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奋斗日常(146)+番外

作者: 弦歌雅意 阅读记录

于是孙静言说:“已经看完两首歌了,人家观众了换了几茬了,咱们也走吧。夏言你不是展览的内容很多,怕看不完吗?”

夏言和程颖慧一想,觉得也是哦,特地将考前的周末空出来看展览,可不能浪费了机会了。

于是三个人转身离开,走之前还跟卓然挥了挥手,以示告别。

看到三个人走了,卓然也是松了一口气,但是隐隐又有一些失落,再看看那个方向,三个人的背影早就消失不见了。

中场休息的时候,主唱跟卓然玩笑说:“刚刚是你同学吗?出手很大方呢!”

卓然点头:“是啊。”

“可能是看在你的面子上吧,”主唱说。

卓然想了想,摇头说:“不是的,她们是先捐款,后来才看到我的。”

“哎呀,不管如何,今天你算是出了大力气了。考试前还抽时间来,真是个好人。”

卓然笑了笑,并没有接话。

孙静言三个人赞叹了一下原来卓然是个摇滚少年以后,很快就到了展览馆附近,买了票以后,进进了展览馆。

展览馆里十分安静,所以三个人也不说话了,只顺着展览馆安排的路线,慢慢的欣赏着里面的作品。

孙静言没怎么进过展览馆,对艺术也不太了解,大约是因为,她前生的目的性太强了,唯一的目的就是赚钱,所以她学英语、学散打、上礼仪课……都是为了更好的做销售。艺术跟做销售没关系,所以她没有来过。

程颖慧悄声问夏言:“夏言,为什么有些东西上面贴了纸条,有些没有啊?”

夏言低声解释说:“贴了纸条的,一般意思是已经出售,暂时挂在这儿供大家欣赏,等到展览结束以后,就会被买主带走了。所以如果有喜欢的作品,就要先看看有没有被卖出去。”

程颖慧恍然大悟地点头。确实是这样的,如果买家买走了画直接带走,展览馆里的东西就多了好多空缺,就没什么美感了。但是被卖出去的画,不能再卖第二次了,贴个纸条作为标记也是不错的主意。

这次的展览规模挺大,所以作品是来自许多不同的艺术家的,除了画作以外,还有雕刻、金属塑形、陶瓷等等,十分丰富。

而且为了吸引更多的参观者,展厅中央还摆了一些名家的作品。

当然,名家的作品的标价,就不是那些不知名的作者的作品,能够相比较的了。

孙静言仔细看着那些作品,许多她都看不懂,也不知道是不是无法准确捕捉作品的意思和情绪,还是别的缘故。

不过有些作品孙静言还是十分喜欢的,比如有一副《夏日荷塘》,除了青翠欲滴的荷叶,娇嫩鲜妍的荷花,还有一双白生生肉嘟嘟的小脚在水里,漾出了一圈圈细细的水纹,整个画面十分清新可爱,让孙静言一看就喜欢。画中那夏日的清凉惬意,一下子就让人感受到了。

大概,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让孙静言也想起了以前在乡下的事情,夏天也经常去摘莲蓬的。

看看标签,已经有人买了,孙静言有些遗憾,却又忍不住失笑,就算是别人没买,自己也不可能买啊,不是表面太高,而是家里没处放。这样的画,放在现在的家里,真是有些不太搭调,和家里都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夏言倒是常看展览的,有些名气的画家或者艺术家,她都知道一点,还能够揣摩出一些意思和韵味,这就是孙静言和程颖慧难以比得上的了。

两个人见夏言对着这些作品侃侃而谈,十分有基础的样子,都羡慕得很。

夏言笑眯眯地说:“以后常来看看展览就好了,艺术的眼光都是培养出来的。咱们又不从事艺术,学会欣赏就好了。”

这倒是大实话。

三个人终于走到了中央的大厅的时候,也终于看到了名家的画作。

夏言二话不说,直接跑过去细细欣赏,时不时冒出一句:“不愧是大师的作品,”“啧啧,好细腻的笔触”“太贵了,可是还是想买啊!”……

在孙静言和程颖慧看来,大师的作品好像跟旁人的没有很大的区别,夏言便给两个朋友讲解大师作品的精到之处了。

孙静言和程颖慧正听着夏言的解说,不防有人说:“讲得很好。”

三个人同时抬头,就看到徐述之站在一旁。

“嘿,你也来看展览啊?”

徐述之点头:“是啊,你们三个人一起的吗?”

“对啊对啊,你来了多久了?”

“来了好一会儿了,刚拿下一幅画。”

三个人惊讶,她们三只是看看而已,根本不敢想买,徐述之倒是十分厉害,竟然能自己买艺术品了。

徐述之看得出三个人的惊讶,笑着解释说:“是送给我爷爷的礼物,我也不知道选得好不好。”

夏言说:“带我们去看看吧!”

徐述之想都没想就说:“好啊,你们跟我这边来。”

大师的作品估计是买不起的,只能够买其他的人的作品了。

当然,许多人买大师的作品,也是为了投资,并不一定是为了欣赏。

艺术本就标榜高雅,不跟其他的俗事一样,可是艺术却不得不靠着金钱才能够发展,如果没有投资的价值,也就无法繁荣发展了,这真是既矛盾又讽刺。

徐述之带着三个人来到一副画作前,是一副虬枝盘根的老树,老树看上去苍老,但是又看上去生命力十分蓬勃。

饶是孙静言这种不太懂的人,也看出了画里的意思了。

夏言欣赏了一会儿之后,说了几句这幅画的意思,徐述之很有兴趣的样子,跟她聊了起来。

孙静言和程颖慧对视了一眼,不约而同地耸耸肩,这两个人算是遇到知音了。

见两个人聊得开心,孙静言和程颖慧便慢慢走开,欣赏别的作品去了。

两个人都是那种不太会欣赏的,所以看的时候也只有一些粗浅的见解而已。

程颖慧叹气说:“艺术这种事情,果然是要从小培养。”

“你呢?你不是在学小提琴吗?”

程颖慧说:“别提了,我自己学着都没意思。我感觉我是没什么天赋,也不怎么爱好,所以现在还是个业余水平,糊弄一下外行可以,学这个的人一下子就能听出很多毛病了。”

孙静言心想,那也比我好,我啥都没学呢。

回头看看夏言和徐述之两个人,孙静言说:“感觉他们两个才是一个世界的,才能够说到一块儿去呢。”

程颖慧也赞同说:“是啊,一幅画也能够说那么多,不知道有什么东西可以探讨的。”

孙静言觉得,这就是家境相似的人直接的共同之处吧,他们成长的环境相似,所以经历上也有相似之处,当然有更多的共同话题了。这是客观事实决定的,不是人的意志可以改变的。

十多分钟后,夏言跑过来说:“你们两个怎么跑了啊!也不等等我?”

程颖慧说:“你们说的什么我们听不懂,我们当然自己看自己的了。”

上一篇: 重回天真 下一篇: 女配不狠难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