五一来看看的,结果根本就没有这个时间。
先是金老师那一支被音乐制作人誉为‘帝王之音’的曲子,考虑出一支古琴单曲。这个音乐制作人叫黄甲,是国风第一人。
当时桐桐和金老师一走,他就发了微博,并且@了金老师,称赞他是天赋惊人,即兴创作震惊了他之类的话。
是工作室帮着回复了这位黄甲,表示了感谢。
那这件事就被提上了日程,是金老师抽空要完成的工作。
但是呢,古风单纯的旋律,要说像是一些流行歌曲似得想要大卖,公司其实持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流量明星嘛,只要粉丝喜欢本人,那自然就会来买账。一种嘛,不看好!因为太任性了,很可能错过了最好的变现时机。
在这个时候,刘新变坚持认为金老师是潜力股,对公司安排下来的一些商业活动却能推就推,这意思摆明了:我的艺人咖位上来了,对我的待遇以及对我的艺人的待遇,得往上提一提了。
公司不是一个人的,有人觉得可以妥协,但有些人却觉得要的太过分了,这么一分,相当于金肆野给公司创造价值的比例在降低。
几番讨论,没有结果。
此时,刘新变就提出:“要么,我退出。别的我都不要,我要把我的艺人带走。”
金肆野有些背景,这是公司都知道的。为什么对他格外的宽容呢?不就是因为这个嘛。而公司里能管金肆野的也就刘新变了,当初也是刘新变把人弄到公司的。
把这个艺人留下,摆弄不了,这位小爷任性惯了,真要是不干活,你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那就不如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
可要是彻底放了,好端端的解约……又正好在一个艺人的上升期,这不靠谱。
公司在这个方面不肯让步,宁肯给刘新变保留一定的股份,也不愿意彻底的撕扯开。
争取到最后的结果就是:挂靠。
艺人工作室挂靠在公司名下,对外,还是公司的艺人,但所有的活动都不受限。公司也不再分成,不过是每年给一点挂靠费就可以了。
刘新变给金老师打电话:“他们精的很,这是能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也不是不能接受,任何一个结果都是有利有弊的。
然后三对面,解除了之前的合同,重新签订了合约,对外却没有公布。
单曲的事,就全塞到刘新变手里了。
张秋在跟品牌方沟通,谈细节,安排工作时间。
刘想负责投资这一块,前期的各种手续得办。除此之外,她还负责工作室的日常运行。
而桐桐忙的也顾不上去探班了,也没有时间伤春悲秋了。她六月底就毕业了,从四月中旬到五月月底,几乎都在准备论文。论文也有个盲审呢,会抽取一部分学生的论文交给别的学校的教授来审核打分,这个压力就比较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