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地做个路人甲(302)
秦清遥压着怒火,口气极冲地冲他问道:“这公主府是公主的公主府,你觉得府里有什么是公主不知的?”
是谈思瑜?白时年两肩不由耸起:“我我…我那只是拿她试药。百汇丸可以更好,只要试药成功,它调理的过程可以大大缩…”
“等你试药成功,公主已经不需要了。”暗中观察了谈思瑜这么久,秦清遥早觉她服用的百汇丸不对了,拿起桌上的纸封塞到白时年手里:“我能给你的就这么多了。你别再耽搁,赶紧去收拾。药园外的人已经被我支开了,一刻后我送你出府。天也快黑了,你出府后寻机改换下头脸,尽早离开蒙都。”
白时年低头看手里的纸封,脑中快转,三五息后拿定了主意,再抬头望向秦清遥,神情有些复杂:“你…”
秦清遥撇过脸,不看他催促道:“快去吧。”
一咬牙,白时年终还是转身疾步出了药房,往西厢去。秦清遥手背到后,屈指数着数,目光移转落到散在门外的草药上,唇微微勾动了下。
攸关性命,白时年动作极快,不足百息就从东厢出来了。
等在院里的秦清遥,见他没带包袱,眼扫过他壮了一圈的腰,起步走向院门。
白时年回头望了一眼住了一年多的地方,没多留恋,跟上秦清遥。一步两步…明明秦清遥人就走在他前,可他怎么有点看不清。脚下虚浮,在离院门不到一丈地时,他身软倒地:“秦…清…遥…”
秦清遥驻足在院门口,面目平静的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般,将院门关上插上闩,抬手摸向发簪,轻轻一摁簪子头松动。
“软骨散…”白时年不愿相信自己竟栽在这小道上。
“对,就是江湖上那些鸡鸣狗盗的宵小之辈常用的那个软骨散。”秦清遥转身,垂落在身侧的左手里多了一把两寸余长的细细薄刃。他慢步走向瘫在地上的人。
愤怒烧红了白时年的眼,他双目阴鸷地瞪着秦清遥,恨不能将其生吞活剥了。可当秦清遥愈来愈逼近时,他又怕得瑟缩:“纸封。”
“里面的银票,你有数吗?”秦清遥看向他撑着地的两手:“整整五千两,我一半的积蓄。”走到他身旁蹲下,抬手薄刃轻划他的脸,“今日送来的两味药,是我特地为你准备的。没办法,你的鼻子太灵了,跟狗似的。”
“为什么?”白时年想不通:“没有我,你还在阳槐河上卖呃…”稍离地的上身跌回地上,眼仁暴突,“畜生…你怎么敢?”
“挑断你的手脚筋而已,我怎么就不敢了?”秦清遥将薄刃换到右手,眼都不看,刃一下扎穿白时年的脚踝。
“啊…”白时年痛得人都挺了起来。
一点一点地拔出薄刃,秦清遥慢条条地起身,转到另一侧。
“你…”白时年两眼翻白,牙打着颤:“你恨我?”
闻言,秦清遥故作认真地思考了下,答道:“应该是恨的吧。”手起刃落,再断白时年右脚脚筋。
血大量流失,白时年脸上的血气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退去:“为什么?”
秦清遥走到他前方蹲下,一把掐住他的下颚,强制他张大嘴。
看着沾着血的薄刃靠近,白时年恐惧得眼珠子都要飞出眶了,拼命摇动脖颈想要摆脱秦清遥的手,可惜未能如愿。
断了他的舌根,秦清遥终于安心了,不嫌脏地坐在地,拽了白时年肩上的布细细擦拭薄刃和手上的血:“你能在短短时日内就改进了百汇丸,是得益于你父亲白前炼人丹的经验吧?”思勤、白前不愧为师兄弟,一个把好好的人转化成功力“罐子”,一个把好好的人炼成丹。
白时年像死了一样,趴着一动不动。
将擦拭干净的薄刃插回簪子里,秦清遥抬起白时年的头,让他看向自己:“你以为你在阳槐河上,是随随便便就能遇上我的吗?”
流着血的口微微动了动,白时年盯着秦清遥。
秦清遥冷嗤一笑,倾身过去,用着极轻的声告诉他:“我们有仇的。我娘叫陈淑喜,我爹叫黎冉升…”
不可能,白时年眼里尽是不信。
“当年我娘被送离方林巷子时,我爹给她腹中孩儿取了名,若是男孩就叫黎彻,若是女孩便唤作黎晴。”秦清遥轻佻地点了下白时年的鼻尖:“我小字,黎彻。现在你知道我们的仇是怎么结的了吧?”
黎上…白时年气急攻心,口中血像开了闸一样向外涌,勒得忒大的两眼里神光开始溃散。
见状,秦清遥露了满意,起身拍了拍尘,退后靠在院门口,双手抱臂仰首上望着灰暗的天。直至白时年断气,他才转身开门离开。
九月二十二,晴。蒙玉灵睡醒便起身下床,坐到了妆奁前,嫌弃地看着镜中的自己,看了足有一刻才拿了首饰盒边的铜铃摇了摇。
铃声停,一个老婆子捧着两个盒子进入内室,屈膝行礼:“奴请公主安!”
蒙玉灵站起:“一会就有劳您了。”
这老婆子是蒙玉灵生母的奶姐,有着一手精妙的易容术。当年蒙玉灵生母能一进宫就夺得蒙元烈的喜爱,她功劳不小。
“公主安心,尽可交给奴。奴先服侍您洗漱。”
“好。”
洗漱好换上从谈思瑜那拿来的素白衣裙,蒙玉灵端坐到了镜前。老婆子将带来的两个盒子打开,取了最大的一只陶罐,用小玉勺挑了罐中的凝脂出来:“公主瘦了许多,奴先帮您把脸模子塑好。”
“要闭眼吗?”
“闭上吧。”
中午,玉灵公主府主院传出一阵哭喊。一个女婢慌慌张张地跑去善勇堂:“不好了,郡侯…郡侯不好了,公主…公主薨了…”
“什么?”去大厨房领膳食回来的谈思瑜,惊愕地望着那个连滚带爬的女婢。
女婢冲入善勇堂,扑通跪下:“郡侯,公主薨了…”
一个时辰后,玉灵公主府挂起了白帆。宫中皇帝得信,没多表示,只是照例下了旨。蒙都百姓对这位重病已久的公主的死,也没多议论。倒是有几个朝臣觉得她薨得有点赶巧,护送诚南王回蒙都的车驾可都到坦州了。
日落西山,坦州五山口驿站,巴德给主子擦完身换了药后,正要端盆退下,巴山推门匆匆入内。他阔步到床边,俯身隔着纱帐禀报:“王爷,那位死了。”
闭目躺在床上的蒙曜,瘦了许多,没什么血色的唇抿着,襟口半敞,包扎伤口的白纱布几乎将整个胸膛包裹。
“她死得可真是时候。”巴德冷哼。
蒙曜慢慢睁开眼睛:“我们的人不动。她离开蒙都正好,本王小师叔那可是等她等了很久了。”
巴山蹙眉,只很快又舒展开了:“还是王爷思虑得周祥。”他们此次回蒙都,有更重要的大事。