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指了指百货公司边上的一条小巷子,巷子口有个特别小的门脸,老房子,屋檐低矮,外面用油漆写着:修理钟表。
钟表在现在是大件,修这玩意真不少挣的。
桐桐就笑,兴高采烈的跟着去了。
跟去之后只能在外面看着破自行车,然后隐隐约约的听见四爷跟人家说话。修钟表的这里,有那种报废的手表,有各种零部件。四爷跟人家说,用人家的工具,用人家的零件,看能不能拼凑出来一块手表。
手表便是旧的也挺值钱的!真要拼凑出来了,要手工费五块,粮票五斤。不是全国粮票也行,省内的也能接受。
桐桐听的老想笑,她就蹲在自行车边上,等着他现挣钱给她买饭呢。
手表那东西精密,小小个的,应该快不了。
谁知道四爷发现凑出来个手表不容易,零件好像不够。但是座钟可以凑出来,这玩意有个外壳古香古色的,属于老物件,凑吧凑吧估计是能走的。
这东西如今也紧俏,有些人结婚就喜欢给桌子上摆一个大座钟。
这种的大,当然就不耗费人工了。差不多得有三四个小时吧,反正桐桐待在外面觉得热了,里面才传来一个人的说话声,“嘿!还真的走起来了。”
四爷将手里的家伙放下了,“剩下就是校准了,问题不大。”
里面的师傅也没讨价还价,“小伙子,你看我这里还能拼凑出什么,缺了什么,你给我列个单子。回头你再来,我给你涨手工费。”
好说好说!又在里面耽搁里得有半个多小时,出来的时候拿了六块钱,三斤粮票。
这铺子里是钱有,但是粮票真没那么多。
四爷一出来就看见桐桐小可怜样儿的蹲在地上等她,仰着头眨巴着眼睛等投喂的样子。他下巴一扬,将五块和粮票递过去,然后留了一块钱的毛票装自己口袋,一边装还一边问:“想吃什么?”
哎哟!好豪横的语气!
桐桐看着手里才挣来的钱和粮票,恨不能抱着他亲一口,这人怎么能这么讨人爱呢?
“傻乐什么呀?吃什么?”
桐桐越发的笑了,这钱赚的,那说话的语气,感觉比打下一座江山都骄傲。她坐在车后座,“走!饺子,要肉的。”
好咧!饺子,肉的!
第1479章 岁月流年(6)
猪肉大葱馅儿的饺子,吃的人打个嗝都是饺子味儿。
在国营饭店吃了饭,直接上省报社。
人家这单位的大门也不是那么轻易能进的,但是也得看情况。尤其是这种小年轻,要是再戴个红色的袖章什么的,就会叫人比较紧张了。
两人骑车到了大门口,看门的大爷摇着蒲扇,一见两人就赶紧站起来,“那个……小同志呀,哪个单位的?”
桐桐从车上下来,四爷从兜里掏出一张纸亮了一下,“北川那边一公社的,来办点事。”
那这就是公事呀!公事就得按照公事办,“那进去吧!”
桐桐还好奇,他那办公用纸打哪来的。
四爷把自行车推里面,就放在门房边上,“大爷,麻烦您看一下。”
走吧!走吧!没人上这儿来偷来。
撑了车子,四爷拉了桐桐就走,“昨儿在江满家要的。”那边办丧事得设置礼簿,但是哪有笔和纸?江满的堂哥是公社的司机,“我帮着跑腿去取了一趟,顺便用公社的章子给盖了戳。”
原来如此。
报社在一栋三层小楼里,推门进去,里面真可以用乱来形容。一人一张办公桌,桌上不是书就是报,再要么就是各种的稿纸,一个个热的呼啦啦的扇着风,最靠门的一个小伙子应该是打杂的吧,正蹲在地上收拾废稿纸。
见了两人就站起来打量,“你们……找谁?”
“马秋水主编在吗?”
小伙子猛的还真被这人的气势摄住了。如今看人是不能看穿戴的,朴素是潮流。尤其是不能看不起劳动大众。这俩小青年长的不差,穿的是不怎么起眼,但却也干干净净的。这站在这里的气势,不卑不亢的态度,就觉得不能糊弄。
他点点头,“请稍等,我去看看马主编忙着没?”
然后往二楼去了,走了一半了,指了指门边的椅子:“坐!随便坐。”
把人给唬住了。
两人没坐,下面办公的不知道是校对还是做什么工作的,都抽空转过来看了一眼。一个老阿姨将老花镜往下挪了挪,翻着眼皮看两人:“随便坐……不用拘谨,那有水壶,有杯子,自己倒。”
“谢谢。”桐桐朝她笑了笑,“打搅各位老师了。”
不客气!不客气。
其他人都转过去了,只那个老阿姨明显愣了一下,抬手摘了老花镜,招手叫桐桐:“小同志,你过来一下……”
桐桐看了四爷一眼,就过去了,“有需要帮助的吗?”
“你这声音好听,这普通话也标准,跟广播上的似得。”她说着,就看其他人,“你们说呢?现在能说这么标准的普通话的人其实不多,你们觉得呢?”
就是报社的人,九成九都带着浓重的口音。
其他人抬头朝桐桐善意的笑了笑,“是!说的挺好的。”
桐桐愣了一下,“谢谢。”
这老阿姨递了手边的一份稿子,“你能念一下,我听听吗?”
桐桐顺手就接了过去,这是一份轴承一厂来的稿子,歌颂车间女工的。她拿到手里就念了,一字一句,清清楚楚的,不紧不慢,没有一处错处。
然后都停下来看她,老阿姨就笑,“是不是比广播上的音儿都好听。”
桐桐就笑,“广设备的原因,声音可能会失真。”
不是声音的问题,是语气语调的问题。
“小同志,你留个名字,留个联系方式,电话最好。”老阿姨就说,“我家老伴儿,是广播台的,他们编制满了,也不缺人。就是隔一段时间,要录制个诗词朗诵之类的东西,提前录制好,好播放的。”
现在台里进的人确实是有很多关系户。业务能力跟不上,朗诵领袖诗词,出现了读错音的情况,差点惹出大乱子。
“这个虽说没有工资,但是要是选你休息的时候过来录制,他们是可以给补贴的。”
这可真是意外捡来的!不管有没有编制,先捡在篮子里收着吧!
桐桐就笑,“谢谢您了,有这样的机会见到广播里的人多难得呀!这是见世面,也是历练的机会,求之不得。”说着就将名字写下了,留了具体的地址,也留了邮局的电话。
放下笔了,她才说,“要是我的声音能出现在广播里,那您可是我的伯乐。”
这孩子真会说话,字也写的好。这一笔字到哪不能混口饭吃呀。
正说着呢,打杂的小伙子下来了,“请吧,马主编在上面呢。”
桐桐跟人家说了一声,“我先上去。”
好的!去吧。
老阿姨还回头跟同事说,“挺会来事的小姑娘,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