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没你就不行(2659)

往出走着,桐桐先把人往医院带,“不管怎么样,伤口该处理的,先处理。”

张建军这才说,“之前揽了一个私活,说是完工之后给工钱,结果呢,工钱是给了,可这一出工地就被人给围了。要不是我们人多,有十几个好手,当真不好说。”

钱没丢,但是跟人干了一仗。

桐桐理解的点头,先去医院给处理了。最重的两个胳膊被打的骨折了,暂时干不了什么。

“没事,先养伤。别的都不急!”桐桐又问人家大夫,“要住院吗?”

骨折倒是不用住院,养着吧,“一个月之后来复查。”

那就好。

张建军要付钱,桐桐抢着付了。

从医院出来,直接上川菜馆子,先吃饭。

吃饭的时候桐桐就说厂子的情况,不说清楚了不行呀,那条件人家一看不得失望呀?条件是真的很艰苦的。

就有个小伙子一边往嘴里扒拉米饭,一边道:“到哪里都一样,好些大工程,人家都是工程兵在干。咱们是小打小闹,活也难干。找事的特别多……三天两头的跟人干仗,到处都是骚扰的人。条件苦一点,能安安生生的干活就行。我是见了那些拿刀拿棍棒的,心里就害怕。”

桐桐就笑:“那你放心,能干活的只管干活,其他的事绝对不用你们出面。”

因着提前说过了,所以看到眼前只有棚子没有围挡的厂房也没有人失望。再看看后面那宿舍楼,他们觉得还挺好,“至少比住竹棚子要好。”

四爷回来的时候都已经下半晌了,估计是回家后听说了,赶过来的。他一过来,桐桐就走人了。怎么安排是他的事。

她得顺路去接孩子了。

金镞看到等在外面的妈妈,他:“……”没有谁家的家长来接的,不都是放学自己回家吗?”我认识路的!”

“我一天都没见你了,这不是想你了吗?”当妈的只能这么说,然后揽住儿子的肩膀,“今天怎么样呀?过的高兴吗?”

金镞将运动衣的帽子放下去,然后指着耳朵,“您看我像是高兴吗?”

左边那只耳朵肿的那么大,红彤彤的,“这是……被蚊子咬了?”

啊!被蚊子咬了。咬的都不对称了!老师给抹了药都没用,还是痒,还是肿。

当妈的不由的笑出声来,那耳朵大的都有孩子的半个手掌大,“该!给你缝的香包挂着又不碍事,非偷偷拿下来。瞧,咬了吧!”

金镞捂着耳朵使劲的蹭:笑!笑!还笑!再笑我就回家陪我奶奶。你跟我爸就是再想我,你们也见不到。

他哼哼唧唧的,“这里的蚊子要吃人,厉害的嘞!”

第1581章 岁月流年(108)

八三年三月,三生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四月,一排排样式各一的电风扇就摆在了江祖强的面前。风扇打开,除了扇叶转动的声音之外,其他的摩擦之声很小很小。

再抬头看看,电扇挂在厂区的四面墙上,风扇旋转的角度刚刚好,整个工作间不管在什么位置都觉得是清凉的,蚊子都只能贴着地面飞。

江祖强一个个的看过去,“金总,您看……咱们该怎么合作?”

“要预支百分之八十的定金,且必须是外汇。”

江祖强:“…………”他咬牙,“行!我会尽快将公司搬走,中间的墙拆了,那边随时可用。”

是说谈租用的事。

那这就要讲细则了,“办公室谈。”

办公室里风扇呼呼呼的吹着,老孙看着这风扇,“这玩意好是好,就是……电费估计要超出不少。”

研究所陆陆续续的来人,现在一共十二个人。本来是二十三个人的,结果有些来了之后,转了一圈,又想法子走了。条件太艰苦,好大学毕业的真不至于找不到工作。哪怕回本地呢,那也都是干部待遇。谁跑来遭这个罪呀?

只十二个人,三间办公室。四爷叫人送回来三个吊扇,试着用吧。今儿才安装上,这个风吹的呀,呼呼呼的。

桐桐就笑道:“要不要跟人家领导说一声,喊了电工给咱们重新安装电表。要不然只怕这电费人家不乐意承担那么多。”

谁说不是呢?

老孙才要走,人家刘局来了,来看风扇来了,“你们这搞的好了,风扇吹着,我们的人看的眼馋。多少一台,好用不?”

老孙指了指桐桐,“我也不知道价钱。”

“我也不知道。”桐桐就道,“这是样品,我家那厂子只生产配件,成品是别的厂子组装的。”

看着老好用了,“比我家的好用,没有转动的时候咯吱咯吱的那个声响。尤其是这档位开的大了,那个响动哟……受不了。这个好,回头叫采购出去找找,看看能不能找到一样的。”

公是公,私是私,借用人家的地方,电表还是分开了。

而且,用水也超紧张的。都是水车给运水,分水的人一多,气象局这边也老闹意见了。

主人有情绪,客人也挺不好意思的。

但这是领导的事,桐桐干自己的活就完了。她最近写了一份报告,是关于气候和蚊子的。

来这里之后,对当地的蚊虫那是真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这玩意太毒了!这要到了夏季,蚊虫得什么样?要在水沟边网蚊子,估计一晚上真能弄几斤,这不是夸张的。

在会议上,她就拿着这份报告,说她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今是春末,进入五月份,天气热起来,蚊虫更多。若是到了秋季,蚊子也不会像是北方一样慢慢的就变少了,反之,它的活动会越发的频繁。蚊子这种生物,其生命力与气候有极大的关系,蚊子的繁殖也与气象条件有关。”

她说着就举例子,“如果温度适合,湿度合适,蚊子的寿命大约是一个月左右。对蚊子而言,最好的湿度条件应该是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八十。而最佳的气温条件是二十度到三十度。在这个条件,湿度越大,温度越高,蚊虫发育的越快。

而朋城这个地方,秋天湿热多雨。我虽然还没有在这边经历过秋天,但从资料上来,确实是如此。秋季多雨,而现在的朋城正在建设期。四处都是沟渠,沟渠最容易积水,一积水便是死水。这样的条件为蚊虫的繁殖发育提供了极好的条件。这跟夏季还不一样,夏季暴雨多,蒸发也快,地面河

沟溢出来之后,随地表流走,这就降低成虫和幼冲的密度。因此,我说秋天一定是现阶段朋城蚊虫最活跃的季节。”

老孙挠头,“说这个……目的是想预警什么呢?”

桐桐放下手里的稿子,看向老孙,“预防疟疾。”

什么?

“疟疾,就是打摆子。”桐桐看了一圈会议室的人,“它是通过蚊虫叮咬染病的。五十年代的时候,当地有一句顺口溜,说是十人九个疟,无人送汤药,可见其猖獗的程度。这是一种古老的,急性的传染疾病。今年的气候走向,我觉得我们应该重视起来。气候影响了蚊虫,蚊虫的滋生,很可能爆发疟疾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