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没你就不行(2895)

而且,哪怕河水不灌,这一下雨,水也是往低处流的。

所以,这都城之中,地势低的地方往往住的是贫民。就像是京城里地势最低的地方,住的一半都是禁军家眷。

大宋的军制是这样的,分禁军、厢军、乡兵、藩兵。

禁军归主力,主要戍守京城。厢军是各州府的兵,归各地的官员官。乡兵是抽调的壮丁,临时性的比较多。藩兵最神奇,他们驻守边境,但是他们几乎都不是汉人。

京城中有禁军数十万,他们也一样,都不住军营的。他们带着家眷在京城安家!于是,他们的家几乎都安置在那一片。好资源抢不上,轮不上他们,他们能住哪里呢?

本就没什么银钱,真就是房舍简单,被水淹了再建就是了。

魏大人这么一说,四爷就明白了,地势低的地方积水最深。那里占地不大,但是人口密度大。豪门大宅子大院子,一片也住不了多少人。但是那地方不一样呀,穷人都在那里,还有一半都是军籍。

若是汴河溃堤,最先淹没的就是那里。那是要死人的!

他故意问说,“是那里被淹了,郡主出事了?”

魏大人摇头,“不是……是郡主说,得赶紧将水路堵起来,撤离百姓……”

四爷嘴角一勾,得亏她这脑子,怎么想的。高门大户住的地势高,可别觉得不能淹了你们。她搁在边上筑起了大坝,给百姓争取了撤离的时间门,回头边上的水位抬高了,水位低的地方必然被淹,但要是水位高过地势高的地方,他们不会被淹吗?高门大户里,淹死人不至于,但肯定是家里给倒灌一遍,损失绝对不会少。

而且,这得有人能执行才行呀!也只有禁军,他们为了保全家人,又想着法不责众,上面还有个不怕事的顶着,说干就敢干。而且,特别有纪律性。一声令下,就真敢拦一个堤坝出来。

就听魏大人果然说,“而今,水位极高,撤出来的百姓都往地势高的地方撤离……那筑起来的堤坝眼看就溃了,水冲下来,会直冲……”

四爷低头,今儿再坐的诸位,谁家怕是都不能幸免。包括自己之前的府邸,肯定得被淹没了。

现在怎么办?数十万人全都涌向地势高的地方,各家不仅的面对水淹府邸,还得想着安抚这些灾民,别叫冲到家里抢夺呀。

四爷赶紧跟赵祯建议:“官家,为了不起民变,也为了各家的安全,该由朝廷出面,征调各位大人家的粮食布匹,哪怕是旧衣物安抚灾民。赈灾之物,最好交由禁军和开封府,由他们协调分配……”

如此,可保京都太平,也可保在坐的各位家眷和大部分财产安全。

如何选,看各位的!

紧跟着四爷又道,“至于其他的,随后再说。水火无情,此事迫在眉睫,耽搁不得呀。”

晏殊被吕夷简怒目而视,“晏大人教的好学生。”

晏殊:“……点点点”就跟我家不会被淹一样!他袖子一甩,率先冲出了大殿。我家本来就穷,这一淹——完了!这个孽徒呀,迟早得被她气死。

桐桐站在堤坝上,蹲在树上,看提拔两边明显有悬殊的水位。跟骑在另一个树杈上的小伙子道:“差不多了,放水吧!”

真放呀?这一放可了不得了!

桐桐问他:“你叫什么?回头我肯定不连累你。”这小子胆子大,脸上还带着刺字,年纪轻轻,却在禁军中很有威望。当时没人敢干,叫了他来,他当即就拍板了:干!都活不了了,不干怕什么?

这人左右看看,“狄青。”

桐桐愣了一下,“你叫什么?”

“狄青!”怎么了?“郡主听过小臣。”

桐桐自己都笑了,这家伙是北宋未来的名将。脸上的刺青是因为十几岁的时候替哥哥顶罪才刺上去的。北宋军中是有刺字这个规矩,但是也有不同。脸上刺字的,是犯过罪的;身上刺字的,是分军中番号的。人要是死在战场上,身上的刺字就能证明身份。

她朝狄青笑,“请狄散直下令,毁堤,放水!”

一喊放水,树上的人就猛拽手里的绳索,这是早就预留出来的。只要拽开一点,水的冲力就会朝这个方向来,瞬间门溃坝。

站在城墙之上的人,清楚的看见城中围筑起来的宛如一湖的水,顺着一个缺口,一泻而下。地势低的地方顺着水流去看,摧枯拉朽,冲的什么都不剩了。而地势高的地方,如河水过境……

第1705章 大宋反派(26)

刘美真的是涉水回来的!

站在门口的台阶下水都到腰上了。就是上了台阶,水也在小腿上。而且,屋檐下挤的满满当当的部是人,这些人还在商量着,怎么能上到屋顶上。他们担心水继续萄延想把孩子送到屋顶上去,刘美看看自家的屋顶这要是屋顶上都坐了人还了得?家不成了谁想进就能进的地方了?

他黑着脸往前走这些灾民朝两边挤给他留出一条过道来紧跟着,就有几个穿着禁卫军服侍的人走了过来自动伸出手彼此挽着,将两边的灾民给挡在身后这下,绝对不会有灾民朝他乱伸手了,杜绝一切可能。用人挡了一道防护,中间这一条道,您只管走。

…还安排的挺仔细,怕是每家的门口都有人这么守着吧.

他甩了袖子,湿了的袖子又重又臣,没用起来,只抬脚往前走,抬手就敲门.

大户人家的门又厚又沉,只要不开门,水几乎就能堵在外面。只门缘里焉水,在门槛里围一道儿坝拦一拦就行,问题不大可如今只要开门,那坏了外面的水一准进来随从赶紧自报家门,门才从里面给打开了.开也只开了一条缝隙,叫老爷这一行人给放进来,而后赶紧关上了其实外面禁军的人拦着,并没有灾民硬闯刘美回头看向大门,还有大门里刚才涌进来的水,沉默了良久才道:“将门槛拆了,大门关严实即可,“随从赶紧道:“老爷,这门槛要是拆了,水可就进来了。

刘美问说,“若是不拆门槛,外面巷子里的水是不是会越来越深。““若是巷子里的水深了,外面那些灾民去哪?“对啊!上了屋顶,就会想着翻进来就有地方遮风挡雨了,那样当不是更危险?反倒是不如,“将门槛拆了,叫水流进来。里面水位持平,他们就是上了屋顶,也不会想着下到院子里来.

更何兄禁军守着呢,门槛就是没有了,也不会叫人从门槛里进的屋顶上就是站满人了,可只要护院在下面防备着,安全是无虞的“另外,叫厨下熬粥……,别停,不住的用桶往外送……这种天,给他们棱食他们也做不熟,这么吊着吧。“桐桐就在距高刘美家不远的树上,看的特清楚。打从刘美家的门槛拆了,陆陆续续的,各家的门槛都拆了。谁都不是笨蛋,自是知道水放进去家里人才能更安全的道理.

这么一放,街巷里的水明显就浅了桐桐这才道:“狄青,堤坝还是要拆了的,低洼处既然已经淹完了,就由着水先往低洼处灌吧。这么些个百姓,一直在雨里也不是力法。只有水退了,大家才能描窝棚,才能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明白!“狄青从树上下来,这一下去,这一片的树上就滑下去数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