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没你就不行(2917)

四爷没想到,还是这件事!他以为刘美致仕了,这姻亲故旧就该收敛了。原本历史上有的事说不得能改变呢,结果还是没变。人家并没有收敛!桐桐只怕不记得,其实按照原本的轨迹,种世衡确实因为此事被贬谪了。

他才要说话,谁知桐桐插了一句,“这样,我给你几个物件,你拿去给这个王蒙正,他必是不再上告了。我这边呢,给官家去信,再请宫里着人从王蒙正手里讨要我的东西!”

种世衡:“……”他吓的蹭的一下站起来,“郡主,不可呀!”哪有这么办事的?

四爷扶额:咱能做个正经人,正经的办事么?!

第1721章 大宋反派(42)

这办法怎么了嘛!快速且有效,一击致命。

四爷看桐桐,“今儿有些牙疼,牙龈像是肿了。”他捂着腮帮子,“怕是这一路上羊肉吃多了,上火了。”

桐桐起身:“我给你炖梨汤去?”

嗯!就想喝你炖的。

桐桐:“……”又打发我,是吧?

她走的时候对种世衡客气道:“留下来用饭吧,有话慢慢说。”

种世衡起身,看着郡主出去了,这才抹了一把头上冒出来的汗:这位郡主办事确实是有些吓人的。

四爷叫种世衡只管坐,“郡主玩笑呢,莫要当真。”

全有将酒菜摆上了,四爷请种世衡入席,这才道:“军中索贿……情况严重?”

种世衡叹气,“何止是严重,下面的士卒被盘剥的更厉害。这几年军饷已经不足前些年用兵时的一半了。军中也有了老爷兵……”

所谓的老爷兵便是自己当兵养活不了自己,于是自己就做营生,营生做大了,赚的多了,他们花钱雇人替他们当兵。

“老爷兵兵源更差!老弱病残,只要有银钱给上官,雇佣来的什么人都行,只要占了名额便好。更何况,这还总有缺额,吃空饷者占三成。”

四爷只知道北宋的军中动辄就哗变,但具体的不得而知。原来已经糟糕若此了吗?

他就问说,“饶是如此,还喂不饱上官?”

“军中有监军,监军多为文官。文官辖制武将,在粮饷上从不会足额给够,且需得月月去讨要。只有武官事事求着文官,文官才能辖制住武官。”

四爷看了全有一眼,全有给对方斟酒,然后又退到一边了。

种世衡端着酒杯,在四爷喝了之后,他才抿了一口又赶紧放下。

四爷就问说,“如今,有两策,看你想取哪一策?”

种世衡赶紧起身,“下官冒昧,前来本不敢奢求太多。您肯搭救,已是感激。您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四爷抬手朝下压了压,“是这样的,一呢,我举荐你去郭家麾下。二呢,辞官来丹州。半年内保你立功起复。”

种世衡没有犹豫,“下官愿意辞官,听候县公差遣。”至于说郭家嘛,虽然是皇后的娘家。可咱跟人家又没有交情。这位县公敢保自己起复,那必是能保的。这总归比贬谪之后看不到头强吧。

何况,此地处于三交界之地,若有立功之举,便可青云直上。这是没什么值得考量的!

四爷举起杯子,种世衡赶紧碰了一下,这事就算是这么说定了。

一吃完饭,种世衡直接起身回凤州,辞官去了。

桐桐把梨汤端进去,“就这样?”

“急什么?”四爷接汤碗接过来,“而今,咱们需要人手。还有比他更合适的么?”

“我还寻思找完颜石鲁呢。”

现在可不能找,一个大宋的官员身边带着女真护卫,你是真敢想。四爷指了指门口,“有这个人在,下一步,就可以考量募兵的事了。”

嗯?

“嗯!”四爷看她,“那你还能单枪匹马?大宋本就是募兵制,需要了就募兵。”

“所以,冲家军、岳家军、杨家将……”桐桐在这边如数家珍,四爷差点没被梨汤给呛着:“那是百姓那么叫的,对朝廷可不敢说谁家军,那是怕文官咬不死他们?”

桐桐:“”也对!肯定不能这么叫。

四爷点了点桐桐,“朝廷对军中管制的严格,边将调动频繁。不会叫将与兵太过熟悉!将不认得兵,兵也不认得将。往往,将为了管住兵,不得不严苛。兵呢,被严苛对待,不服将。上下难有通达的时候。战时,像是种世衡这般的人,募兵之后统辖的好,打的胜仗多,大家愿意投他,他不缺兵员。而朝廷正需要他们驻守……这才默认了他们,给他们编制……前线战损最多,明白吗?只要有仗打,他们就是英雄。只要无仗打……”

桐桐用手划拉了脖子,四爷就点了点头,“哪个皇帝能容他们?”他们大多在固定的地理范围内有军民的支持,一个不小心就成了地方割据了。朝廷不打压他们打压谁?

桐桐啧啧了两声,“所以,不急着动?”

嗯!急什么,先安家吧。

然后可算是安家了。就是挺大一个院子,好几面窑洞,上面还有二层三层,别说住他们这点人了,就是百人以上家里也是住的下的。

当然了,年龄小自然是分开住的。三面窑洞中间打通,中间会客,左右两边各自能住人。

外面天寒地冻的,窑洞里面确实是暖和。再加上火炉暖炕,其实也还好!除了烟熏火燎的没那么卫生之外,桐桐觉得她适应的良好。

彻底的安顿下之后,桐桐就把那些精细的女装都给收拾起来了,换上了皮裘大氅。她得闲了就带着白娘和青娘在丹州附近转悠,总要熟悉这个地形的嘛。

这天熟悉回来,就见院子里停着马车,家里来客人了?

全有从里面迎出来,“来了一位相公,说是姓陈。”

桐桐眼睛一眯,姓陈的?榷场那个陈彦东吧。

她往里面走,撩开帘子进去了,陈彦东赶紧起身,“郡主。”

“你倒是胆子大,竟敢找来?”桐桐绕过他,走到了正堂坐在主位,然后看他,“我之前告诉过你,除非我找你,否则别来寻死。你倒是好,直接跑来了……不要命了?”

陈彦东是听到京城的消息,这才跑来的。他现在怀疑这位郡主是不是真的在为太后办事!但敢在金銮殿上打御史,这还是出乎他的预料。

不管怎么样,此人终究不是自家一个商户得罪的起的。

他也干脆,“郡主,在下前来是有两件事。”

讲!

“头一件,那二十万匹布帛,换了钱之后,在下按照约定,会拿出一半给郡主送来。丹州有陈家的店铺,随后这钱会一笔一笔的混在货物里给郡主送来。在下知道,郡主是在下得罪不起的人,若是在边陲之地,有用的着在下的,在下绝不敢推辞。”

桐桐就笑了,“你是不是有货要从丹州过呀!你怕我拦你,上来示好来了?”

陈彦东:“”这么直白的说话方式真是叫人不习惯。他只能尬笑一声,“草民……确实有货要走,不敢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只是做生意诚心为先,之前答应郡主的事,那就一定会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