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奋斗日常(48)+番外
三轮车被扣了,也是能够拿回来的,就算是作为城管部门,也是不能够随便拿走三轮车的,那是侵占私产。只是,要去把三轮车拿回来,要花一笔钱的。
孙静言说:“爸爸,明天去把三轮车拿回来吧,损失点东西不算什么,下次注意就是了,重点是人没事。”
这个年头,跟城管起冲突的小贩不在少数,打伤人的情况也不少,孙二华没有跟城管起冲突,就算是好的了。
“说起来容易,又要交一笔钱去。”
要领三轮车回来,就要去交个罚金,保证以后不会再犯。只是这罚金的金额,也是让人无奈,不会比三轮车的价格高,但是也不低,这样的话,既让人舍不得买一辆新的,又不得不认罚,去交钱。
虽然交罚金领车是最好的办法,也已经决定这样做了,可是孙二华还是心情不佳。这要交的罚金,可以说是冤枉钱,还是自己花出去的。自己本来就心情不好了,再加上媳妇尹爱莲也没个好态度,为了这事儿一直给个冷脸子,孙二华感觉更加郁卒。
孙静言是觉得,钱能够解决的问题,都好办,总比上一世孙二华因为意外,直接瘫痪了不说,还有严重的并发症,导致一个主要劳动力成了一个家庭负累要好。
但是在现在尹爱莲看来,花了钱就是大事儿,一笔罚金,简直是能够让尹爱莲记上好几年。
这都是因为没有钱的缘故啊!
在三轮车被领回来以后,孙二华继续卖菜。因为这事儿,孙二华在尹爱莲面前,是气短了许久的,这个事儿确实是他的责任。
黄大叔家的书,放在补习班上卖,卖的还不错。好的时候能卖出去十多本,差的时候一两本,一个月下来,也有几百块钱的收入,对于黄家来说,也是一笔十分不菲的收入了。
孙静言也意识到,如果同样的书,放在补习班太久了,就卖不动了,于是她找了黄大叔商量说:“以后,我会每个星期至少去一趟你家里,从你家选出一些书来卖,你就送到补习班来就好,行不行?”
黄大叔刚收了一百多的卖书的钱,心里十分高兴,对于孙静言的提议,没有不答应的:“当然行,当然行!”
补习班上的书每个星期都换一轮新的,就能够刺激到大家的购买欲了。
孙静言自己也会买一些书,除了名著以外,还买一些资料书、杂志、科普之类的,现在她已经看完了《傲慢与偏见》,写了一篇读后感。现在已经开始读《基督山伯爵》了。
夏言也是紧跟着孙静言看书的速度,在孙静言开始看《基督山伯爵》的时候,她也开始跟着看了。
不过,她也将孙静言写的读后感借去读了一遍。
“静言,你的读后感写的真好,虽然才两千字,可是我觉得啊,解读的十分深刻呢!”夏言十分佩服地说。
虽然在看书期间,夏言和孙静言也做过不少交流,可是再看读后感,依旧觉得里面有许多东西是值得思考的。
孙静言说:“你的读后感呢?给我看看。”
夏言说:“我本以为自己写的不错的来着,可是看了你的之后,我都有些不敢拿出来了,怕献丑。”
孙静言说:“我觉得以你的水平,献丑倒不至于。快拿来看看。”
夏言把自己的读后感给了孙静言,孙静言看了看,或许是因为曾经活过那么久,孙静言的感悟确实是比夏言深刻一些,不过夏言的成长环境跟孙静言又那么不同,所以她所关注的重点又不一样。
“怎么样?是不是不是很好?”
“我觉得挺好的,”孙静言说,“有些问题我没注意到,你却注意到了。”
夏言顿时笑起来,高兴之余,有些忐忑地问:“你不是在安慰我吧?”
“当然不是了,以咱们的关系,我还要顾忌你的面子吗?”
虽然两个人才认识一个月,但是两个人已经是十分熟悉了。
夏言顿时笑起来,说:“那倒也是。”
孙静言如此认真地这些名著,是因为她觉得,这些经典流传这么久,必然是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的,自然也有他的道理在里面,所以多品读,多思索,总是有所收获的。
就《傲慢与偏见》来说,虽然也是一篇言情文,却让孙静言明白了,为什么达西这样的贵族,愿意取伊丽莎白为妻。
夏言看了一会儿,突然说:“静言,咱们投稿吧!把这两篇读后感投出去。”
孙静言问:“投哪儿?”
夏言说:“我知道有好些儿童文学方面的杂志,收这样的稿子呢!咱们可以邮箱投稿,可以很快就获得回复的。”
孙静言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如果能够被刊登出来,也是一笔稿费啊!
可能稿费不会太多,但是也是钱啊。
夏言说:“如果我的稿子被刊登了,我要用这笔钱给黄丫买一套衣服。”
这丫头,连稿费要如何花都想好了。
“如果没有被选上呢?”孙静言问。
夏言说:“那就下次继续努力,总有一天会被选上的。”
孙静言想了想,说:“那就只能下课以后,去网吧了。”
夏言立马说:“不用去网吧,去我家啊!”
孙静言一想,觉得也是,程颖慧家有电脑,那夏言家肯定也有的。
“你家方便吗?”
夏言想都没想就说:“当然方便了,我家只有我和阿姨,那个阿姨就是给我做饭洗衣服的,管不了我。我带朋友回家,她不敢说什么。”
孙静言想着这样也好,去夏言家比去程颖慧家还方便一些,程颖慧家的电脑,有时候程爸爸和程妈妈还要用来工作,确实很不方便,夏言家应该会好一些。
而且,孙静言上一世和这一世都不喜欢网吧的氛围,太多人在里面才抽烟了,空气不那么好。而且带着孙连胜去网吧,给他养成了习惯,以后怕是不那么好改了。
两个人约好了,下课就一起朝着夏言家去了。
出了小区门,孙静言准备往右边,夏言说:“咱们要往这边。”
孙静言奇怪,问:“不是应该往这边吗?”
夏言不好意思地说:“我刚开始是骗你们的,其实我家不在观塘平那边,要往这边走。当初,是为了能够搭载颖慧的自行车,希望能够跟你们多待一会儿。”
孙静言这才明白过来,又问:“你朝那边去了,岂不是离家越来越远了?”
“我可以坐公交或者打的回家啊,那不是什么难事。”
孙静言想了想,觉得也是,是自己局限了,人家经济宽裕,打个车回家也可以。
孙静言载着孙连胜,跟着夏言朝着她家去了,夏言看上去有些兴奋,孙连胜也是如此,因为孙连胜听夏言说过,她家有很多漫画书,还有很多游戏的。
夏言家离这儿并不远,骑车大约二十分钟就到了,孙静言也松了一口气,免得回家的时候太迟了。
夏言家附近的环境看着就好多了,在这个年代,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确实不是一般的经济实力雄厚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