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了!都带了!
德妃又叮嘱桐桐,“咱家菜园子里的萝卜,什么时候能收?”
收萝卜还早呢,下霜之后吧!桐桐赶紧道:“等能收的时候我带着孩子们收,收回来我亲手做了泡菜再给您送宫里去。”
“水萝卜泡的往宫里送……”觉得那个更下饭。
好的!您说了算!
把十三福晋瞧的忍俊不禁,回宫了还惦记那一垄子萝卜。而且,听着意思,这里是家,那宫里是哪呀?听着不像是回去,倒像是要出远门似得。
孙子们孙女在外面站一排排,德妃一瞧见孩子,眼泪都下来了,“可得记得进宫去瞧玛嚒!”
嗯!记得呢,回头买了您爱吃的炸鸽子,给您带进宫去。“驴肉也别忘了。”
桐桐赶紧搭话,“回头把这个列到内务府的单子上,不值什么。也不单单您爱吃,咱们买的这不是给各位母妃都送了吗?听说也都爱吃,尤其是惠娥娘和良额娘,特别爱吃……”
是啊!这么多好吃的,在宫里愣是吃不到,之前听都没听过。御膳房的饭,一吃就是三四十年,想想就知道了,一种吃的叫你一直吃一直吃,你就说烦不烦。感觉回宫,就是跟美好的日子诀别,怎能不叫人伤感?
回宫的路上,桐桐就叮嘱,“以后您在宫里,该转的还是要转的。转一转,身上松快……”
“你放心,要不了三月就瘦了……吃的不顺口,能胖吗?”
几个妯娌隐晦的对视一眼,那这怎么着呢,说的去皇宫跟服苦役似得。
十四福晋就说:“额娘,进宫了您得高高兴兴的,要不然别的母妃会……”
德妃摆手,她们的脸色未必有我好看。
果然,前儿还得在骑在马上打马球的惠妃今儿就是一幅无精打采的样儿,在宫里碰上了,她摆着手,朝德妃道:“昨儿没睡好,皇上估计下半晌才能回来,我得去补一觉。”说着就说身边伺候的,“今儿也是怪了,怎么一点风都没有……”
有点小烦躁的样子!
这应该是觉得宫外的风吹不进宫墙吧。
宜妃催着抬着轿撵的太监快走了几步跟德妃说话的,“这一出宫半年,别说咱们暂时不习惯,就是这些抬轿的,都不习惯呢!以前健步如飞的,你瞧瞧,长时间不练,看着他们我都觉得累……”
不是的,娘娘!这分明就是分量不对了!
跟在德妃轿子边的桐桐想,这些娘娘都给她们的不高兴叫借口呢。瞧,惠妃说她没睡好,宜妃说不习惯。后面还隐隐的听见荣妃叮嘱三福晋,“对孩子不能太严苛,要是再打孩子,我就找你们两口子问话。”
好似这不高兴,完全是为了袒护孙子。
转弯的时候她随意的瞥了一眼,这才瞧见良妃。真的,好似这几个月,见良妃的机会不多。可如今再看,我的天呀,那是良妃呀!
她抬起手戳婆婆搭在肩舆外的手,示意婆婆跟她一起八卦。
德妃扭脸去看,然后赶紧转头,果断的跟儿媳妇分享八卦,“比我胖的多多了吧?”
那是!那可太胖了!她才要说话,结果就听自家婆婆说,“还别说,你现在确实是比她好看了!”
桐桐:“……”您倒也不用总把尴尬事记这么长时间。
第162章 梦里清欢(162)
皇上瘦了!不仅瘦了,还黑了!毕竟了,这到了下面不得去转转看看嘛,这里看看河工的工程,那里瞧瞧地里的庄家,夏天的太阳又毒,就只早晚也够呛的。往西走,这风沙又大,这一吹,嘿!老爷子真成干瘦的老头了。
连李德全都变的干瘦了起来。
再反观这些皇子们,你们的日子是不是过的太好了!皇上往下一看,除了老二和老十跟之前没多大的差别之外,其他几个,吃什么了这是?
连老六和十一脸上都丰润起来了,老八和老九那体型,是不是变样的有点大呀。
朕不在京城,你们这是心里松懈了吧!
皇子们:“……”这事啊,冤枉!额娘们回来了,那你说不陪着额娘吃饭,行吗?额娘晚上要加餐,顺便还想喝两杯,那能不陪着喝吗?
白酒怕上头,果酒娘娘们爱喝,但叫他们喝果酒,这不行!而恰巧,洋教堂里人家做了一种麦酒,倒出来一水的泡沫,味道初一喝吧,实在不敢恭维。那酒倒在玻璃杯里,瞧着跟尿似得。但这玩意喝点还是可以的。一个夏天,晚上陪着额娘吃的时候,就喝点这个酒,然后晚上躺下也舒服,酒不烈,也就不上头。可这喝着喝着,喝到入秋了,觉得有点不对了,这肚子好似跟别人比起来,有点突出了。
只吃能把人吃的肚子挺起来?
老八认为是洋人的酒有问题,坚决不喝了。可不喝了,肚子也起来了!这会子坐在这里,腰带卡在这个位置,好生难受。
反正这个没法解释,就是胖了点——而已嘛!多大点事!
不敢跟皇上继续掰扯了,他们哥几个表示,“我们去给皇玛嚒请个安,咱这就走。”
呵!看着一个个走路那姿势,上的了马吗?
反正老四挺高兴的,咱是胖了点,就一点点而已,给自己的影响不大,至少瞧着上马的时候比老八和老九利索了。可喜可贺!
说说笑笑的,赶紧去瞧瞧太后。
嘚!太后也瘦了!想想也是,都七十的人了,再是说不颠簸,那不还得是在路上呢吗?谁老搁在路上飘着,她不累呀!
皇子们心里庆幸的不行,虽然不能叫额娘们跑那么远出来浪挺可惜的,但是如今这么一看,得亏没出去!京城那周围,其实可玩的地方不少呢。像是刚一入秋,那香山红叶,这不都是能赏的景色吗?当时是树叶渐次变红,如今更红了,要是皇上再晚回来十天,额娘们是能看到满山的红叶的。
如今——可惜了的!
瞧瞧,把太后颠簸的瘦了!不过,精神还不错。
这就导致的,他们一个个的,都心虚!走走走,赶紧回宫,回宫瞧瞧去,这一瞧,皇阿玛您就明白了,真不是儿子们松懈了,实在是……一言难尽呀!
皇上就是带着对儿子们的不满回宫的,回来了,先把太后安顿回寝宫吧。
这不,远远的瞧见了,后妃和儿媳妇这不都在门口等着吗?乌泱泱的,这么一片。
近前了一点,皇上有点疑惑,这是裕亲王府和恭亲王府的女眷都进宫了吗?怎么瞧着,有点陌生呢?回来头一天,不用叫别的女眷来迎嘛,明儿来请安也是一样的。
太后也是这么想的,可紧跟着就觉得不对,便是宗室女眷,那些夫人太太的,也不敢站在前面呀。她老人家就问扶着她的嬷嬷,“我瞧着是惠妃她们吧?”
是……吗?
不等到跟前,那一片呼啦啦的不都给跪了吗?恭迎圣驾,就这规矩。
皇上心里含混,喊了一声平身,然后都起了。一个个的规规矩矩的,低着头不敢直面圣颜,还都自觉的朝两边一站,把路让出来,先叫皇上扶着太后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