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能就上书主动要求前去剿匪,虽然冀东一役之中被废了功夫,但是他本来就有智将之名,皇帝也不阻拦,立刻下了旨意,让他迅速前往淮东首府清剿匪徒,洗清污名。
因为剿匪乃急事,他当夜就出发,带着皇帝赐下来的两个御前侍卫,一路急行军前往淮东道。
结果到达当地之后,前来迎接的官员却开口说道:“麻烦大人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在我等的协力下。匪徒已经被收缴。”
叶百曦还从来没有见识过这样迅速有效的剿匪行为,于是他去地牢探视了一下被收缴的匪徒——确实是一般身强力壮,凶神恶煞的匪徒,但是只要一眼就可以分辨出,和叶氏绝对没有任何关系。
叶百曦问负责的官员:“不是说叶氏余孽么?”
这官员当时听下派钦差的名字就已经犯过嘀咕,此时打了个哈哈,说道:“大人这话说的。不过是有所怀疑而已。”
因为一路急行军,所以叶百曦颇为疲倦。既然事情已经解决,他就现在府衙歇息了一个晚上。
他正睡得迷糊的时候,却突然被惊醒。窗外月色如剑光,直直一路刺落床前的地面上。他恍惚间好像看见床前有人影出现,厉声喝道:“什么人!?”
房中却没有任何动静,人影似乎只是幻觉。反而是窗外嘈杂声越来越响,隐隐能看见浓浓火光,还带着些许焦糊的味道。
他披上一件外袍,走出门口找了个仆役询问,才知道是前衙着了火,火势竟然仿佛是从地牢开始烧起来的。因为火势正猛,很难了解到里面的囚犯是否还活着,或者有没有逃逸。
不过府衙的地牢都是由土石堆砌而成,空气并不流通,烧到上层的时候火势已经被大致控制住了,但是下面的囚犯却已经被尽数烧成了焦尸。光从尸体的数目上来看,似乎的确与实际人数不符。
木质的栅栏和牢门已经被大火毁得难以知晓本来面目,捕快与仵作一同调查着蛛丝马迹,但是效果不彰。只知道匪徒里面逃了一小半,其中包括两位匪首。但是光从焦尸和废墟来看,很难分清他们是从内部突破逃逸,还是有人入侵了府衙把人给救走了。
然而真正惹人烦躁的事情还不在于这一点。
第二天早上,官府的门口聚集了许多的百姓。其中有关押在府衙地牢之中犯人的家属,昨天死去的衙役的家人,和一些之前因为匪徒作乱而遭到牵连的老百姓。
叶百曦刚刚出到府衙门口,就被臭鸡蛋扔了一身。
有起哄者叫道:“叶氏余孽去死!”
衙役赶紧上来阻挡,近身的侍卫也赶紧用自身挡在了叶百曦的面前,才阻止了失控的民众直接冲上来把叶百曦大卸八块。
叶百曦抖了抖衣服,任那腥臭的蛋黄掉到地面上,一转身走进了大堂。
知府一脸关切,说道:“叶大人受累了。”
叶百曦神色诡异地看了他一眼,说道:“我今年回金陵住了大半年,也没有多少人发现我是‘叶氏余孽’,大人这里的百姓倒是耳目通明的很,想来一定每个人都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吧?”
这话说得知府心头一颤,说道:“看来这盗匪中必然有人别有用心,故意煽动百姓挑起事端。本官必定严查,给叶大人一个交代。”
叶百曦说:“你把这些来闹事的人全部抓起来,一个一个查清楚身份,问清居所,让他们的亲眷朋友来领,看看是不是有身份不明的浑水摸鱼之徒混在其中。另外这谣言的源头也要询问清楚,我对这所谓的‘叶氏余孽’可感兴趣得很。”
知府刚在他手上落了把柄,这个时候哪有不从的,赶紧按他所说的去做了。
如此这般,果然揪出了几个可疑的人物。
知府的地牢已经被烧得七零八落,要修整好还需要一段时间,这个时候根本关不了人。被抓到的疑犯最后是被绑缚起来,关在了县衙后院的柴房里,等待一一提审。
叶百曦从刑审全不擅长,不过府衙中自有专门的刑审行家在,没多久就审出了这谣言的出处,是府城往北三百里外一处叫红巾寨的匪寨。
“......裴红巾!?”
叶百曦沉吟了一下,心中略微一动。
当初叶氏确实是有一支极为出名的娘子军,就叫做红巾军,首领是一位巾帼英雄女将军,名字就叫做裴红巾。红巾军的名字正是由此而来。
叶氏落败之后,手下的兵力多数被朝廷俘虏收编,只余下一小部分化整为零,归入山原不知所踪。红巾军正是其中的那一小部分,自从叶氏兵败之后就不知所踪。
叶百曦心觉这红巾寨不可能是当年的红巾军——裴红巾乃巾帼英雄,行事果断爱恨分明,拿得起放得下,既然叶氏已经兵败,她就会带着部下归于山林,绝不可能再出来于盛世之中作乱。
结果方才抓到一点点的线索,这一夜的晚上叶百曦睡着以后,府衙又出了事。叶百曦出了房门,急急忙忙往灯火辉煌人声鼎沸的地方走去,才打听到白日抓到的疑犯逃了一个,死了两个,线索就此断了。
他听得疑惑,但是对知府本人的不满却毫无疑问,正打算走上前去,却不料耳侧突然飘下来一抹鲜红的影子。
作者有话要说:
☆、第 4 章
那一抹红色在灯火下显得有些艳丽,他在反应过来之前已经伸手接住了,才发现那是一片特别漂亮的完整的枫叶。
叶百曦猛然抬起头,却发现头顶并没有枫树。衙门这种地方,种的多数是松槐这种树木,高耸入天,年岁都不轻。
此时院中灯火通明,更加衬托得院外黝黑一片,完全无法分辨这片枫叶是不是从外面某个街道上飘进来。
叶百曦的手指慢慢摸过枫叶的表面,隐隐约约仿佛看到枫叶上有着极为秀丽的楷书。
他往前走了两步,走到灯火更为明亮的地方,才看清上面的字。
“正清元年十月,闻帝兵败于冀北一役,呕血七尺,恨苍天之无眼,司贼之无耻。愿以骨血化丹青,书我酆都第一笔!”
叶百曦的手微微一抖,差一点就捏碎了这脆弱的叶书。
他动作轻微而自然地把叶书往袖子里一收,仿佛什么也没有看见一样,走上前去开始责问守夜人的失职。
正清元年九月,叶白尘于曦城自立为帝,定国号为燕。元年九月末,帝君与伪帝司恪决战于冀北关,帝君三战两胜,气势如龙,威震天下。
正清元年十月,瑛王叶百曦被伪帝设计擒于东蒙。伪帝遣使者送断肢于帝君相胁。先予断肢,后予独耳,继以断肢......帝与瑛王手足情深,终心神大乱,于终役中受叶贼暗算,授首于叶贼。
哀哉乎天地不予我明君!哀哉乎上帝不予我英主!
从此天不与同悲,地不与同乐。风雪雨露,不与我同志,山川河流,不与我同道。
皆我君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