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没你就不行(321)

别别别!我干不了哄老人这个事,还是你来吧。

友好协商,高高兴兴的把事给交托出去了。

皇后一路往回走,心里挺感激太后的,“娘娘怕我和六福晋为了管事的权利闹出不愉快来!如今这一病,留老六家的伺候,体体面面的做个交接,再好没有的事了。”

嬷嬷低声道:“太后很体贴娘娘。”

是啊!“六弟妹人也很厚道。”

不是厚道!关键是很聪明。

屏嬷嬷也低声给太后说这个事呢,“……您什么也没提,没想到六福晋主动跟皇后提了,交的干净利索,一点也没为难。”

太后点头,老六家的这是怕皇后误会自己这个婆婆不给她撑面子。所以,先把交差事的事说到了前面,叫皇后以为自己是故意吧一分不舒服做出十分的样子来。这么做是为什么的?还是为了两人都好好的!

反正是没叫皇后因为这件事心生嫌隙,这就是老六家的目的。

“不是我偏心,实在是她可人疼。真就比亲闺女都贴心,合该是我们娘儿俩上辈子的缘分。”

屏嬷嬷就笑:“其实皇后和十四福晋也是孝顺的。”

没说不孝顺!皇后嘛,如今是皇后了,咱就不说了。只说十四福晋吧,她是觉得孝顺不孝顺其实都行,老十四那样,人家儿媳妇觉得当婆婆的不好挑拣她。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十四不争气,叫咱这做婆婆的在儿媳妇面前说不起话呀!

屏嬷嬷笑的不行,低声问娘娘,“您还想继续躺着吗?”

躺着吧!做戏做全套的。

桐桐再来的时候太后还躺着呢,这么躺着多难受呀!

她回去就跟嗣谒说,“能不能弄个床,躺着很软和舒服那种。额娘在榻上躺着呢,虽然垫的挺厚实的,可要是老那么躺着,还是会躺的骨头疼。”

嗣谒:“……”你是真没难为我!

什么床是软的?

他问说,“用芦苇絮?”

那个不行,只躺在上面都能感觉到里面的絮絮是滑溜溜的,一点也不好。

嗣谒的脑子就闪过一丝什么,然后转脸去忙去了,至于封后大典,不去了,我这有点玩意要做。

两人都没去,园子里除了猴孩子们不在,其他的一切照常。

连弘暚都去参加大典了。

这天晚上,桐桐梦见自己一个人走在红毯上,一步一步从文武百官中穿过去,然后沿着九龙壁一路往上,稳稳的坐在了高处,从高处能俯瞰下去,看着匍匐在脚下的人,原来心境是这样的。

她收回视线,看见龙袍和凤袍的一角,感觉屁股下那把椅子传来的冰凉的质感。

这是一种什么心境呢?

没有激动,没有欣喜,没有志得意满!那是一种惶惶然,沉重的压力瞬间就压在心头,感觉要不是不敢叫人看出疲态,她的肩膀和腰身都能被压弯了。

然后,她猛然间就睁开眼,汗把浑身都打湿了。一扭脸,嗣谒醒着呢,正担心的看她,“梦魇了?”

桐桐深吸一口气,“不是!就是做梦了!”她的声音低低的,只有嗣谒能听见,她说,“那个位子……也不好坐!等坐上去就知道了……母仪天下真不是个好活。”

这话多傻的!母仪天下当然不是什么好活。

翻开史书看看,那些耀眼的女人,哪个是好命的?

桐桐便笑,“那我还是做个好命的女人吧!”

嗣谒便笑,“觉得好命呀?”

嗯呢!有爷在,我就是最好命的女人。

行!好命的女人在被窝里猫着,爷下去给你拧怕个热帕子,除了一身汗,好歹擦擦,擦擦睡的舒服。

桐桐还问呢,“床做出来了吗?会舒服吗?”

嗯!会舒服的!先给额娘做一个试试,要是好用,再多做也不迟。

两口子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封后大典那点事谁都没往心里去。

转天就把一个软软的垫子给送到太后宫里了,躺下去就陷进去了,还有这东西呢?

嗯!觉得还成!

这可太成了!

然后桐桐晚上就得到消息:老圣人在太后的寝宫里过夜了。

她:“……”我的初衷并不是帮着婆婆争宠!

第225章 梦里清欢(225)

畅春园的消息皇上知道的挺快的,知道了也不过是一笑,老六家两口子有时候办的这个事吧,能把人给乐死。

这会子两口子那表情不定怎么囧呢!

能笑这两口子办事顾头不顾腚,但却不能笑长辈,对吧?

这边正乐呢,苏培盛出去又进来了,说是皇后有事,等您忙完了,问去不去后面。

去吧!既然收拾有事,那必是有事的。

可谁也没想到,皇后跟皇上提了一件事:“六弟在众兄弟中,尤其不同,臣妾就想着,为什么能六弟一个铁帽子呢?这是前朝的事,臣妾本不该提。但因为有教养孩子的恩情在前,臣妾是觉得,一个铁帽子真是应该的。”

她是真这么想的,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补偿方式。可皇上却不这么想,他想的是:弘晖将来要给父母加封尊位,那到了六弟六弟妹这里,这孩子会怎么册封呢?怕是孩子会觉得,加封太上皇和太后的尊位也是应该的。如今册封这个铁帽子,一点意义都没有。如果非要说意义,那就是弘显将来能继承一个铁帽子。可如此以来,弘显他们就不是皇子的身份呀!名不正言不顺。

可若是册封了老六两口子尊位,老六家这一支整个身份都会不同。

皇后想不到那么远,但这事真不能这么干。

因此,封后之后的第一个提议,皇上没答应。皇上给了理由了,“每个兄弟在外面都不容易,也都是为了朝廷。朕不能册封老六和十四在别的兄弟之前,如此的区分远近,这要出事的。要是大哥和老九差事办的好,给大哥和老九铁帽子,都不能先给老六。便是十三,真要册封,也该在十四前面。若不然就是不公。这事就作罢吧,不要再提了。”

皇后没言语,皇上说的也有道理!但就凭着老六给老人尽孝这一点,都能堵大家的嘴的。

她想不明白,明明跟老六家的那么亲厚,这事怎么就不行了呢?她得空就问弘晖,“实在是想不明白你皇阿玛的。”

弘晖怔愣了一下,然后垂下眼睑,笑道:“额娘还得想,若是如今都是铁帽子呢,那将来……不就封无可封了吗?”

皇后这才恍然,是了!是这个意思呀!

她懂了,弘晖心里却叹了一口气,劝道:“您忙您的事吧,这事皇阿玛心里有数呢。”

皇后就道:“回头我跟你娘商量商量,要不然,这千头万绪额娘还真有些抓瞎。跟个线团团似得,总得找出线头吧。”

那这事干嘛跟我娘商量呢?她交出来就是什么也不想管了,那各人就干各人的事就得了呗!掺和了多了,我娘累,您也会更累的。不商量,那是好是坏,别人也不敢说什么。反正之前大清朝也没怎么有过皇后的楷模,您是第一个,做成什么样都成的。可一商量,您就会知道,我娘的着眼点跟您不一样。您会处处觉得比不上,越发的束手束脚。时间长了,这是要出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