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她呵呵一笑,“回头,我就拿我的私房钱,在皇陵里设立一片碑林。我要把夸的文章和这些骂的文章都给刻上去。要是同一个人的文章,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那就更好了。我要立碑以记之,叫后世人都知道,功过压根不在读书人的嘴里。”
说完,满头的小辫子一甩,上面的金铃铛丁零当啷的一响,她蹦蹦跳跳的往出跑了。
曜哥儿:“……”立碑吗?这么损的主意……还不错。
韩琦对曜哥儿怒目而视:“世子是来奚落我等阶下之囚的么?”
曜哥儿摆手,“那倒不是!”他招手要了凳子,“是有一些民事,需要咨询诸位。”
这叫人更生气了!关着人,气的人一肚子火气,还得在这里给这位世子做先生。
曜哥儿就问说,“河北所奏报,所养马匹死亡。我看之前朝廷给的批注是,马匹死亡,该所赔偿,需两年还清。赎我孤陋寡闻,实不懂这个安排的意思,也不明白这里面是否有内情。”
韩琦指了指里面,“此事我知道的并不详尽。”
曜哥儿往里面去,“哪位先生对此知情。”
范仲淹到底是说话了,“一个养马所,本该有马千余,可年年报死亡,马匹只憎不减,世子以为正常?”
曜哥儿就道:“先生,百姓家有句话,叫‘家有千贯,带毛不算’。这牲畜养殖,跟别的不同。一场疫病很可能真就全部死亡了。您说的对,这里面可能存在猫腻,可不能避免的,也存在某种可能。既然规定里没有,那为何出了事之后,在规定之外要惩处呢?”
范仲淹就明白这位世子的意思了,他是说:律法不完善!大宋上下无遵守律法的习惯。处处是特例,便无法可遵了。
这是对的!他就说,“朝廷未能来得及完善制度。”
从开国至今,养马之所制度尚且不完善。
曜哥儿就起身,爹爹说的对!全部都得推倒重来。
这位世子走了,手里的折子也被收走了。然后‘牢房’里彻底的安静了!
晚饭时间到了,有人挑着担子进来。门口的餐盘放着呢,每人一份大葱炒羊肉,一份红焖猪肉,一份清炒芽菜,一份凉拌藕片。稻米饭一碗,鱼汤一碗。
吃了饭,一人一桶热水,可用以洗漱。
洗漱完了,蜡烛会点的尤其明亮,是为了看书方便的。
晏殊就用纸团扔对面的韩琦:还抻着呢?要不算了吧。我那学生没心软的迹象,你那学生也没问你绝食的感受。你那饭不吃,人家可真就收走了。
差不多得了呗!还真这么往死的饿呀!说实话,饭食挺好的,吃呗。
韩琦闭着眼睛:我不饿晕了,上哪找台阶去?
第1835章 大宋反派(156)
京都里的商旅少了,因为这里不再是最繁华的所在了。
紧跟着,京都的百姓都少了,他们是以工为业的,洛阳需要修整的地方很多,他们更容易生存。况且,洛阳真不远,拖家带口的走也是不妨碍什么。
街上的人少了,做营生的人会越来越少,因为生意大不如前了。
这京都跟别处可不一样,在京都能置办起房舍的,那不是大家族就是大商家,八成的人都是租住房舍的。所以,营生做不下去了,那就走吧,换个地方一样过日子。
于是,街市上萧条了。
往年过年站在宫墙上去看,那一定是银河璀璨落入凡间,一片繁华。今年,城里冷冷清清的,孤灯数盏,游荡于大街小巷中,哪里有一点皇城的气派。
赵祯站在宫墙上,看着这孤冷的皇城,低声道:“准备马车,咱们夜里出城。”
杨怀敏愣了一下,问说,“要跟皇后娘娘说吗?”
“不了!”赵祯轻咳一声,“去准备吧!”
是!
于是,大年下的夜里,一辆不起眼的马车悄悄的出了皇城。
第二天夜里,马车进了城。
其实他一出宫,消息就八百里加急的送,跟着他的护卫也是自家的人。
天黑了,桐桐亲自下厨去了。
灿儿伸手要扶,她看的难受,“娘,不用的……”
“你不懂。”桐桐推开孩子,“能自己活动了,没弱到那个份上。”
“您盯着吧,叫他们做。”
“不行。”桐桐系了围裙,说闺女,“去剥葱,拿点姜来……皮牙子你也别碰,辣眼睛……”
灿儿:“……”
旻哥儿从外面钻出来,又是拿葱又是剥蒜的,问说:“娘,为啥?”
“官家……是个好人。”桐桐把肉切成肉沫,“大宋到了如今的境况,不是官家的错。是打从大宋建立就已经把祸根埋下了。若是前两代帝王有魄力,真心为了战乱之后的百姓着想……拔出了祸根,官家必能是个好官家。”
话也不是这么说的!旻儿就道,“若是没有您和我爹,大宋只要不在这位官家手里亡了,读书人也会说他是个好官家的。”
桐桐手一顿,看向这俩孩子:你哥是厉害在心里,你们是厉害在嘴上。说起话来真是刻薄的很。
“乖!玩去吧,剩下的不跟你们相干了。”
但孩子们还是好奇呀,躲在屏风后面,悄悄的等着,想听听他们谈什么。
曜哥儿叫两人悄声,他今晚也没露面。爹娘不叫自己露面,连去迎客人也不许。只他们两人此刻站在大门外的寒风里,早早的等着了。
马车缓缓靠近,杨怀敏低声道:“官家,雍王和郡主在外面等着了。”
赵祯撩开帘子,这府外两个护卫都没有,只他们两人在外面站着。
他叹了一声,马车停下来了。他朝两人看去,雍王还是老样子,好似时光格外的厚待于他!
四爷走过去,伸出手,“我扶您下来吧。”
赵祯将手递过去,感觉到了,雍王的手冰凉冰凉的,必是在外面等了许多时候了。
四爷也感觉到了,赵祯的这双手枯瘦枯瘦的,心里煎熬,难免的。
从马上下来,四爷就去扶桐桐,桐桐朝赵祯浅浅一礼,“快屋里坐吧,外面冷。我做了炙羊肉,烫了热酒,您尝尝吧。”
赵祯看天,脸上有凉意:这是下雪了吧。
他笑了一声,“我还记得,桐儿进宫之时,大娘娘许你下雪时吃炙羊肉。”
“是!二十年了。”桐桐叹了一声,“所以,今儿还是想跟您吃一顿炙羊肉,喝一次酒。”
赵祯想说什么,到底不忍。当年在金銮殿上棒打御史的人,现在站的久了,竟是要人搀扶。
屋里暖意融融,几样小菜,多是容易克化的。炙羊肉才端上来,还是滚烫的。
桐桐亲自夹菜,“您尝尝就行,这不好克化。”
赵祯尝了,是跟宫里完全不同的味道。
桐桐就笑,“这些年在雍郡,多与异族接触。饮食上到底是有一些变化的!”
“味道更丰富了。”
“是!用的多是西域的香料。”
四爷给赵祯斟了酒,“您尝尝,这是果酒了。来年,这酿酒该有限制还是得有限制。每年酿酒所耗费粮食占比太大了。而且,酒水的税收也将调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