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没你就不行(735)

紧跟着,锦衣卫围住了先农坛,看热闹的人都被挡在很远的地方,不让人靠近。刘侨亲自把里里外外都检验了一遍,确保没有问题。

他亲自守在门外,谁都休想靠近。

里面有陈法带着的东厂的太监伺候,安全应该是无虞的。

亲耕不是真的耕种,每一步都有礼仪。进去之后,礼乐响起,得按照规矩祭祀之后,才能动犁。

礼乐声是陌生的,不能进去观礼的人好些都竖着耳朵听着里面的动静。刘侨的心里焦灼的很,只有他知道,外面此时藏着什么样的凶险。

他回身朝大门的方向看了一眼,才说要去巡查呢!

轰的一声传来,脚下的大地都跟着颤了颤。谁都没有反应过来呢,紧跟着又是一阵阵轰隆声!

不是地动!

不是偶尔的炸了一声!

这一声一声连着一声,这是什么?

这是动用了神机营了!

刘侨喊了一声,“原地待命,不要慌乱!”

锦衣卫听这声音,知道远着呢!而且那火炮的东西想运过来,且不容易。所以,别听着觉得热闹的不行,就以为真的很凶险。

这个真不至于,炮火是打不过来的!正真该防备的是被炮火冲了的溃兵,这些人有理智的不多,真冲过来了,就麻烦了。

刘侨一声将领下去,锦衣卫在炮火声里安安稳稳。

真正乱的是跟着依仗一路跟来的成千匹马,这声音叫马儿尤其不安,嘶鸣、挣扎,各种的躁动……这却非人力可以阻挡。

刘侨朝里面看了一眼,里面如何了,他心里有些不安稳。

里面如何了?里面不安稳。

祭祀才结束,这炮火声传来了。最开始那一下,还以为是安排了礼炮。虽然是远了一点,但这个时间点恰的这么准,应该是礼炮声吧。

因此,只是稍微的躁动了一下,就安静下来了。

可紧跟着就觉得这动静有点不对,这不是礼炮声。这一声一声再一声的声响,紧跟着连城一片,大地不由的震颤着。

本来准备的耕地的耕牛,早已经卧在地上,一动不动了。

这是怎么了?

有这动静的只能是神机营呀!

神机营什么时候能动呢?只有在京城受到威胁的时候才能动呀!

这么一想,就懂了:这是有人在攻打京城!

叶向高方从哲等内阁距离四爷最近,炮火响成一片,脚下的大地还在震颤呢,他们抬头看向上面的少年帝王,却见他过去拍了拍那头牛的脑袋,还揉了揉,而后起身,问礼部:“今儿这犁是动不了,之前叫你们准备的铁锹呢?拿来吧!地总是要翻的,就这一亩三分地,不费事。”

礼部尚书跟着大地的震颤哆嗦,“拿……拿……”

王成利索的把铁锹拿了一把来,递给四爷。

四爷接过来,说其他人,“谁有余力,来帮忙吧!准备了十多把铁锹,一人一分地就翻出来了。”说着,就直接去那块亲耕田了。

这田被人大致处理过,翻动起来并不甚费力!他舞动铁锹的样子娴熟的人,像正经的老农似得。

谁都没有动!因为他们都有点怕——皇上竟然叫人提前准备了铁锹!

为什么的?

除非早就知道今儿有大动静!

叶向高心里安稳了,既然早知道了,且还都来了,那就是笃定不会出事!他去拿了铁锹,“老臣年迈,如今怕是难有这一分之力了!不过老臣,愿竭力一为。”

四爷就笑,然后看向方从哲,“方阁老,你呢?可愿竭力一为。”

方从哲腿肚子转筋,这会子他想到了自己写给洛阳知府的那封信了。那封信上,他告诉对方,太监闹事,福王有机会。如此,就能诱导福王入京。

当时那个话,真的只是说说的!

太监造反,想屁吃呢!也就是福王会信这个话。

可今儿这境况,为什么觉得跟他信上所写的一些东西重合呢?

怎么会呢?自己真的只是编造了一个假话,真的只是写了那么一封信而已。他信上还说了,别叫动福王府的东西,要不然便是死罪。

他是真没有别的心思的!

可是,这眼前的境况怎么回事?

是信被人截了,然后把这变成了真的?还是福王胆大包天,进京之后,真的着人撺掇太监造反了?

他不知道,也无法分辨。

但是,皇上此刻点自己,又这般成竹在胸的样子,他知道,皇上还是疑心了!

怎么办?

能怎么办?

他一步一步的过去,缓缓的跪在皇上的面前:“臣……办错了事!但臣绝无造反之意!”

炮火之声还在耳边,响成一片。大地依旧震颤,那先农坛里栽种的树木上那去年没掉的枯叶,在震颤上纷纷落下。还有年久失修的大殿上面,一片片瓦片时不时的滑落一片下来,证明着此刻那炮火是多么的猛烈。

先农坛里,此刻安静的很,距离他们最近的就是外面的马儿受惊之后的嘶鸣声,叫人多了许多未知的惶恐。

方从哲这一跪,再加上说的那些话,更叫人大气都不敢喘!

真有人要造反呀?

谁!

很多人看向此次跟来的藩王!这些人有些脸上还带着几分幸灾乐祸,被人看的时候还没来得及收起来。四爷朝那边瞟了一眼,他们一个个的收起了表情,默默的低下来头。

很多人都猜测,此事跟这些藩王有关。

以为老大人站出来,跪下,“皇上,臣早就说过,撤藩之事,皇上操之过急了!您瞧瞧,有人领兵奔着京城来了!京城外的百姓,这么被炮火荼毒,这得枉死多少人呀!”

这位的话音才落,马上就站出来一个:“真是这个话!藩地之事,太祖之时早有定论!皇上非不尊祖宗之法,一意孤行,惹出这般祸事,该当如何?皇上,放藩王归藩,此事放过,方可得人心呀!”

意思是,钱啊粮啊,拿了就拿了,这是到此为止!放藩王回去,一切归原位这便一切祸事全消。

“正是!藩王里不见福王,此事跟福王只怕关系甚大!皇上,请您三思!福王若在宫里,皇后还在宫里……皇上,不可再一意孤行呀!”

四爷轻笑了一声,“这么说,你这是怀疑,福王谋反?”

正是!

四爷一摆手,王成喊了一声:“带出来吧!”

众人不解何意,都看了过去。

就见福王和王安被押了出来,四爷摆摆手,“撒了手吧!不压着他们,他们还能跑了呀?”被松绑了,嘴里塞着的布巾也被取走了。

一取走,福王就跪下了,“皇上,臣没造反!臣没敢造反呀!”

四爷不由的都笑了,他一铁锹一铁锹的翻着地,就道:“叔王起来吧,你啊……让朕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了?你要早点造反,事真就成了!皇爷到最后都对你抱有期待,盼着你能造反……大明太需要一个刚硬的皇帝了!先帝爱重你,不是你哪里讨人喜欢,只是你比起先帝,少了一份懦弱,多了一份跋扈。在人没有希望的时候,你给了一个帝王希望。他给你钱,给你粮,给你你想要的一切,他希望你站出来,做那个想了就敢干的人。可惜,你叫皇爷失望了!太监造反,你竟然也信这能给你机会!能被人三言两语就给哄骗了,这样的人做帝王,大明还看得见明天吗?叔王,起来吧!你跟郑贵妃在宫里说的每句话朕都知道!你呀,朕从来就没放在眼里过。这些藩王,一个比一个,并没有谁比谁高明到哪里去!所以,你们,从来就不是朕的敌人。朕从来也不把你们当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